希望杯竞赛数学试题详解(91-100题)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281975377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0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希望杯竞赛数学试题详解(91-100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希望杯竞赛数学试题详解(91-100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希望杯竞赛数学试题详解(91-100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希望杯竞赛数学试题详解(91-100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希望杯竞赛数学试题详解(91-100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希望杯竞赛数学试题详解(91-100题)(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希望杯竞赛数学试题详解(91-100题) 高中数学希望杯典型例题100道(91-100)题91 三棱锥P ABC -中,90APB BPC CPA D =?,为底面ABC 内的一点,45,60APD BPD =?=?,则CPD 的余弦值为_.(第九届高一第二试第20题)解法1 设D 在PA PB PC 、三边上的投影分别是E F G 、,则由于45,APD =?60BPD =?,1cos 45,cos 60.2PE PD PD PF PD PD =?=?= 2222,PE PF PG PD += 12PG PD =,即60CPD =?,它的余弦值为12.解法2 如图1,以P A P B P

2、C、为棱,PD 的延长线为对角线长作长方体AFCP GEHB -,设,45,.PA x APD PA AE AE PA x =?= 又设,PB y = 60,BPD PB BE =?2,cos 45PAPE y =?222.x y PC GE =在Rt PEC ?中,1cos ,2PCCPE PE = 即CPD 的余弦值为12. 解法3 如图2,过D 作平面垂直于PD ,分别交PA PB PC 、于A B C 、,由已知有90,A PB B PC C PA C P =?平面,PA B A B ?平面PA B ,,C P A B 从而A B 平面PDC ,连结C D 并延长交A B 于E ,连结

3、PE ,显然有,.A B PE A B C E 连结A D、B D.不妨设1,PD =45A P D A P D =?902.PD A A P =?=又B PD BPD=60,=?90,PDB =? 2.PB =在Rt A B P ?中,A B =由,PE A B A P B P ?=?得图1ABD CP F G EH PABCDEACB图2A PB P PE A B ?=ED =于是1tan tan 60,cos cos .2PD DPC PED DPC CPD DPC ED =?= 评析 由已知条件画出的图形,CPD 的余弦值可在CPD ?中由余弦定理求得,然而,三边都不知道,这就是本题的

4、难点之所在.如何突破?解法2根据已知90APB BPC CPA =?这一特点,将已知三棱锥补成长方体,这样就有45,60cos .CPAPD APE BPD BPE CPD CPE CPD PE=?=?=,问题归结为解直角三角形,这就容易多了.解法3则通过过D 作平面与PD 垂直,从而使得APD (即A PD )、BPD (即B PD )、及CPD (即C PD )都成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同样起到了化难为易的作用.解法1中用到结论2222PE PF PG PD +=,其依据是:PD 恰为以PE PF PG 、为棱的长方体的对角线.拓展 因为222211cos cos 45,cos cos

5、60,24APD BPD =?=?=又知结论 1cos 2CPD =,即21cos 4CPD =,所以有222cos cos cos 1APD BPD CPD +=,将三个角一般化,我们可得定理 三棱锥P ABC -中,90,APB BPC CPA D =?为底面ABC 内的一点,PD 与PA AB PC 、所成的角分别是、,则222cos cos cos 1.+=简证 如图1,222222cos cos cos PA PB PC PD PD PD ?+=+ ? ? ?2222PA PB PC PD += 221.PD PD=推广 P A P B P C 、是两两垂直的三条射线,PD 与PA

6、PB PC 、所成的角分别是、,则222cos cos cos 1.+= 题92 有一个侧棱都是l 的三棱锥,顶点处的三个面角中,有两个都是,另一个是x .将该棱锥的体积V 表示成x 的函数并求出当x 取什么值时,V 达到最大或最小.(第二届高一第二试第21题)解 设所给的棱锥是=-ASB ASC l SC SB SA ABC S ,(定值),x BSC =(变量),以BSC ?所在平面为底面,作AO 底面于O ,作SB OD 于D ,连结AD .(如图)由三垂线定理,SB AD ,于是c o s c o s ?=?=l A S D SA SD .=AO BSA ASC , 面BSC ,O 在

7、BSC 的平分线上.2,xOSD x BSC = . ,OD SB cos cos cos 2SD l SO x OSD ?=,于是2cos cos 12cos cos 22222222x l x l l SO SA AO -?=?-=-=.又BSC ?的面积=?=,s in 21s in 212x l B S C SB SC P 三棱锥BS C A -的体积2sin cos 4sin 612cos cos 1sin 61312223223xx l x x l AO P V ?-=-?=?=. 设)0(2sin 2=y y x,则根号内的这部分可以表示为222sin 44)(cos 4)1(4

8、)(y y y y y y f +-=-=,当2sin )4(2sin 422=-=y 时,)(y f 最大,同时V 也最大.2sin ,2sin 22=y x y ,即2,2s i n 2s i n 22x x =是锐角,2sin arcsin2,2sin arcsin 2,2sin 2sin),0(=x x x . 答:当2sin arcsin2=x 时,V 最大.评析 这是一道立几、函数综合题,涉及的知识面广,方法多.破解此题的关键,一是把A 看成顶点,把面SBC 看成底面;二是写出函数关系式)(x f V =;三是求V 的最值.把A 看成顶点后,x l S h S V SBC SBC

9、sin 21,312=?=?是显然的,关键是如何将高h 用x 表示.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由ASC ASB =,可得到AS 在底面BSC 上的射影是BSC 的平分线这一重要结论(立几中常常用到这一结论).另外,作SB OD ,由三垂线定理得SB AD ,这就沟通了AO 与x l ,之间的关系,使得AO 用x l ,表示成为可能.求得的2sin cos 4sin 612223xx l V -=是较复杂的,如何求其最值也是问题之一.分析出SABCDO只需求2s i nc o s 4s i n )(222xx x g -=的最值是一个进步;将其变形为2sin cos 4)2sin 1(2sin

10、4)(2222x x x x g -=又是一个进步.接着换元,令y x=2sin 2,得22s in 44)()(y y y f x g +-=,这是一个二次函数在(0,1)上的最值问题,太熟悉了,于是大功告成.其答案也可表示成2sin 2arccos 22-或2sin 2sin arctan 2-.该题重点考查了转化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多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93 设M 为正三棱锥S ABC -的底面ABC 内的任意一点,过M 引底面的垂线与这棱锥的三个侧面所在平面分别交于P,Q,R 三点,若正三棱锥的高为2.试求MP MQ MR +的长.(第十二届高一培训题第81题)解 如图,过M 作M

11、D BC 于D ,作ME AC 于E ,作M F A B于F ,连结P D ,Q E ,R F .显然PDM 、QEM 、RFM 都等于这个正三棱锥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MP MQ MR MDtan ME tan +=+MFtan (MD ME MF)tan +=+.易知M D M E +为底面正三角形的高h ,因为正三棱锥高为h 2=,所以有h t a n 1h 3=,h tan 3h =6,即MP MQ MR 6+=.评析 首先用特殊点指明解题方向:由于M 是正ABC ?内的任意一点,故不妨使其为正ABC ?的中心,则此时的P,Q,R 与正三棱锥的顶点S 重合,从而MP MQ MR +

12、为正在棱锥高的3倍,也就是6.若将此题改为选择题,则已可选出正确答案.然而,这是解答题,又该如何求呢?解决此题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就是正确地画出图形.图画出后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利用正三棱锥这一条件,由于MP MQ MR +都垂直于底面,且P,Q,R 分别在三个侧面内,故分别过P,Q,R 在三个侧面内作底边的垂线PD,QE,RF ,则MD,ME,MF 为三条射影.由正三棱锥,可知PDM QEM RFM =,则MP MQ MR (MD ME MF)tan +=+.运用正三角P QAESMF D BCR形内任一点到三边距离之和为其一边上的高,设MD ME MF h +=,正三棱锥的高为h 2=,则h ta

13、n 1h 3=,这就得到MP MQ MR 3h +=6.这里,发现h tan 1h 3=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它将三棱锥的高h 2=与MD ME MF +,进而与MP MQ MR +建立了联系,从而最终解决了问题.拓展 此题就是下面定理的特殊情形.定理 若M 是高为h 的正三棱锥S ABC -的底面内的任意一点,过M 引底面的垂线与该棱锥的三个侧面所在平面分别交于P,Q,R 三点,则MP MQ MR 3h +=.证明留给读者.题94 There are two travel projects from Beijing to Santiago, Chile: (A)Flying westward(向西) to New York, then flying southward to Santiago; (B) Flying southward from Beijing to Friemander, Australia , then flying westward to Santiago. The geographic positions of these four cities may be approximately considered as: Beijing (1200 east longitude, 400 north latitude ), N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