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视听心理学(终搞)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81922902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视听心理学(终搞)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视听心理学(终搞)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视听心理学(终搞)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谈视听心理学(终搞)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谈视听心理学(终搞)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视听心理学(终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视听心理学(终搞)(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视听心理学学院:教育技术学院 专业:教育技术学 班级:09级2班 学号:09009045 姓名:苏婷婷浅谈视听心理学(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苏婷婷110000)【摘要】了解视听觉产生的过程,并知道一些视听心理现象,并将它应用到实 际,特别是再教育中,提高教学效率。【关键字】视觉听觉视听心理现象、视听觉心理现象及其原因在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齐种途径中,视觉占所有的百分Z八十,听觉占所 有的白分Z十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视听觉是人类最重耍的感觉,绝大多数的 信息都是有这两种感觉获収的1 视听觉原理(1)眼睛的构造及视觉的产生眼球壁由多层组成,最外层是坚硬的蛋门质膜,它的正前方的1/6部分为 有

2、弹性的透明组织,称为角膜。光线从这里进入眼内。其余5/6部分为白色不透 明组织,称为巩膜,它主要起巩固及保护眼球的作用。巩膜里面的一层出虹膜和 脉络膜组成。后者含有丰富的色素细胞,呈现黑色,起着遮光作用。它既能避免 外來多余光线的干扰,又能避免眼球内部光线的乱反射。虹膜随不同种族有不同 颜色,如黑色、蓝色、褐色等。在虹膜中间有一圆孔称为瞳孔。瞳孔的大小可借 助于虹膜的环状肌肉组织来调节,从而可以控制进入眼睛内部的光通量,起着照 相机中光圈的作用。眼球壁最里层为视网膜,它曲大量光皱细胞所组成光皱细胞 按其形状分为杆状组胞与锥状细胞两种。在瞳孔后面是一扁球形状的弹性透明 体,称水品体,它起着透镜作

3、用。水品体的曲率由其两旁的睫状肌调节,从而可 以改变焦距,使不同距离的景物都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正对水晶体中心的视 网膜上,有一个集中了大量锥状细胞的黄斑区,每个锥状细胞都连着一个神经末 梢。眼球的前室是对可见光透明的水状液体,它能吸收一部分紫外线。后室充满 了胶质透明结构体,也称玻璃质液体,起着保护眼睛的滤光作用。眼睛观看景物 时,光线通过透明的角膜、前室水状液体、水晶体以及后室玻璃质液体,使影像 聚焦在视网膜的中心部位一黄斑区。视网膜上的光敏细胞受到光刺激产生电脉 冲,电脉冲沿着神经纤维传递到视神经中枢,由于各细胞产生的电脉冲不同,大 脑就形成了一幅景彖感觉。(2)耳朵的构造与听觉的产生

4、人耳可分外耳、中耳及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壳和听管。人的耳壳不能转动, 放在辨别声音的方向以及收集音波等方面,皆不若其他哺乳动物者有效(哺乳动 物通常能转动耳壳以收集声咅)。听管内有脂腺的分泌物,管壁内层有毛,两者 皆可阻止异物入耳。中耳与听管交界处有一薄膜,称为鼓膜,由外耳传来的音波, 可以振动鼓膜。中耳为一小空腔,横越中耳腔有三块小骨,该三骨依序为锤骨、 砧骨和锈骨,彼此前后衔接。声音经过外耳廓收集到外耳道,而引起鼓膜振动, 随之带动锤骨运动,传向砧骨、链骨,链骨底板振动后将能量透过前庭窗传给内 耳的外淋巴,外淋巴流动就象瓶子里的水一样晃来晃去,带动了其内的基底膜波 动。在这个过程中,耳廓的

5、作用就是收集声音,辨别声音的来源方向。2.视听觉特性(1)视觉特性明暗视觉人的视觉器官对不同颜色的光的感受能力是不同的,对不同波长光有 不同敏感度这种现象是人眼视觉的一项规律。不同波长的单色光会引起不同的彩 色感觉,但相同的彩色感觉却可以來源于不同的光谱成分组合。几乎口然界中的所有彩色都能由三种基本彩色光混合配出。例如,彩色电视中形成各种各样色彩 所运用的三色光混合方法。视觉范围视觉范围就是指人眼所能感觉的亮度的范围。这是因为眼睛的感光作 用有随外界光的强弱而口动调节的能力。这种调节能力也称眼睛的适应性。它包 括瞳孔的调节作用和更主要的视觉细胞木身的调整作用。但是这种调节能力并不 是无限的,到

6、达一定的情况下,这种调节能力也会失灵。视觉惰性和闪烁感当某一强度光突然作用与人眼的视网膜上时,并不能立即或瞬间产生 或形成稳定的主观亮度感觉,通常存在一个短暂的过渡过程。随着作用的时间的 增长,亮度的主观感觉会由小到大,达到最大值之后乂降低回正常值。所以,短 暂的光刺激比较长的时间的光刺激更加醒目河或海上所采用的断续灯光的航标 灯,就是利用人眼睛的这一特性來为过往的航船引路的。(2)听觉特性方位感人耳对声音传播方向及距离,定位的辨别能力非常强,无论声音来自哪 个方向,都能准确无误地辨别出声源的方位。人耳的这种听觉特性称为“方位 感”。响度感对微小的声音,只要响度稍有增加人耳即可感觉到,但是当声

7、音响度增 人到某一值后,即使再有较人的增加,人耳的感觉却无明显变化。我们把人耳对 声音响度的这种听觉特性称为“对数式”特性。另外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音,听 觉响度也不相同。例如我们播放一个从20Ilz逐步递增到20kIIz增益相同的正弦 交流信号,就会发现虽然各频段增益一样,但我们听觉所感受到的声咅响度却不 相同。在20Hz20kHz整个可听声频率范围内,上下限频率共10个倍频程聚焦效应看过三维图画的人都知到,要想观赏到三维平面图画的立体效果,须先 使眼睛呈散焦状态。我们看到的三维图画的立休效果,实际上是视焦点前后位移 产生的层次感。而人耳的听觉却与Z相反,可以从众多的声音中聚焦到某一点上。 例

8、如我们听交响乐时,把精力与听力集中到小提琴演奏岀的声咅上,其它乐器演 奏的音乐声就会被人脑皮层而抑制,使你听觉感受到的是一单纯的小提琴演奏 声。再例,当你在繁华的集市上看书,当你的精力集中在书木上时,你就听不到 集市的喧闹声。这种抑制能力因人而界,经常做听力锻炼的人抑制能力就强,我 们把人耳的这种听觉特性称为“聚焦效应”。多做这方面的锻炼,可以提高人耳 听觉对某一频谱的音色、品质、解晰力及层次的鉴別能力正是因为这些特性,人们才能产生视觉,才能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但是 许多时候,这两种感觉接受的并不是真正的外界信息,而是一些存在误差的信息。 原因就是一些特殊的心理现象:视觉暂留人在看电影电视剧的

9、时候,看到的人和物就像现实生活中看到的现实 的人和物一样,能够连续的运动,觉得很真实,这就是视觉暂留现象造成的。这 是因为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 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保留当时的影响,而这一现象因为颜色和 观想强弱的不容,一般在l/30s-l/5s之间,平均在l/20s,如果在这段时间内, 给出略有区别的静止画面,人眼分辨不出这是两个不连续的影像,人心里就会感 觉影响是连续的,并没有什么跳跃。其实,准确来说,这是似动现象的一种 动景运动。这种现彖很普遍,比如说1833年J.A.F.普拉托在一个圆盘分成的各 个扇形平面上,依次画上各不相同但又

10、和互联系着的舞姿,当圆盘旋转时,人们即 可看到连续运动是根据动景运动发生的原理提出和制作的。轮廓和主观轮廓在许多的图片中,并没有明确的边界,但是我们往往能够将形状区分 出来。这是因为轮廓是在亮度不同的区域Z间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明度级差突 然变化而形成的。轮廓是构成任何一个形状的边界或外形线。而在看有一些图片 时,我们能看出和真是存在的完全不同的图像,例如在明明没有正方形存在的图 片里,由于颜色的差别,我们还是能够清晰的辨别出正方形,这是因为我们主观 上将图像的轮廓构造成我们脑中的形象,这也要求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倘若有的 人不知道什么是正方形,那么这个人就看不岀图片中有正方形。而且这是因人而

11、异的,因为每个人对于图形的敏感度是不同,有的人也有可能看成长方形或者菱 形。而网上有很多图片能够让人产生错觉,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比如说在乙前看 是一个少女的图片中,换一个角度看,就会发现整个图片是一个老夫人。还有的 图片时注意白色部分的时候,会发现是一个很漂亮的瓶子,而注意黑色的部分的 时候,发现是两个面对面的人。口主运动网上有许多能够辨別你的压力是不是很大的图片,先不说这样的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都是人眼的错觉。这是似动现彖的另一种一一自动云 的那个,这种运动就是在长时间观察某物体之后会发现这个物体会轻微的移动的 现象。这种现象的是眼球在凝视是轻微的跳动而产生的。这种眼球的轻

12、微跳动会 是的所凝视的图片会发生轻微的偏移,使得我们看这个图片好像是会动的一样。 至于这种轻微的眼跳现象到底与那一部分的发脑机制有关,H前还是没有明确的 说法。同样的,这种现象也是很普遍的,比如在黑暗中,如果注视一个细小的光 点,人们会看到它來冋飘懂,这种现象也是口主运动。诱发运动当我们坐车的时候,看汽车两边的景物,会发现这些景物会向后移动, 这个就是诱发运动现象。准确的说,这并不算是一种由于视觉引起的心理现象, 但是具与视觉是不分割的,所以在这里介绍。这是一种运动直觉的一种,我们主 观的把一个作为运动的物体,而另一个是不动的,即便真正运动的是后者。就如 前面说到的,人在车里看外面,运动的是汽

13、车,而和汽车相对静止的人就主观的 认为外面的景物是运动的。同样的例子还有明明是云在运动,但是看上去,却 像是月亮在云中行走一样。联觉很多时候,我们会被一些感人的但应感动,随着主人公一起经历一切,但是如果 咅频串位,话随不上演员的嘴,那么这种感觉就会大打折扣。这就是联觉的重要 性。联觉就是各种感觉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人们通过视觉直接获得形象的信息, 又通过听觉得到辅助的信息。这些辅助信息对宜接获得的信息会有或促进或延缓 或烘托的效果。这种现象是在所有的视频制作中都应该注意。虽然这些现象都是人通过视听觉接受的不止确的信息造成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这些现象是不好的,有些现彖反而有着很大的好处,甚至能

14、够推动社会 的发展。将这些现象很好的掌握之后,应用到实际中,对某些领域的发展是有很 大的推动作用的。二、视听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现在,越來越多的人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而作为理论基础的视听心理学 在教学中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1 在运用多媒体时,充分体现视听心理学的特点多媒体是计算机技术与声像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指把声咅、文本、 图形、动画、静止图像、活动图像等多种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集成处理, 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编辑、存储和再现技术。而多媒体教学就是以教育为 目的,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多媒体集视听信息于一体,视听觉心理现 象是在视听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我们都知道视觉和听觉信息的

15、吸收和保 持中作用极为明显,相较于普通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各种视听心理学现 彖的优点,让学生在符合视听心理学规律视听结合的环境下学习,学生能够记 忆更多知识。这是学生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提好学生的学习效率。2.视听教育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耍的作用视听教育理论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现代学习现论主要有行为主义 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构建主义理论,其中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应是被动 的接受外部的刺激和被灌输知识,而应当是信息的主动加工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 建,而且知识的构建应当在更接近,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学习活动,学习情境中学 习进行,与视听心理学结合。且由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16、能够提供图文声并茂的情 境,能提供有利于协作的学习的交互式学习坏境,还能够提供有利于激发学生主 动发现、主动探索的人量资源,所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实际上为实现建 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视听心理论为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捉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3.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有些教师将血多课文上的知识做成课件,对与一些理科性知识,这种 方法是比较实用的,以为这种知识一般答案都是唯一的,而对弈一些文科性的知 识,课件知识将教师的想法表现出来,而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 生的心中对于课文有着自己的理解,也许学生对于课文有更好的理解。如果只是 僵便的运用视听技术,而没有考虑到视听心理学,还是跟以前的影视教育没有什 么区别。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多提供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开放的资料,让学生 在相对口由的环境下学到应该掌握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