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的高中生物必修第2章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

上传人:1588****170 文档编号:281914423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最新的高中生物必修第2章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年最新的高中生物必修第2章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年最新的高中生物必修第2章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年最新的高中生物必修第2章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2年最新的高中生物必修第2章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最新的高中生物必修第2章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最新的高中生物必修第2章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必修第2章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高中生物必修第2章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 让学生获得有关激素的知识,而且能更好地指导其日常生活,有助于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抵制和批判滥用激素的行为。以下是xx小编为你整理的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简述促胰液素的发现史; 阐明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中的作用; 分析人体内血糖的来源与去向。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能力方面 能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2.能通过课堂活动与实例分析,画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 二、教学重

2、点和难点 1、促胰液素的发现的过程 2、激素调节的定义和特点 三、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本章主要介绍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两种: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二者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同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教材在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节的后面,紧接着安排 通过激素的调节 的内容,使学生对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个完整的认识。这一节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等四部分内容,对于血糖调节,学生在初中学习时就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另外通过必修1的学习,学生对糖类的种类、代谢等也有了较完整

3、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本节内容困难不是太大。同时, 激素 这一名词已经广为人知,因为在现代生活中,激素已被广泛使用在医药、美容护肤品、保健品等多个领域,一方面在造福人类,并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激素也被一些人滥用,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假设你身后有一辆汽车飞驰而来,说时迟、那时快,你一跃而起,跳离 一米远,汽车与你擦肩而过,你发现自己心跳加快,手心冒汗。 请同学们分析这个过程是怎样的调节过程? 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节内容 通过激素的调节 展示本节聚焦,然后进入第一个内容 激素调节的发现 学生讲述: 在20世纪之前,

4、 激素 还没有被提出,那激素调节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下面我们以胰液分泌的调节为例,来了解激素调节的发现历程。 一、胰液分泌的调节 故事背景:当食物从胃进入小肠时,胰腺就会分泌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后消化食物。为什么当食物从胃进入小肠时,胰腺会迅速分泌胰液呢? 展示胃 小肠 胰腺图 19世纪,学术界普遍认为胃酸刺激小肠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事实是否如此呢? 沃泰默的实验 实验假设 展示实验过程 1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发现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2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则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 3切除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时,仍能促

5、进胰液分泌。 教师提问: 1、分析实验过程,你认为假设成立吗? 比较与沃泰默的不同处 师生一起来看沃泰默得出的结论及分析: 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的缘故,所以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 他为什么会这样解释? 此处引导学生分析沃泰默不能从客观事实出发下结论的原因 。 过渡然而,受其启发,英国的两位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却另辟蹊径发现了真理。展示斯他林和贝利斯图像 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 展示实验假设: 他们大胆地跳出 神经反射 这个传统概念的框框,作出另一种假设。认为这种实验现象不是神经调节的结果,而是化学调节的结果: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液

6、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先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再由学生展示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 实验过程 教师提问:你认为会出现什么现象并对其进行分析。 展示实验结果:发现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这证明他们的假设是正确的。即: 胰液的分泌是化学物质调节的结果,他们把小肠黏膜分泌的这种化学物质称为促胰液素。 二、激素调节 列出资料一和二 资料一: 1905年,斯他林采纳了同事哈代的建议,创用了 hormone (激素)一词,用来指促胰液素这类由内分泌腺分泌的特殊物质。因此,促胰液素就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资料二: 促胰液素的发现使人类认识到,机体中还存在一种通过化学物质的传递来调节远处相应器官活动的方式。

7、即激素调节。 请结合促胰液素的相关知识及以上资料,给激素调节下个定义。 1、定义: 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的方式,这就是激素调节 2、常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激素异常出现的症状 3、特点: 分析以下资料,归纳总结激素调节有何特点: 资料1: 从3t 新鲜的动物甲状腺中才提取出0.23g的甲状腺激素; 30万头羊脑只能提取生长激素1g ; 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 10-5 14 10-5mg/mL。 微量 资料2: 正常人每100毫升血液中生长激素的含量还不到1微克。但如果该激素分泌稍微多一点,可使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成为巨人症的受害者;

8、1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 高效 资料3: 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通过血液运输 资料4: 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教师总结: 由资料得出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 于靶器官、靶细胞 课堂总结: 知识上 1、了解激素调节的发现过程; 2、能够描述激素调节的定义和特点, 3、了解常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及生理作用; 能力上 要求大家进一步提高归纳总结、分析资料、设计实验和的能力; 情感上 要求大家培养

9、敢于质疑权威,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处理课堂练习: 结课:以糖尿病的防御和治疗结课 糖尿病,被称为 富贵病 ,是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等并发症; 为什么会患糖尿病,该如何防预和治疗呢? 板书设计: 通过激素的调节 一、胰液分泌的调节 1、沃泰默的实验 实验假设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 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 实验假设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是化学物质的调节 二、激素调节 1、 概念: 2、 常见腺体及激素 3、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通过激素的调节知识点 1、体液调节中,激素调

10、节起主要作用。 2、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激素分泌部位 激素名称 主要作用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调节水平衡、血压 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 调节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 垂体 生长激素 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 多种促激素 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胸腺 胸腺激素 促进T淋巴细胞的发育,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 肾上腺 肾上腺激素 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体温调节等多项生命活动 胰岛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调节血糖动态平衡 卵巢 雌性激素等 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发育和排卵,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 睾丸 雄性激素

11、 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 3、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协同作用:如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 拮抗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4、激素调节的实例:血糖平衡的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课本P28) 1)、血糖的含义:血浆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时浓度:3.9-6.1mmol/L) 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3)、调节血糖的激素: (1)胰岛素:(降血糖) 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 作用机理: 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 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 (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 分泌部位:胰岛A细胞 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 4)、血糖平衡的调节:(负反馈) 血糖升高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血糖降低 血糖降低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血糖升高 5)、血糖不平衡:过低 低血糖病;过高 糖尿病 6)、糖尿病 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三多一少) 防治:调节控制饮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药物、注射胰岛素 检测:斐林试剂、尿糖试纸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