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读马克_布洛克《历史学家的技艺》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81914847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历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读马克_布洛克《历史学家的技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历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读马克_布洛克《历史学家的技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历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读马克_布洛克《历史学家的技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历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读马克_布洛克《历史学家的技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历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读马克_布洛克《历史学家的技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历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读马克_布洛克《历史学家的技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历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读马克_布洛克《历史学家的技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历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读马克布洛克历史学家的技艺摘 要本文就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克,所著历史学家的技艺一书中涉及的史料问 题展开讨论。从史料的来源入手,兼谈史料的考证与史料的运用,将布洛克提出的一系列观 点进行分门别类的处理。对今后的历史研究和学习中,如何掌握与利用史料进行初步探讨。关键词马克布洛克;历史学家的技艺;历史研究;史料马克布洛克(M肛c Bloch, 1886-1944),法国年鉴学派的创始人2。作 为20世纪极为重要的一位史学大师,在国难当头Z际,他选择了卫国抗争,在 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创作了这本小书。这本小书总结了这位一代宗师一生的史学思 想,为年轻一代开拓历史学的深度和广度提

2、供了十足重要的借鉴意义。可惜的是, 书未及杀青,布洛克本人不幸遇害。同为年鉴学派创始人的吕西安费弗尔,称这本著作为“我们这一代史学家 的宣言书”,它“体现一种与前辈迥然不同的史学思想”。年鉴学派的诸多重要 史学思想,包括总体史、心态史学、计量史学、长时段理论等,均可在本书中找 到源头。同时作者也提出了比较法、“倒溯法”等历史研究方法,和类似“孤证 不立”的历史研究原则。诚如作者所言:“我所呈现给读者的,只不过是一位段 欢推敲自己口常工作的手艺人的工作手册,是一位技工的笔记本,他长年摆弄直 尺和水准仪,但绝不至于把自己想象成数学家”。对于新一代的历史学者,布洛克苦口婆心地教导,“单纯的爱好往往先

3、于对 知识的渴求”,无论物理学、考古学、民俗学无一不是源于好奇和好玩。普通的 历史读者,只是缺乏系统的训练,“缺乏从事真正的研究所必需的更为纯正、更 为强烈的兴趣”。对于真正的史学家而言,即便展开系统严谨的研究,历史的魅 力也不会因此逊色。“不要让历史学失去诗意”,作者如是强调,他的这本工具书 也确实做到了。本书的法文本取名为为历史学辩护或历史学家的技艺,英文本和中文本 通常简译为历史学家的技艺或为历史学辩护。“英文本和中文本的书名看 起来简洁,但该书的独特气质却丢失了”。布洛克为历史学所做的辩护,显然法马克布洛克历史学家的技艺M张和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历史学家的技艺.

4、吕西安费弗尔,关于手稿的一点说明.韩健平.为历史学辩护一一读马克布洛赫的历史学家的技艺 是一场非常人所能比拟的雄辩,在这里仅是想回放书中作者有关史料问题的一系 列论述,以“技艺”为名,在此也是更为恰当的。一、史料的来源总的来讲,布洛克将史料分为“有意”的和“无意”的两类。现实中历史学者能够接触到的主要是“有意”的史料,即经过人为因素加工 处理过的证据,有刻意隐瞒或彰显某些历史因素的冃的。用克罗齐的话来说“一 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现有的历史研究、所谓的历史“真相”,无一不是经过历史 学家的头脑加工处理过的。对于中国传统的二十五史来说更是如此,更甚者如清 代四库全书的编修和大兴“文字狱”对中国古籍

5、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经过 统治者和御用史家“筛选”流传下来的,更多的是有关当时代的正面记录。19 世纪兰克倡导“如实直书”,这些撰史者所留下的文字,也不过是其本人结合一 部分历史资料,所做的个人思考的总结。布洛克提到他的一个同事不相信任何新 闻的报道,还有战地上沟壑里的前线士兵不相信任何纸质的新闻,这也是现实逼 迫下的几个极端了。纸质的媒介有着严厉的审核,经允许向社会发布的多是些不 冷不热的消息,时过境迁这些新闻成为史料后,其可信度也是值得商榷的。对于 学术研究中的乱彖,马克思韦伯强调要运有一种“价值中立”的方法,可是 真正的“中立”,谁又做得到呢?所谓“无意”的史料,同样是前人遗留的痕迹,少

6、了些刻意的粉饰,相对来 说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前人往来的信件、日志、机密档案、铭文等,无意间留下 的记录,有助于今人了解与当时代更为接近的社会面貌。“无意”史料的存在, 使得学者在找证据的过程中,首先注意的也不再是文献记载了。除了为学者所普遍使用的文献资料,布洛克提出了一些史料的获取渠道。(一)考占发掘对于今天的学者来说,考古发掘俨然已经成为历史研究必不可少的依据,对 于文献资料缺乏的古史学者来说更是如此。而在当时的时代下,著名的史学方法 论者都对考古学的技术不屑一顾,这些人断言史学家的考察方法永远是被动的。 布洛克也承认,“我们已知的绝大部分东西都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了解的无 论在何时,人类所有

7、的认识总是大部分得于他人”。学者们必须承认,自己的 精力是有限的,无法一手获得绝大部分研究资料,或限于语言,或限于专业领域, 其中多数都是由他人代为解释的。事实上,考占发掘所得的实物资料,往往从一 个侧面反映出其所属时代的重要信息。就近来南吕的海昏侯墓发掘来说,各类竹 简、器物的岀土,对于今人了解和研究西汉某一时期的经济文化状况是有巨大意 义的。考古发掘所得,除了实物以外,语言符合、文献上的法律条款、经文或石徳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 历史学家的技艺.P58.碑上的宗教礼仪,都是实际存在的事物。对此,布洛克认为,学者完全可以运用 自己的智力对其进行了解和阐释。考古发掘实际上是对过往人类的活动轨迹

8、的认 识,这样一种“历史观察”的方法,正是在“通过观察一种现彖所产生的其他现 象来认识主要的现彖”。由此看来,史学家并不总是被动的,考古发掘对历史 研究的意义也是为当今之世广泛证明了的。(二)转变角度转变角度是建立在现有的史料基础之上的一种研究方法,即从另一个角度来 看待一份史料所提供的信息。学者往往在研究史料之前,就先入为主地怀有某种 态度,要研究经济史,就非物价资料不看。以作者所举的例子来说,中世纪的作 家撰写的许多没有多少实质性东西的使徒行传,事实上可以反映其作者所处时代 的各种特征。再以清末李宝嘉所编官场现形记为例,从表而上看,这只是一 部反映清末官场恶习的小说,换一个角度来说,这部小

9、说充分地展现了义和团运 动前后至清末新政时期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官僚体系的情况,其中涉及的社会生 活内容,包括银价、物价、科举、赌博、嫖娼等,对于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来说, 有一定参考价值。新史料的发掘与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则更为直接的将历史学者 的目光关注到民间族谱、契约文书、碑刻牌匾等一度被忽视的历史资料上。转变角度的另一个重要方而是从其他学科领域探寻史料。陈寅恪以诗证史为 人津津乐道,其元口诗笺证稿与柳如是别传垠称一代经典。诸如从地层 变化判断时代遗存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鉴于学者个人所能掌握的技能极为有限, 与其他学科进行的跨学科合作,于布洛克己有发声,“由各种专家共同研究某个 课题从长远的观

10、点看,这最终会成为未来历史学的主流”。(三)历史档案历史档案实际上是一种官方或偏官方性质的文件,比起“有意”的史料,更 接近于“无意”的史料。官方的内部文件和绝密的军事报告,因其流通的范围有 限,且较易于控制,也主要是一些具体的指令或汇报的传递,因而具有比较高的 可信度。战场上,前线战事的汇报与中心指挥的传达均依于此道。获取这类历史 档案极度困难,除非官方主动解密,如近来蒋介石日记和张学良日记的公开,否 则只能期待“灾难”的作用。布洛克提到法国大革命的重要作用,大革命前法国 领主制高度发达,保有大量文书与宗教材料,经由大革命的冲击,这些反映法国 农村的重要资料被国家充公,其中多数得以查询,这对

11、历史研究来说无疑是巨大 的帮助。社会的持续和平时期,官方的绝密资料是多数学者无缘触及的,历史学 家“根本无法探知人们不愿吐露的秘密”,尤其是执政者握有的与其相关的各项 资料,鉴于此,“一场大动乱反倒有助于历史的研究”。保密学可以说是历史学 历史学家的技艺.P62. 历史学家的技艺.P75. 的一道障碍。当然,“灾难”的毁灭性并不亚于其贡献,王朝的更替、社会的动 荡,大量资料也可能因而损毁。对于“灾难”的两而性,或许学者们还是更应该 期待着官方对某些材料的解密了。二、史料的考证众所周知,史料不可尽信。现实中充斥着伪造的史料,无论是今人伪造,还 是前人作假。以中国族谱资料为例,为了迎合民间宗族组织

12、及祭祀活动的需要, 族谱的兴修蔚然成风,“张三公”、“李四郎”、“王五祖”等类似的名字在族谱中 屡见不鲜,民间往往把同姓乃至异姓历史名人奉为先祖,捏造祖先成为一种普遍 的现象。辨别史料的真假,用刘知几的观念来说,史家应有一定的“史识”。中 国的考据学以章学诚为代表的乾嘉学派一度兴盛,对于西方史料的考证,布洛克 相应的总结了一系列原则。其一,合理的怀疑,这是获取新知的必由之路。其二,明确的目的,为考据 而考据是在浪费精力。其三,时代的特征,不同的时代有其独特性。布洛克讨论了对于伪造史料的考证的相关问题,以及史料考证中的一些特殊 现象。(-)史料的作伪“在所有歪曲证据的毒素中,最致命的莫过于有意作

13、伪”。具体的辨伪措施暂且不论,辨伪过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作伪的动机为何。布 洛克列举了腓特烈巴巴罗萨的追随者、弗朗索瓦勒诺尔芝、冯雷卢卡斯等 人的作伪事迹。这些人的动机,有的是为了信仰,有的是为了实现伟大的梦想, 有的是为了证明个人才干,有的是为了个人或团体的利益。通常来说,“一次作 伪必诱发另一次”,这就像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一个谎话需要用另一个来圆。动 机的揭示,有助于了解作伪背后的难言之隐,进而理解当时代的历史人物与事件。那么作伪是如何进行的呢?其一,是假冒作者和年代。如布洛克所言,8世 纪至12世纪的中世纪,以及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浪漫主义盛行的那几代,“弄 虚作假”的现彖泛滥成灾,大量

14、的特许状、教皇法令、诗歌被伪造出来,其中最 著名的要屈“君士坦丁的赠予”之伪造。其二,是抄袭与模仿之风盛行。布洛克 以拿破仑手下的军官马尔博为例说明了这一点,马尔博在其回忆录中虚构了一次 多瑙河渡河战役,这一明显作伪的内容,竟与同时代的赛尼尔、佩尔等人的经历 如出一辙。在中国也不乏其例,成书于乾隆九年的说岳全传就存在大量对水 浒传、三国演义等故事情节的模拟与套用,前者书中构建的人物形象,也与 后两则书中不少人物形象雷同。其三,是对真实史料的篡改。在布洛克看来, 这是“一种虚虚实实的狡猾勾当”。在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便是一些新闻记者历史学家的技艺.P87.李琳,故事视角下的古代英雄传奇 对于人物

15、或事件报道时,往往脱离事实肆意添砖加瓦、删改替换。1984中有 不少令人触目惊心的桥段,这是一部比较成功的政治讽喻小说,乔治奥威尔塑 造的主人公温斯顿,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在真理部篡改新闻记录。布洛克还是对作伪报以理解,在他看来,作伪并不违背公共道德,至于剽窃 在当时本来就被公认为理所当然的。对作伪的看待,不能脱离了时代的背景。(-)常识的误区常识,往往被视为一种类似于“真理”的东西。学者在历史研究中也易于以 常识作为一种考证依据,常识这种生活经验的堆砌物也易于令读者接受和信服。 实质上,正如布洛克所言,“所谓的常识不过是一些荒唐的假设和仓促归纳岀的 经验之混合物”。也即是说,常识并不是真理。常识

16、是一种具有时代意义的东西,这一概念,类似于钱穆先生所说的“历史 意见”,是当时代的人对当时代的人或事物的普遍看法。历史学者对于过去的 事物的研究,站在本时代立场上对当时代进行的评价,不过是一种“时代意见”。 在哥白尼和伽利略提出和发展日心说以前,教会统治下的世界的基本常识,是地 球是宇宙的中心。布洛克也反复提到牛顿时代和爱因斯坦时代的区别,这两个时 代物理学的巨大差异,反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巨大的。现代的常识不同于 过往的常识,站在相应时代的立场看问题是必要的。不能轻信常识。避开常识的谋区,重要的是了解把握时代性。通过同时代的大量例证,学者 可以大致归纳出当时代的一些时代特征。正如那句阿拉伯谚语所言:“与其说人 酷似其父,不如说人酷似其时代”。不可能有人能说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