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教案(武汉大学)

上传人:l**** 文档编号:281975362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教案(武汉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组织行为学教案(武汉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组织行为学教案(武汉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组织行为学教案(武汉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组织行为学教案(武汉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教案(武汉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教案(武汉大学)(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组织行为学 Organization Behavior主讲黄静博士、副教授#大学工商管理系副主任Tel:027-87684538研究兴趣l组织理论与设计l企业文化l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l新产品的商业化运作l品牌战略现实的困惑l为什么一些智商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往往不并不十分成功?l许多高层管理者失败的原因:缺乏人际关系技能.l人的能力应如何界定,成功人士的可借鉴之处是什么?管理者的角色 亨利亨利明茨伯格:管理者扮演着明茨伯格:管理者扮演着10种角色种角色人际角色人际角色 头面人物、领导者、联络者头面人物、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角色信息传递角色 监控者、传播者、发言人监控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

2、色决策角色 创业者、混乱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创业者、混乱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者 不同的角色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不同的角色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要求人的多要求人的多面性面性管理者的技能Skill of Effective Administrator技术技能技术技能 人力技能人力技能 概念技能概念技能 technical human conceptual高层17.9%42.7%39.4%中层34.8%42.4%22.8%基层50.3%37.7%12.0%摘自财富 成功与有效的管理者一l成功管理者在组织中的晋升速度l有效管理者根据他们的工作绩效及下属的满意度l主要的管理活动传统管理传统管理:决策、

3、计划、控制沟通活动沟通活动:交换日常信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激励、训练、管理冲突、安置、培训网络活动网络活动:社交、政治活动、与外部交往成功与有效的管理者二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及发展一l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世纪末20世纪初世纪初l 泰勒:科学管理泰勒:科学管理,劳动定额劳动定额、记件工资记件工资工作流程工作流程 法约尔:管理的基本要素法约尔:管理的基本要素,计划、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织、指挥、协调和控制,14项管理原则项管理原则.l 韦伯:韦伯:层峰结构层峰结构,组织是一个等级森严、层组织是一个等级森严、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金字塔形的结构次分明、分工明确的金字塔

4、形的结构.l 特点:人是机器特点:人是机器.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及发展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及发展二l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l 霍桑实验霍桑实验1924-1933:梅奥等在美国西方电气公:梅奥等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希望研究工作环希望研究工作环境与工人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境与工人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共进行了共进行了6次研究次研究,每次时每次时间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间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l 结论:结论:l 工作环境与生产率之间并不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工作环境与生产率之间并不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l 个人的工作行为由一系列复杂的因素所驱动个人的工作行为

5、由一系列复杂的因素所驱动.l 员工的情感和参与意识能够减少他们对变革的抵员工的情感和参与意识能够减少他们对变革的抵抗抗.l 工作场合是一个社会系统工作场合是一个社会系统,而不单是生产系统而不单是生产系统,工工作场所中的社会关系是影响生产率的另一因素作场所中的社会关系是影响生产率的另一因素.l 人群关系人群关系理论理论l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及发展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及发展三 评价:评价:霍桑研究者是最先步入工业领域的行为科霍桑研究者是最先步入工业领域的行为科学家学家.是组织行为学的先驱性研究是组织行为学的先驱性研究.最重要的贡献是打破了科学管理的界限最重要的贡献是打破了科学管理的界限,对对物理性工作

6、环境不是影响工人生产率的最主物理性工作环境不是影响工人生产率的最主要因素这一问题的认识要因素这一问题的认识,使研究者将他们的注使研究者将他们的注目点从对个体的分析目点从对个体的分析,转向对影响工作环境的转向对影响工作环境的系列相关因素的分析系列相关因素的分析.在研究方法上开创了先河在研究方法上开创了先河,实地考察、访谈实地考察、访谈,系统地研究问题系统地研究问题.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及发展四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及发展四社会系统学派的组织理论社会系统学派的组织理论 代表人:美巴纳德代表人:美巴纳德Chester I.Barnard,是第一是第一个将组织结构特征与人类行为特征结合起来研究组织个将组织结构特

7、征与人类行为特征结合起来研究组织理论的学者理论的学者.主要观点主要观点 组织是人与人的合作系统组织是人与人的合作系统.两个以上有意识的协调和活两个以上有意识的协调和活动的合作系统动的合作系统,古典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权责结构的古典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权责结构的框框框框.权力接受理论:权力来自下级是否接受权力接受理论:权力来自下级是否接受.组织不能靠少数组织不能靠少数几个人的权力来行事几个人的权力来行事,而必须取得组织内全体人员的支而必须取得组织内全体人员的支持和合作持和合作.古典理论认为组织存在的基石是权力古典理论认为组织存在的基石是权力诱因和贡献平衡论:组织是由个体组成的诱因和贡献平衡论:组织是

8、由个体组成的,个体都其需求个体都其需求,如果组织要求成员作出贡献如果组织要求成员作出贡献,组织必须对他们提供适当组织必须对他们提供适当的刺激以满足其个人的需求的刺激以满足其个人的需求.这种平衡是动态的这种平衡是动态的.诱因诱因和贡献的平衡是组织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和贡献的平衡是组织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 诱因:不仅包含物质、金钱诱因:不仅包含物质、金钱,还包括社会的因素还包括社会的因素,权力、权力、参与管理、威望等参与管理、威望等. l信息交流的原则:构成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共同信息交流的原则:构成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信息的交流的目标、合作的意愿、信息的交流.l信息交流

9、是连接组织的共同目标和个人合作意愿的桥信息交流是连接组织的共同目标和个人合作意愿的桥梁梁.l信息交流的原则信息交流的原则l 1.信息交流要使每个成员都明确了解信息交流要使每个成员都明确了解,并明确规定并明确规定每个人的权力和责任每个人的权力和责任.公开宣布每个人所处的地位公开宣布每个人所处的地位.l 2.每个成员要有一个正式的信息联系渠道每个成员要有一个正式的信息联系渠道.l 3.信息渠道要直接而便捷信息渠道要直接而便捷,要经常进行信息交流要经常进行信息交流,以以免误解免误解.l 4.经理是信息联系的中心经理是信息联系的中心.l 5.组织执行职责时信息不能中断组织执行职责时信息不能中断.组织行

10、为学的产生及发展五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及发展五l群体动态理论群体动态理论l 代表人:代表人: 温勒德国心理学家温勒德国心理学家l主要观点:主要观点:l 人的心理、行为决定于内在的需求和周人的心理、行为决定于内在的需求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当人的需求未得到满足时当人的需求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内部的张力会产生内部的张力,而周围环境起着导火线的而周围环境起着导火线的作用作用.l 行为公式:行为公式: B=fP,El 人的行为是个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人的行为是个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 l 群体动态:群体活动的动向群体动态:群体活动的动向.对对OB中群体中群体行为研究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行为研

11、究作出了较大的贡献.l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层次理论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及发展六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及发展六l20世纪初:个体取向的人机科学原理l30年代:群体取向的人际关系管理我国50-60年代l60年代:组织取向的行为科学管理我国80年代l80年代:体制取向的社会技术系统l90年代:战略取向的知识创新中国OB 研究的发展企业改革阶段企业改革阶段 改革焦点改革焦点 研究重点研究重点实验尝试实验尝试1978-19831978-1983 放权让利放权让利 激励、培训个体激励、培训个体决策规范决策规范1984-19851984-1985 科学决策科学决策 团队、领导团队、领导责任承包责任承包1986-19891

12、986-1989 承包试点承包试点 组织变革组织变革体制转换体制转换1990-19971990-1997 股份转制股份转制 战略发展战略发展全面发展全面发展1998- 1998- 现代企业现代企业 管理创新管理创新组织行为学研究对象l不是研究人的一般行为规律,而是研究在各种工作组织中人的工作行为的规律.l工作组织对其成员工作行为的影响;l工作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如何影响组织的绩效.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l组织行为学层次组织行为学层次l 个体行为:性格、能力、价值观、态度、需求、知个体行为:性格、能力、价值观、态度、需求、知觉等个体觉等个体 特征;激励、学习特征;激励、学习l 群体行为:群体

13、、团队、沟通、冲突、权力、领群体行为:群体、团队、沟通、冲突、权力、领导导l 组织行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组组织行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组织战略织战略l 宏观组织行为学:组织理论宏观组织行为学:组织理论,以社会学、经济学为理以社会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论基础,研究组织结构、组织设计及在一定社会经济研究组织结构、组织设计及在一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组织行为背景下的组织行为.l 微观组织行为学:以心理学为基础微观组织行为学: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个体态度与研究个体态度与行为以及个体行为与组织系统的互动行为以及个体行为与组织系统的互动l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l心理学:寻求测量、解释心

14、理学:寻求测量、解释,有时是改变人的行为的科有时是改变人的行为的科学学l 个体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个体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l社会学:研究社会系统社会学:研究社会系统,与同伴相关联的人与同伴相关联的人l 群体动力学、团队、沟通、组织理论群体动力学、团队、沟通、组织理论l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l 行为改变、沟通、群体决策行为改变、沟通、群体决策l人类学:研究文化和环境人类学:研究文化和环境l 组织环境、组织文化、比较价值观组织环境、组织文化、比较价值观l政治学:政治环境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政治学:政治环境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l 冲突、组织内政治、权力冲突、

15、组织内政治、权力l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一l模型:模型: 目标、变量和关系目标、变量和关系l关键因变量:关键因变量:l 生产率效果、效率、生产率效果、效率、 缺勤、流动、缺勤、流动、 工工作满意度员工希望得到的报酬与实际得到的作满意度员工希望得到的报酬与实际得到的报酬的差距报酬的差距l关键自变量:关键自变量:l个体水平的变量:传记特征、人格、价值观、个体水平的变量:传记特征、人格、价值观、能力、知觉、个人决策、学习和动机能力、知觉、个人决策、学习和动机l群体水平的变量:群体行为、团队、决策、沟群体水平的变量:群体行为、团队、决策、沟通、冲突、领导方式等通、冲突、领导方式等l组织系统水平的变量:

16、组织结构、文化、策略、组织系统水平的变量:组织结构、文化、策略、战略战略l P25 基本的组织行为学模型基本的组织行为学模型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二行为变量的测量行为变量的测量l量表: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l测量的信度和效度统计学、市场调研课程讲解统计学、市场调研课程讲解具体方法具体方法l 观察法观察法l 访问法访问法l 问卷法问卷法l 实验法实验法l 测验法测验法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三实证研究论文的结构理论证明理论建立介绍: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介绍: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文献回顾:文献回顾:理论背景和假设:对研究问题方法:研究的计划,描述技术路线.的初步结论.方法:根据假设的计划,描述结果:实证概括是什么?样本、信度、效度的测试.理论:新理论视角和贡献是什么?新理结果:研究结果支持假设吗?论的界限和条件是什么?在未来讨论:对未来研究和实践的意义研究中理论建议怎样被证明?结论:研究回答了研究的问题吗?结论:研究回答了研究的问题吗?组织行为学的意义l帮助管理者开发人际技能帮助管理者开发人际技能l用系统研究代替直觉用系统研究代替直觉l 人们对行为的认识来源于直接或间接的直人们对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