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认识区域 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汇总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81972048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认识区域 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认识区域 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2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认识区域 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2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认识区域 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2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认识区域 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认识区域 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认识区域 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汇总(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认识区域第一节 区域及其类型1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5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1第一节 区域及其类型一、区域的特征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一定的空间范围。2.区域的基本特性基本特性含义特征区域整体性区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构成的一个整体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质地貌 、气候 、水文、生物、土壤等;区域人文地理要素包括人口、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区域差异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每个区域都有自身的特性 区域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而区域之间的共性则是 相对的区域开放性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发生的各种联系 现代社会,区域的开放性不断提高,与外界的交流联系日益广泛区域动态性区域的类型

2、和范围 是可以变动的区域种类日益丰富,区域的范围和边界亦可随之发生变化易混辨析 区域基本特性中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既包括自然地理要素,又包括人文地理要素;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仅指自然环境要素的特征和联系。二者在含义、范围和适用角度上是有区别的。特别提醒 区域整体性、区域差异性、区域开放性和区域动态性四者之间的关系(1)整体性是区域的本质属性,没有整体性就没有差异性,没有差异性就无所谓开放性和动态性;而开放性、动态性又体现了差异性和整体性。所以,区域的四个特性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将它们分割开来。(2)不仅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差异,如我国南方水田区也

3、存在旱地,这说明区域内部特征只是求大同、存小异。一般而言,区域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内部的差异越小。二、区域的类型区域概念中具有根本意义的,是一个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间在特征上存在的 高度相关性。划分区域的指标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重的。1.按照内部景观在特征上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划分,如按照自然特征划分的区域有高原区、雨林区、季风区等,按照人文特征划分的区域有人口密集区、经济发达区、稻作农业区等。2.按照某种内在关联特点划分,如国际自由贸易区、大都市等。3.按照尺度大小划分,大洲和大洋是大尺度的区域,市、县、乡、村属于中小尺度不同层次的区域。4.按照区域性质划分(1)自然区域:一定范围内各自然地理

4、要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区域。(2)行政区域:国家为了进行行政分级管理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3)经济区域: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单元。(4)文化区域:文化事物、文化现象、文化体系所覆盖或呈现的区域,由具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创造,在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特别提醒 区域的空间尺度不等同于区域的面积大小,同时也体现区域的层级。一般来说,空间尺度较大的区域层级较高,面积相对较大;而同一空间尺度的区域,层级相同,但有的面积大,有的面积小。知能整合一、区域的特征特性图解(A、B为两个不同的区域)举例实践意义整体性表现为A

5、、B 内部各自的地理要素构成一个整体青藏高寒区的整体性,西北干旱区的整体性人们必须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导致整体环境的恶化差异性表现为A 、B 内部分别具有相对一致性,但A 、B 之间有差异性新疆长绒棉基地与陕西苹果基地间的差异性各个区域既存在优势条件,也存在限制条件,因此,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本区域优势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开放性表现为A 、B 之间的联系,能提供彼此所需经济全球化、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动态性A 的范围和类型是可以变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演变为泛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人们认知的提升

6、与发展的需要而变化二、区域的类型1.区域的基本类型类型概念组成或类型举例形式区(均质区)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自然要素区域高原区、平原区人文要素区域方言区、稻作农业区功能区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城市经济区2.按照区域性质划分区域类型概念详情自然区域一定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区域举例:各种综合自然区,如自然大区、自然地区、自然区举例:部门自然地理的分区,如地貌区、气候区、水文区、土壤区、植被区、动物区行政区域国家为了进行行政分级管理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影响因素:政治、经济

7、、民族、人口、国防、历史传统等分类:我国基本行政区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还有特别行政区经济区域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单元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状况、劳动地域分工、专门化与综合发展水平等特征:较大的经济区域一般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交通运输为脉络,具有紧密的内部联系,并在宏观格局中担负着某些专门职能分类:既有综合经济区为国民经济整体服务,也有部门经济区如工业区、农业区、交通枢纽等文化区域文化事物、文化现象、文化体系所覆盖或呈现的区域,由具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创造,在政治、社会、

8、经济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特征:在一个特定的文化区域中,主要文化现象具有相对的一致性拓展延伸 区域的内涵剖析内涵说明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地表的一部分,占有一定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如甘肃省占有一定空间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范围有大有小,如东部经济地带的范围大于京津唐工业基地;界线往往有过渡性特征,如干湿地区;有的界线明确,如行政区有明确的区位特征每个区域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如甘肃省的干旱地区位于该省西北部,半湿润地区位于该省的东南部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如甘肃省干旱地区内部年降水量在200 毫米以下,半湿润地区内部年降水量为400sim800毫米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分级性或多级性、

9、层次性。分为大尺度的区域,如东部沿海经济带;中等尺度的区域,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更小尺度的区域,如上海市浦东新区等客观存在性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第1课时 区域的发展阶段区域的发展阶段区域发展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为核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区域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如下表所示:发展阶段特点人地关系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1)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2)工业处于起步阶段,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产业为主体;(3)区域内部发展差异不大;(4)区域开放程度较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整个区域处于

10、低水平的均衡状态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1)城市和工业区迅速扩展,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趋于集聚;(2)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工业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3)第三产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4)区域内部集聚作用大为加强;(5)区域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人地关系发生很大变化,表现为明显的不协调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1)问题: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集聚效应减弱经济整体呈现萎缩、衰败状态带来严重社会问题;(2)方向:新型工业化,其特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11、道路人地关系紧张程度有所缓解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1)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表现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增长动力的转换;(2)强调以创新为引领,以信息化、生态化、智能化、循环化为路径;(3)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发展方法技巧 综合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1)从时间上看区域发展呈阶梯式递进。一般分为四个阶段: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和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2)从空间上看区域发展是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3)从产业结构上看区域发展一般会经历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到以第二

12、产业为主,再到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过程,区域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合理。(4)从人地关系上看区域发展一般经历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到明显不协调,再到人地矛盾最为激化,最后重新走向协调的过程。区域的发展阶段项目区域发展阶段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低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出现一系列工业基地由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的态势转向新型工业化水平高,人均国内(地区)生产总值高产业结构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工业处于起步阶段,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产业为主体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由以传

13、统产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向新型工业化转变,产业结构趋于多元化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第二产业,以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开放程度较低不断提高由停滞、受限到调整再到提高大幅度增强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稀疏建设显著加快由建设停滞、方式落后转向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和完善交通网现代交通运输、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城市化特点水平较低,缺乏高水平的中心城市城市化快速推进,形成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由城市衰败、人口外迁转向城市复兴、城市化水平再提高水平高,区域内部差异小发展状态低水平的均衡状态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由不平衡加剧状态向均衡状态转变高水平的均衡状态拓展延伸 区域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个区域一般经过四个发

14、展阶段:初级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分析如下:(1)开发早期地理环境的影响(2)初级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3)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4)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第2课时 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一、区域发展的差异性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与地区类型(1)衡量指标常用指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构成等。人文发展指数(HDI) :包括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地区生产总值。(2)类型: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或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易混辨析 高收入地区与发达地区衡量

15、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有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和三次产业构成等,“高收入”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发达地区人们的收入较高,但人们收入较高的地区不一定是发达地区。如中东一些以出口石油为主要收入的国家,其经济基础仍然较薄弱,工业技术水平较低,不能看作发达国家。2.区域开发方式(1)开发方式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大范围破坏为代价,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时期内的高速增长。精细型的区域开发方式: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利用,强调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2)开放程度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区域:内部联系和对外交流强度不大,其社会经济通常是相对封闭的。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区域:将其社会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