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基训课教学中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上传人:lil****ar 文档编号:281920700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芭蕾基训课教学中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芭蕾基训课教学中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芭蕾基训课教学中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芭蕾基训课教学中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芭蕾基训课教学中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芭蕾基训课教学中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芭蕾基训课教学中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芭蕾基训课教学中的问题意识以及反馈王淼“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师者除了“传道、授业”予学生, 还要解学生之“惑”。解惑,即解释疑难问题。学者建立芭蕾规范的认知,以脑中的芭蕾规范良好地支配肢体需要漫长的训练过程,把芭蕾正确的训练规则植入身体,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间“孰能无惑”?出现问题并改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芭蕾基训的“解惑”应该遵循先发现,接着提出,再解决,最后反馈交流,并且不断循环以上各步骤的次序。“发现”、“提出”、“解决”这三个动作在初始阶段均由老师发出,动作的接受者为学生。但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化,在教师与学生长久的合作配合下,对学生的要求不单只是言听计从,更需要培养学生

2、主动思考,能够自主地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这才是基训课教学的高级目标。一 发现问题作为教师,不仅要对芭蕾训练规范要领的认识和分析要极其清晰和深刻,此外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眼要快要尖,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现尽可能多的问题。在课堂中,扫视整体迅速发现普遍问题,比较观察寻找个别问题。当然,发现问题的能力是随着教学经验的增长而增强的。1、 问题的分类(1)有显性问题和隐性问题。肢体语言是视觉艺术,直观性是其特点。学生的不良习惯问题,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是显而易见,所谓隐性问题,即被掩饰或隐藏,不易发现或者不好描述的问题。例如:脊椎的不直立、膝关节伸不直、脚背没绷都是显性的;而脊椎是不是够直立、膝关节伸没伸到

3、头、脚背绷没绷到头相对来说是隐性的。一个条件好的学生可能很轻松就能达到外形上的规范,但实际可能并没有做到自己的极致,这样 “摆”动作训练不到该训练的肌肉能力,这种训练对学生来说没有多少益处。作为教师,要做个敏锐的观察者,善于发现隐性问题。(2)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分清问题的主次也是发现问题阶段的重要任务。哪一个或哪些问题是较严重的、迫切待解决的,也就是主要问题。与芭蕾所强调的开、绷、直相违背的都是不规范,但一系列问题出现时应该先解决哪一个。问题中,重心问题居首,双脚的三点支撑,脊椎的垂直是一切的基础。各训练阶段也各有不同侧重,举个例子,在训练初期为了训练学生对“绷”、“直”、正确的运动路线等意

4、识,对“开”的要求可以适当为其让步,初学者的外开能力有限,外开要求腿部整体转开,膝盖对着脚尖的方向,脚位可以不必完全站到标准的一位;当训练进入中、高级阶段时,“开、绷、直”等基础规范就不做任何要求让步了,而动作的幅度强度可以为之适当让步,也就是说必须先做到规范,再完成难度。次要不是不重要,次要问题是紧随主要问题之后待解决的问题。芭蕾基训课把杆上每个组合动作的要求和训练目的不同,在纠正形态体态等主要问题之后,就要强调动作的性质、路线。例如:fondu 这个动作,在确保开、绷、直的基础规范和双腿同时屈同时伸的特殊运动路线之后,再进一步强调动作时的内在韧性、延绵感和穿透力。(3)根源问题和派生问题追

5、溯到问题的源头看,发现一个问题往往会发展滋生出其他问题。根源问题不一定是显性问题,即所谓表象不一定是真相,需要拨开云雾寻找根源。举个例子:倒脚、小腿变形是学生常见问题,这个现象的原因不在脚、不在小腿,而在髋关节。芭蕾的外开要从髋关节打开,整条腿外旋,如果没有充分地转开大腿根部,而脚下强行站成标准的一位、五位,持续在脚位外开这个硬性要求下训练,久而久之就会把外开的重担压到膝关节和踝关节上,导致膝关节和踝关节旋拧变形。膝关节和踝关节受压迫而出现的倒脚是派生出的,追其根源髋关节没有尽可能地转开。(4)习惯性问题习惯性问题是因身体条件能力不足或前期训练不规范不到位,而养成的常犯问题,这类问题往往时时相

6、伴事事相随。学生下意识的习惯很固执难改,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并掌握每个学生的习惯,时刻提防问题出现。习惯性问题涉及重心、体态、表情、发力用力方式等等方面。2、问题之间的关系(1)连带关系:如上文,根源问题与滋生问题之间具有连带关系。举个关于站直体态的例子,扣胯与塌腰是一对连带关系,犯其中一个会导致另一个的产生,还可能会连带出更多的问题:腆胃、伸脖子等等。(2)对立关系: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是对立的,同时矛盾也可以是统一的。例如,训练时肌肉需要松紧适度,身体过于用力而僵硬和过于放松而懈怠是一对矛盾,肌肉需要松紧有度,完成任何动作都需要寻找介于松与紧二者之间的最佳值。速度力量训练和外形线条塑造就是一对有

7、制约关系的矛盾,芭蕾训练就是与这对相互制约的矛盾相抗,尽可能地使形体修长力量增强,化对立为统一。 掌握问题的类型及问题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之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够对症下药。二 提出问题“发现”还仅是脑中的活动,紧接“发现”之后的“提出”是传播,是教师使所“发现”的问题以适当的方式呈现,使学生被告知的过程。1、 描述用精准确切的语言形容和描述问题的外在表现。必要时可以附加谈及该问题所产生的或即将产生的不良影响及其严重性。运用描述的方式提出问题的优点是准确、高效,语言比较直接,在单位时间内所输出的信息量最大,因此,普遍问题最适宜高度概括的描述。提出问题的时机:在学生开始动作之前作提示以避免;动作之

8、中提出以修正;动作之后重提以补缺漏。教师应当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清晰、及时,必要时反复。2、 模仿教师以自身模仿学生的问题表象,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问题。用模仿的方式提出问题的优点是形象、直观,如果语言描述不起作用,学生不能充分自我认知或屡犯的情况下,模仿能有一定视觉冲击力,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深刻。因为舞蹈教师有敏锐的洞察力,肢体协调性好,能将动作经过夸张处理,使问题放大,教师的模仿不仅使学生深刻认识问题,还起到调节和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3、 启发启发的优点是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不必亲自描述或模仿问题,而可以把提出问题的机会给学生,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学生进

9、行自我检查而提出自身问题的效果不明显时,可以让学生相互检查并且提出问题。可运用,问题相同的学生相互检查;问题对立的学生相互检查等方式。启发引导使学生充分认识、接受问题,尤其是隐性问题和根源问题,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培养自寻出路、互谋良药的能力。提出问题的方式以何为最佳,没有标准,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 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一般是指形成一个新的答案,超越过去所学规则的简单应用而产生一个解决方案。需要应用已习得的概念、命题和规则,进行一定的组合,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规则组合新规则高级规则)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29页 解决问题环节常被忽视或省略,解决不同于发现和提出(比如,“膝

10、盖不直”和“伸直膝盖”这两句话,前者是提出问题,后者是提出解决方法),“发现”和“提出”都是为了“解决”。 “解决问题”是目的,但这个目的不一定一次就能达到。“解决”之路需要一步一步,“解决”需要与“提出”和“反馈”相结合,甚至不断反复。1、解决遵循的顺序先普遍后特殊、先重后轻、先主后次。普遍问题是大多数学生共犯的问题需要最先提出,可找一个问题颇具代表性的学生作为例子,先解决例子的问题。多个问题同时出现时绝不能避重就轻、避主就次。2、 纠正动作的步骤一个学生一个动作中多个问题出现的现象不少见,解决步骤如同解剖:(1)先降低动作的难度,使复合动作简化,如半脚尖落全脚、速度放慢、幅度缩小等等;(2

11、)让学生自身发现并且作出修正;(3)然后把动作分解成几段或几部位,分别提出问题段或问题部位的纠正方案;(4)当以上皆效果不明显时,教师需要进行实际操作,即手把手地辅助之。继提出问题后,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立即给出,解决的方式方法仍然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得当恰当,然后立即进入反馈环节。四 反馈1、“反馈”的原意反馈feedback:被作用部位反作用于它的上级部位,叫反馈。泛指发出的事物返回发出的起始点并产生影响。现代科学新兴的三门科学“老三论”,即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解释了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控制指按照预期目标,对事物施加影响。反馈指被控量与目标值之差反作用于输入,帮助对输入进行修正。

12、传播学中的反馈,指传播过程中受传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的反应,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是受传者的能力性表现。2、教学中的“反馈” 教学同样涉及控制和传播,如果教学是一种控制,是附有生命意义的灵活的传播。教师是控制一方,学生是被控一方,教师按照预期设定向学生输入(传播)知识以影响学生,学生接受后又反过来作用于教师,使其修正输入知识的方式。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作出的反馈就是评定。在舞蹈教学课堂上,教师的评定是非常必要的。控制论中强调的反馈,即教师要重视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修改二轮“提出”方案。传播学的反馈对教学的启示学生应当积极地进行反馈,使教师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状态。利用学习结果的

13、反馈应把握的原则:及时、具体、经常。及时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成效,如果拖延反馈时间,学习的信息价值和激励价值都会降低;越清晰具体的反馈信息越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有更清晰、深刻的了解,增强对知识的辨别能力;评定的次数与改善行为之间有密切联系。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38页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要场所,由于舞蹈的直观性特点,教师接收课上的反馈极为重要。在发现、提出、解决问题时要做到准确、及时,对于反馈的接收和对反馈的回应(反馈)也要准确并且及时。面对正反馈要及时给予肯定,面对负反馈时过分批判不可取,尽量要耐心地继续指引不断启发。调动被动学生多反馈;适当赞扬冲动型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反思

14、型的学生的正反馈等。要在有限的课上时间内进行高效的教学,教师还需要利用课下时间,主动采集反馈信息,帮助解决个别学生的非普遍性问题。3、 教学中反馈的作用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通过结果的反馈,学生既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也可以了解自己的特点,树立克服缺点的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37页反馈帮助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经过一轮对问题的认识和改正,正确规范就扎根于学生脑中,往后能够避免重复犯,遇到类似问题能够自己解决。反馈是对解决问题之效果的检验,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水平乃至性格,从而制定个性化、针

15、对性的培养方案。教师通过反馈能够了解学生的进度、教学的成效,归纳怎样的教学最具效果,以调整教学方法,推进教学。 教是传播,学是接受,教与学是在交流中完成的,芭蕾基训课教学更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教师传播信息,这类信息包括语言、文字、动作示范等,并且解答疑难、困惑;学生通过输入并获得教师所传达的信息、经验、方法,受到影响,作出反馈。教师在获得反馈后,再作判断,开始一轮复一轮的“发现”、“ 提出”、“ 解决”和“反馈”。教学离不开合作,良好的教学需要教学系统内各个部分良性运作。把“接受的”学习变为“发现的”学习;把“机械的”学习变为“有意义的”学习 奥苏贝尔提出,学习进行的方式:接受的和发现的;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机械的和有意义的。【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10级艺术硕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