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基础德育-1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81915331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基础德育-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基础德育-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基础德育-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基础德育-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基础德育-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基础德育-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基础德育-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基础德育黑龙江省龙江县景星镇小学马志英新课程观要求德育应树立“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就是要始 终把人放在第一位,要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和根本归宿。教育的根本 使命就是培养人,人获得自主和谐全面的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的。英国教育家威 尔逊指岀:如果你追求主人一一奴隶制度,你只需要一些规则和鞭子;如果你追 求自由,你就需在各种复杂的机制和交往的环境一一信息、选举、争论、程序规 则等的有效性。同样,在自由的社会中,道德教育也需要更多的注意。这就要求 学校在德育的过程中,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基础道德教育即底线道德教育, 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事习惯

2、、学习习惯等,让学生学会做事, 学会求知,学会交往,学会做人,最终实现质的飞跃一一学生获得自主和谐全面 的发展。一、基础德育的定位叶圣陶老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主张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就是做人; 陶行知先生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O这些话应该是 基础德育的行动指针。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还给学生以人之为本的精神世界,应 该以人性、人格、人品作为最基本的底线,应该以培养起善良、正直、诚信、同 情、宽容、谦逊、合作等关键的品质作为起码的目标,并由此生成学生的道德自 律和道德自觉。我认为这就是基础德育。二、学校基础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当前,j些青少年中缺乏社会公德,不讲文明,没

3、有礼貌,个人素质较低 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仅一些最起码的公共场所的规章、日常行为规范对他们毫无 约束力。理想淡漠,心灵脆弱,出走和轻生,重利轻义,待人冷漠,缺乏真情和 爱心,对集体的事漠不关心,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缺乏社 会责任感,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等等。面对这种种问题,我们不能不承认:民 族文化最基本的价值规范和道德底线正在失落,在一些中小学生内心深处不只是 没有了社会文化理想和崇高价值,不只是失去了良知良能,而且没有了“人之为 人”的起码品质,道徳良心到了全面崩溃的边缘。毋庸讳言,学生的行为与学校 徳冇工作者的期望产生严重偏差,说明我们目前的徳冇工作存在着误区一一忽视 学

4、生的基础道徳教育。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仅提出几点我个人的思考:1、目标无层次长期以來,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学校德育,从启蒙教育开始,就要求每一个 学生树雄心、立大志,要求每一个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要求每一个学生树立 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集体主义观念,要求每一个学生在思想行为 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忽视了一些基础道德的教育,特别是在人之初,我们 的德育要求太高以至于忽视儿童的心理成熟度,超出了他们的理解和接受范畴。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一个故事:一位老师让学生谈谈各自的理想,同学们都积极表 述自己的志向:有的说要当警察,有的说要当医生,有的说要当解放军,也有的 说要当老师突然,一个

5、小男生举手站起來豪迈地说;“我将來想当个农民” 顿时,全班哄堂大笑,老师也在讲台上哈哈大笑。老师严肃地说;“你就这么点 志向?像你爸爸一样,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卷着裤管修地球? ”过了好 久,才听到那位小男生说;“老师,我刚才说错了,我将来也想当科学家。”想 起这件事,我并不觉得小男孩好笑,而是有点心酸,为我们的教育者心酸。因为 作为教育者对学生道德认知缺乏深入的了解,他是不可能确立教育和管理FI标的 层次结构的,这种不考虑学生的年龄认知的理想化德育只会伤害孩子美好情感, 破坏孩子基础德育的构建。正是我们的德育冃标无层次化,才有了这种德育冃标 倒挂的现彖,即“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等到了

6、中学发现学生集体主义感 不强又忙对中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而等到大学时又发现这些大学生们连最基 础的礼仪都不懂又急着对大学生们进行最基础的文明行为规范教育。”造成了德 育口标倒挂,使教育和管理失去了依据和方向。试想一下这种状态下的学校德育, 其效果可想而知。2、德育内容可以无差异,但标准应不同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甚至大学,主要就是那么几个“主义”,那么几个 “规范”。在学校德育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什么,怎样学,甚至为什么学 都由老师决定,学生只是等待加工的“原料”。学校徳冇的主体应是学生。表面 上看来是面向全体学生或由学生参与的学校徳育,在不少学校却越来越远离学 生,越来越远离学生的FI

7、常生活。许多中小学举办的徳冇评比和竞赛,主题虽然 涉及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但由于缺少联系现实生活,内容比较片 面,甚至千篇一律,往往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在我校近期开展的“育人杯”主题 班队会预选活动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发生:一节四年级的“祖国、您好!”的队 会,给我的感触颇深,整节队会课件制作的精美、环节编排得也很用心,学生准 备得也非常充分,在谈对祖国巨变的感受时,孩子们从申奥成功到香港回归、从 航天到三峡水电站、如数家珍、侃侃而谈、尾尾道来,气氛满热烈的,可这些离 四年级孩子即高又远的祖国大事迹,真的能让他们感到荣耀吗?我认为这种“高、 大、空”的德育与学生生活的隔离,会造成了教育

8、资源的“最大浪费”。为什么 不从孩子身边真正发生的,看得着的、摸得到的小而实一些小事件入手呢?比如 他们每天必发的营养奶、爸爸、妈妈生病时得到农村医疗保障等这些孩子们看得 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小事来谈呢?我们所进行道德教育他不是简单的说教的 过程、而是让其“心”动的过程,只有触动人内心的活动才是有效的德育途径。 这也告诉我们德育内容可以无差异,但德育标准应以人为本,联系学生的实际, 我们所设计的德育活动应该是学生们伸伸手就能摸得到,够得着的,只有这样才 能让学生的道德教育“知”与“行”高度的统一起來。3、方法无创新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工作往往是宣讲道理多,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少。 学校德育注

9、重灌输,理论教育与行为训练脱节。单纯地把道德当作知识来讲,当 作知识来学,甚至用“应试”的那套办法,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原理。这样空洞 的说教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反思我们的 学校德育工作,又确实是如此这般进行道德教育的。说教的道德准则多,实实在 在的、一点一滴的品德培养少,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 脱节的现彖,当人们把道德准则作为一种知识对待时,它就不能深入人心,不能 成为行为的实际准则。说的是一套,行的是另一套。结果是学生知行脱节,一个 品徳差的学生很可能在思品课上拿高分;一个众人眼中的好孩子,教师心目中品 学兼优者,也可能岀现在学校里很听话

10、,在家里却很霸道,在社会上很冷漠的双 重性格,甚至出乎意料成为违法犯罪分子。三、学校基础德育工作的优化雨果说: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是为人的常规。 尽管学校德育不能抛弃它应有的崇高和神圣,也不可缺少应有的理想主义,但是, 面对德育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倡导基础德育,开展基础道德教育,积极强化做 人的道理,把学生首先培养成道德的合格者,因为,也许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学生 培养成圣人,但我们应该把他们培养成正直的人。在这一点上,作为学校,必须 把德育放在首位,以优化基础德育工作为重点,做到神圣德育与基础德育相结合, 丰富德育内涵。1、在学生生活中优化基础德育陶行知先生在生活即教育一

11、文中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因此,我们 无论设置德育冃标、德育内容或是开展德育活动,都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年 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尤其要避免FI标无层次、标准一刀切,对所有人都是“高、 大、全”式的理想化要求,让神圣德育从“天上”回到“地下”。比如,当我们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要求他们从爱父母及身边的人做起,从不伤害 他人做起,这是“爱的基础”。然后再逐步升华到爱国。当我们教育学生为国家 做贡献时,可以从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做起,从帮助家长进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开始,守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教育底线。当然,倡

12、导“基础德育”,并 不意味着拒绝崇高,而是强调分清教育层次,防止德育被架空和伪化。2、利用现代化网络优化基础德育现代化网络为学校德育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我校德育处培养了一批精 干的文字、摄影小记者,按各阶段任务部署他们在德育处安排下,就某教育主题 (“勤学,,“守纪,,“清卫,,“文明,,“两操,,等情况)抓拍镜头并标注班级, 德育处汇总民,筛选后,制成主题教育文件包放发放到各班主任邮箱中,要求各 班主任在每周五集体班会前下载到各班班班通上,然后在班会随主题点播,翻看 照片,照片展示主要以下面引导表扬优秀事例为主。此举效力很大,照片上的榜 样给全校学生微格化地提出了 “好”的标准与耍求;直

13、观形象在向师生提出了明 确的教育方向与口标,同时这样的榜样就在他们身边、就在他们中间,是他们熟 识的伙伴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更真实,无形中激发了各班主任学生和班主任的积极 性,大家都爱面子,都有集体荣誉感,都不愿落于人后,都希望镜头里出现自己 的身影。如此班主任重视了教育,学生重视了ii律,暗自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友好 竞争。对出格不守纪的行为照片也偶有曝光批评的,这更加强了德育教育的力度。 各班级是否按规定时间准时放学,放学时班主任是否整好队伍护送到校门外,为 了避免校门口拥堵,学校实行错时放学,低、中、高段年级按规定时段放学,由 每天在校门口值口老师和值周生记录,课间活动,学生们的行为是否违规、或

14、有 不文明行为,这些由学校的“文明小天使”负责记录、拍摄镜头。对学生的课间 行为起到监督、维序作用,为校园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3、激励机制推动优化基础德育我校德育处推岀的激励机制,“三卡”的推行使用是最有效的举措Z (卡 片上有学生所在班级、姓名、事发地点原因)。“三卡”为:表扬卡一一红色“报 喜鸟”,提醒卡一一黄色“小鸭醒语”,批评卡一一绿色的“老牛罚单”。德育 处在全校楼道、楼门、餐厅、厕所、操场等活动区分别设有红领巾值周岗,每个 岗位2名值周生监管,每天对“三卡”的发放做到及时准确一式两份下发到所在 班级和德育处。对“三卡”的发放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对讲文明、主动拾垃圾, 做好人好

15、事的学生会下发“表扬卡”,对没有佩戴标志、名签,不穿校服的学生 下发“提醒卡”,对违反校规、校纪、不文明举止的下发“批评卡”,来督促引 导学生行为规范,同时也作为每周星级班级的评比的依据,与期末班级考核评选 “五星中队”挂钩,一张表扬卡加1分,一张批评卡扣1分,班级师生都在为争 取表扬卡而努力,学生积极向上的行为得到了推广、弘扬。这种润物无声的激励 机制营造了各班级积极向上的势头。4、经典活动创新基础德育舞台我校最为深入人心的徳育活动是“走进经典”系列活动。轰轰烈烈的“走 进经典一一拜访文学大师”、“走进经典一一漫步书画殿堂”、“走进经典一一 邀游音乐海洋”、“走进经典一一探索科学奥秘”等系列

16、活动每年都会隆重举行, 活动涉及每个班、每位教师、每名学生。而每周五由中、高年级轮流主办的红领 巾广播节口都会按各经典主题活动做好宣传、推行工作,而班级则会把节FI做成 图文并茂的幻灯片推岀,把自己班最好的东西拿出来与全校师生共享,让学校充 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近几年随着农民入城打工的人数增多,我校留守儿童的人数也口趋增多, 随Z而来就是这部分弱势群体儿童的心理问题急需解决,针对这一现彖,我校在 门口设立“知心姐姐信箱”,收集校内学生投寄的各类信件。德育处征选优秀班 主任组成“知心姐姐”工作小组,分工负责学生信件的阅读、处理工作。每周五 红领巾广播安排“知心姐姐对话”时间,由“知心姐姐”对学生反映较普遍的问 题进行解答、疏导。对信件署名并产生特殊情况的孩子则建立档案,进行个别谈 话、帮助、引导,以解除烦恼。同时为这些留守儿童举办集体“生口派对”來温 暖和满足这些孩子内心对亲情的需求。这一活动,增进了教师对学生真实生活、 真实思想、真实心理的了解,拉近了师生距离,建立了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