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楼梦》翻译之难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81922208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红楼梦》翻译之难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红楼梦》翻译之难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红楼梦》翻译之难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红楼梦》翻译之难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红楼梦》翻译之难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红楼梦》翻译之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红楼梦》翻译之难(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红楼梦翻译之难摘要: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经典性为人称道,其 翻译工作也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典籍翻译促进东学西渐的重 要一环,然而其现实的翻译状况却令人堪忧,数十年间对红 楼梦翻译的研究大多也只局限在分析赏鉴上世纪七八十年 代完成的两个经典全译本,霍克思版本和杨宪益版本,鲜有 人提及为何至今没有新的译本出现,不像其他一些经典小说 名篇,不同时期总有不同译本现世。本文就试从红楼梦 研究现状、原文版本众多且残缺不缺、文学历史内涵厚重、 文学艺术价值特殊五个方面粗浅探讨红楼梦的翻译难点, 呼吁各界专家学者为红楼梦的翻译事业协作共进。关键词:红楼梦;翻译难点;译本;典籍翻译前言红楼梦,作为唯一拥有专门研究协

2、会红学会的古典名著,其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之高毋庸置疑, 历代文人学者研究、推敲红楼梦,可谓乐在其中,而红 楼梦在普通民众心中的地位,和另三部古典巨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一样,深入人心,即便未通读过全 书,也一定知道“心比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林黛玉林妹妹,“人未到声先到”的脂粉英雄王熙凤凤辣子,三进荣国府、逛了大观园、醉卧怡红院的刘姥姥等等。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细腻曲折的情节描绘都让人读来意 味盎然。这样一部瑰宝巨作在中国加强东学西渐的进程中自 然应该是首当其冲的,让西方国家也能领略中华文化的艺术 魅力。要让红楼梦走出去,就需要翻译,然而红楼梦 的翻译现状却差强人意。18

3、30年John Davis翻译了第三回, 开启了红楼梦的翻译之路,但令人遗憾的是,至今一百 八十余年间,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共出现了十二种英译本, 一种德译本,但只有三个英译全译本,剩余都是片段或节选 的翻译,而在这三个英译全译本本之中,最贴近当今的也只 是完成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霍克思、闵福德翁婿的版 本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版本。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 的翻译困境呢?这三十年间红楼梦的翻译为何止步不前 了呢?本文将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浅略探讨一下红楼梦的 翻译之难。1. 红楼梦的研究现状要讨论红楼梦的翻译难题,不得不先涉及红楼梦 原著的研究现状。红学研究从最初的索引派到后来的“新红 学运动”

4、,从胡适先生的红楼梦考证到周汝昌先生的红 楼梦新证,从考据派、学院派到新索引派、草根派,如今 的研究百花齐放,越来越深入越来越透彻。目前,红学研究 者人数之众多,前所未有,红学研究已经不再是专家、学者 的专利,广大红楼梦的热爱者们都积极参与,见仁见智, 畅所欲言,红学研究可谓是“百家争鸣”。在诸多研究学者 之中,通过参加央视“百家讲坛”节目录制,再度引发大众 阅读研究红楼梦热潮的刘心武学者独树一帜,他的原型 研究新颖独特,结合文本细读与历史结合,揭开红楼梦 神秘的面纱,虽仅代表一家之言,但其严密的逻辑与细致的 推敲也吸引了不少认同者,俨然自成一派。可见国内学者仍 然对红楼梦有着高涨不衰的研究热

5、情和取之不尽的研究 对象,然而正由于红楼梦研究正酣,研究成果具有多样 性,不定性,对于译者而言,无疑加大了理解原著的难度, 缺乏对原著确定的理解,翻译便无从下手,即便翻译有所出, 也常常带来翻译错误或是翻译质量低下,非常不利于红楼 梦在海外的传播。2. 红楼梦版本众多1792年,经程伟元、高黠续编修订的一百二十回红楼 梦印刷版问世,这也是如今我们通常看到的一百二十回通 行本红楼梦的前身,而在程高版之前,这部小说是以手 抄本形式流传的,不同的手抄本附有不同署名或是无署名的 批注,连正文也有所不同,这可能是抄写者的笔误或是故意 为之,现在已不得而知,仅这些手抄本也就是古本红楼梦 就有戚序本、甲戌本

6、、庚辰本等十二个版本之多,之后的印 刷版也有程甲本和程乙本之分,除程高本经续编而至一百二 十回以外,因历史原因,且年代久远,古本红楼梦流传下来 仅有八十回,许多版本都是残缺不全的oHawkes就曾经指出:中国文学中最受欢迎的这部小说竟然在作者死后近三十 年才得以公开发行,并且还存在着不同的版本,甚至没有一 个版本可以说是绝对正确,这多少令人吃惊。”(Hawkes, 1974: 14)因此,在这样一种版本众多的情况下,译者又当 如何取舍,是像霍克思一样充分利用红学研究的成果,注重 情节的完整性和各版本在一般读者中的普及度,以一百二十 回程高本为原文,同时参阅修订其他古本,最终呈现出霍克 思版本的

7、红楼梦;还是像杨宪益一样,在特定的政治历 史条件下,将红楼梦作为展现政治斗争的政治历史小说, 同时部分考虑原作者曹雪芹的原笔原意,前八十回以戚序本 为原文,后四十回以人民文学出版社修订的程高本为原文; 又或是另辟新径,以周汝昌先生耗时近六十年静心磨练完成 的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为原文,并且仅翻译曹雪芹 残留的这八十回。无论选择何种版本,不仅要选,还要选得 有理有据,能够自圆其说,这对译者都是极大的考验。3. 红楼梦原著残缺当今读者所看到的通行本红楼梦,大都以一百二十 回程高本为范本经过部分修订而成,但如今红学界普遍赞同 后四十回为高黠所续,应当是当时的出版商程伟元发现了民 间流传的红楼梦手抄

8、本,欲印刷出版,但苦于手抄本内 容残缺,不利于出版与大范围的流传,抑或是出于某些政治 原因,便找来书生高黠进行续写。红学研究者中有一种声音 认为,首先高鹑和曹雪芹不认识,生平毫无交集,生活年代 背景不同,在现在的通行本中将高鹑作为红楼梦的合著 者与曹雪芹并列其上,是非常荒谬的,如果非说红楼梦 有合著者,那也应当是在众多版本的手抄本中留存大量评点 的脂砚斋;其次,曹雪芹是完成了红楼梦的全本的,只 是无法确定到底全本有多少回,但在细致探究曹雪芹的生存 背景和写作手法后,对曹雪芹的原笔原意,以及小说后文的 情节流动、人物命运还是可以探轶一二的,这时就会发现高 黠的续写不仅在文字表达的造诣上无法与曹雪

9、芹媲美,连小 说的内容都常常与曹雪芹的前八十回所勾勒的图景不相符 合,有些地方甚至南辕北辙,比如曹雪芹的原意是将红楼 梦创作为一部悲剧,几大家族最终没落,优秀多姿的女子 难逃薄命,贾宝玉流落村野,而高鹊却迎合大众乐见喜剧的 心理,创作了大团圆结局,完全改变了曹雪芹的意图和小说 的基调氛围,让人唏嘘不已。这种看法已越发得到红楼梦 学者和爱好者的认同,在这样的研究趋势下,包括版本问题 在内,译者该当如何对待翻译原文内容的选取确实让人头 痛,翻译一百二十回的程髙本会有翻译的并非原版红楼梦 之嫌,这样一个文化历史价值、文学艺术价值均达不到一定 高度的作品有必要作为国之瑰宝推介到海外吗?但若是仅 翻译前

10、八十回,无论是选取某个古本,还是集大家之长的周汝昌版,也会有情节残缺,难以得到目的语读者理解接受并 认同的效果。4.红楼梦文化历史内涵厚重经考证,红楼梦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其中 许多的人物、事件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原型,曹雪芹在这些 原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与创作,成就了这部不朽的巨 作。我国大红学家王昆仑先生曾评价红楼梦是“封建社 会上层的百科全书,可以说是十分恰当的。小说对园林建 筑、服饰打扮、食物、摆设、风俗活动、礼仪规制等等都有 着细致到位的描写,但这些种种都是带有那个时代深深的文 化烙印的。翻译界历来都把涉及文化内涵的翻译作为一大难 题,对此提出诸多解决方案,但仍然争论不朽,没有

11、定论。 而处处体现时代文化特色的红楼梦翻译起来就可谓是举 步维艰,译者不仅要有深厚的翻译功底,还要对中国历史文 化的方方面面有着深入的了解,才能驾驭。5.红楼梦文学艺术价值特殊红楼梦不仅是在中国的文学地位极髙,在西方,在 多译本章回翻译缺乏,全译本稀缺的情况下,仍然颇受赞誉。 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曾这样评价道“小说用大量的篇幅描 写了诗歌比赛在西文翻译中,这部分大多被删除。尽管 如此,有些西方评论家仍然认为该小说是世界最优秀的小说 之一。” (Vol. 16: 238)这是因为红楼梦不仅文笔细 腻,描绘逼真到位,除本身的小说体裁外,其中还包含了大 量的诗词歌赋等中国传统文学形式,习语、谚语、灯谜等

12、更 是贯穿全书,而这些都是让译者犯难的关键,稍不注意,就 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除此之外,红楼梦在文学手法 上,更是造诣深厚,从人名称谓等的精心处理到情节设置的 “草蛇灰线,伏延千里”,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无处其右, 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可以占据一席之位。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 作家霍桑的红字,象征手法突出,一个字母象征了多重 含义,为人称道,而红楼梦中随意一句诗歌,一首曲赋, 一个人名都可能蕴含了多重作用,揭示人物命运、时局背景, 架构小说框架,梳理线索脉络,每个看似轻微的人物,看似 随意的情节,都可能透漏着小说后文走向,这样的功夫不愧 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然而中英两种语 言文化背景

13、不同,表达手法有异,翻译要想传达这样高妙的 艺术价值,并为目的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几乎是不可能完成 的任务。6 结语上述关于红楼梦五点翻译之难,还仅仅是粗浅探讨, 但由此已然可以看出,红楼梦的翻译是一项多么浩大的 工程,尽管霍克思和杨宪益的译本有其不足之处,但能够细 致谨慎地完成全译本,已经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佳作,也因此, 自杨宪益译本现世以来,至今无人再能着手如此艰难的翻 译。然而笔者认为,这项难于上青天的翻译任务虽然极附挑 战,但还是需要有人前仆后继的去完成,这是一项事业,不 能只靠某个译者去完成,笔者在此也呼吁对中国典籍翻译具 有热情的译者和红学的专家、学者、爱好者都能团结起来, 为红楼梦的

14、翻译出谋划策,共同造就新时代的译本,让 红楼梦不只是中国的经典,更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明珠。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参考文献:1 北鸥雀红楼译评一一红楼梦翻译研究论文集J. 红楼梦学刊,2004 (4).2 陈国华.红楼梦和石头记:版本和英译名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 (6).3 陈宏薇,江帆.难忘的历程一一红楼梦英译事业 的描写性研究J.中国翻译,2003 (5).4 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 语,1998 (2).5 洪涛.红楼梦英译本中的改译和等效问题J红 楼梦学刊,1998 (2).6 洪涛论石头记霍译的底本和翻译评论中的褒 贬一一以浅析霍克思译石头记中的版本问题为中心J. 明清小说研究,2006 (1).7 洪涛外文出版社红楼梦英译“节选本”纠谬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4).8 筒明不列颠百科全书(Z) 北京,上海:中国大百 科全书出版社,1985.9 李绍年红楼梦翻译学概说J语言与翻译,1995 (2).10 周汝昌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M.漓江出 版社,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