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卷)2022年中考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281971314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南京卷)2022年中考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南京卷)2022年中考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南京卷)2022年中考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2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江苏南京卷) 历史参考答案1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饮酒器“爵”是饮酒礼上尊卑关系的象征,被用来代表品位序列,是统治阶级身份地位的象征,是等级制度的一种体现,从西周到春秋,“五等爵” 制渐趋成熟,反映了等级制度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冶炼技术,排除A项;材料与铸造工艺无关,排除B项;宗法体系强调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材料无法反映“宗法体系的崩溃”,排除D项。故选C项。2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实行法家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并焚书坑儒,压抑儒家;汉武帝提倡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故B符合

2、题意。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八股取士是在明朝,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3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可知,北魏时期的86个谷类品种中,有不少已经具有“耐早”、“免虫”、“耐风”和“耐水等特点,还培育出了“早熟”或“晚熟”品种。这说明了当时农作物培育技术达到较高水平,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气候寒冷干旱无法培育新品种、北方农业生产水平已超过南方、普遍推广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4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

3、棋等活动;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因此妇女喜化“啼妆”反映了唐朝社会风气的开放,C项符合题意;AB项在题干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D项与题干信息主旨不符,排除。故选C。5C【解析】【详解】题干的“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于是,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表明台湾是东南沿海要塞,为了巩固东南海防,康熙帝在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由此可知,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巩固东南海防。故C符合题意;接受汉族文化与题干材料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发展海外贸易的说法错误,清朝实

4、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故B不符合题意;鼓励官员进谏与题干材料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无产阶级日益贫困,反抗日益激烈,经常破坏机器;1840年左右,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开辟海外市场,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D项正确。只有图片1体现的是劳资矛盾的激化,排除A项;在当时,东西方文明分别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这一点,材料没有显示,排除B项;只有图片2体现的是殖民活动的开展,排除C项。故选D项。7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先进中国人感到没有政治体制的改革,徒然仿效西方的军事技术、生产技术已不足

5、恃,为此,他们相继进行了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是经济上的实业救国、思想上的民主科学、阶级力量上的工人与农民运动,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8A【解析】【详解】1927年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最终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正确;1931年在江西瑞金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错误。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9A【解析】【详解】据材料“1911-1919年中国面粉业发展情况比较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

6、民族工业发展迅速。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是国民政府鼓励兴办实业,欧洲各国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A项正确;BC项都与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史实相关,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C项;我国近代轻工业不算发达,排除D项。故选A项。10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但是随后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损失,但也取得了建成大庆油田等成就,故图片展示的时代主题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B项正确;A、C、D项所述以偏概全,排除A、C、D项。故选B项。11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琪琪同学整理的都

7、是古今中外的法律,属于民主法治发展史,C项正确;经济体制、思想文化、政治制度均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12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有利于各民族团结奋斗,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结合材料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可知,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关,B项正确;精准扶贫主要是针对贫困居民而言,谁贫困就扶持谁,不是针对整族脱贫的,A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不是针对少数民族的,C项错误;改革开放是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社会

8、主义建设道路上进行的探索和创新,其最终目的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实现现代化,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13C【解析】【详解】由材料“谋求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共同目标”“强调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能使发展中国家有效参与国际决策进程”可知,该宣言表达了中国与非洲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愿景,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非洲民族独立的问题,排除A项;1991年苏联已经解体,说法错误,排除B项;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并非大国合作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4B【解析】【分析】【详解】古代印度的一项制度规定:各等级世代

9、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这一制度被称为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B项正确;世袭制就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

10、排除A项;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排除C项;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15D【解析】【详解】由材料“如果一半以上出席会议的人员认为有公民将会危害民主或国家,便再召开一次公民大会,用陶片投票方式决定被放逐的人选。只要出席人数达到6000人,得票最多者就要被逐出城邦,10年后方可回国”可知,这反映出陶片放逐法有利于维护民主秩序,但也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故D项正确;雅典民主政治追求法律至上,排除A项;陶片放逐法容易被野心家所利用,不能保证判决的公正性,排除B项;在雅典,只有城邦的公民才是民主政治的主体,排除C项。故选D项。16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西欧中世纪,教权和王权

11、并行,僧侣地位很高,政治上广泛推行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广布,B项正确;基督教的兴起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封建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的主要内容之一,材料没有提到忠君思想,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17D【解析】【详解】公元8世纪,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故D项正确;公元391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排除A项;中世纪的庄园法庭,不仅维护领主的利益,还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佃户的利益,排除B项;拜占庭帝国实行军区制,其创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周边民族的进攻,有效抵御了西欧封建主组建的十字军东征,排除C项。故选D项。18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16世纪

12、初,意大利”“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极大地影响了个人的自我认同”说明题干现象反映了14到16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思潮的盛行,文艺复兴运动中,资产阶级提倡以人为中心,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的价值等,C项正确;“禁欲观念的消亡”应与文艺复兴追求享受现世幸福相吻合,但与发扬人的个性无关,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人们的观念变化,而不是强调商品经济的发达,排除B项;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排除D项。故选C项。19C【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当他在俄罗斯铩羽而归、帝国分崩离析之际”,说明拿破仑远征俄罗斯导致国力衰退,符合题意;拿破仑帝国是在法国大革命后建立的,排除;由材料“他

13、仍然拒绝奥地利人提出的条件。所有这一切,不仅将更多国家推向了法国的对立面”,可见拿破仑刚愎自用,而拿破仑对外战争的非正义性激起被征服国家的反抗,故正确。故选组合,排除ABD,C项正确。故选C项。20C【解析】【分析】【详解】“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项正确;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排除A项;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排除B项;战争与和平是文学作品,排除D项。故选C项。21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了,随着它的深入发展,世界贸易急剧发展,D项正确;资本主义的世界扩张、 世

14、界各国之间联系密切、 近代工厂的大量出现均是重要原因,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22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实行退却”“列宁同志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指的是列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再适应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要求而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如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等,C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3年国内革命战争期间采取的措施,排除A项;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实施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排除B项;改革开放是中国实行的经济发展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23B【解析】【分析】【详解】罗斯福新政改变传统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故B项正确;罗斯福是美国摆脱1929年到1933

15、年经济危机的总统,排除A项;由材料“充满了创新性的思维”,可知罗斯福新政具有创新性,排除C项;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罗斯福新政可以缓和经济危机的破坏性,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危机,排除D项。故选B项。24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1960年以来,日本立法和内阁会议提出了的决议,并颁布实施了各种特别措施。日本产业结构调查会从1963年起开始制定产业结构长期构想”可知,日本提出重化工业的决议,颁布实施了各种措施,制定产业结构长期构想,说明了日本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D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推行非军事化政策、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获得美国的经济援助的内容,排除ABC项。故选D项。25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中的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1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它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它的宗旨是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197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