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的高三地理单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1821****697 文档编号:281914190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最新的高三地理单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22年最新的高三地理单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22年最新的高三地理单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22年最新的高三地理单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22年最新的高三地理单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最新的高三地理单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最新的高三地理单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地理单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三地理单元复习测试题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2022 福州质检)下图是2022年和2022年云贵高原某流域(起始海拔1210m)乡村聚落在各海拔和坡度的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20222022年新增聚落主要分布于(B) A.较低海拔的山地陡坡B.较低海拔的河谷阶地 C.较高海拔的山地缓坡D.较高海拔的冲积平原 2.该流域乡村聚落的变化会使该流域(D) A.农业规模下降B.暴雨灾害增加 C.生态环境改善D.环境负荷加重 第1题,乡村聚落的布局要有利于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故海

2、拔略低、坡度适宜且靠近水源的河谷阶地是最理想的区位。第2题,对比两个年份的数据可知,乡村聚落密度、新增聚落的坡度和海拔都在增大,说明随着该流域人口的增长和乡村聚落面积的扩大,农业规模亦相应地扩大;但受地形的限制,新增聚落和新开辟耕地的分布海拔和坡度均在增加,进一步突显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环境负荷加重。 北极冰融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气候变化现象之一。21世纪以来,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被称为 北极放大 现象。下图为北极海冰范围(106km2)与年平均CO2浓度(PPM)随时间变化关系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期间,北极年海冰面积(B) A.逐年减少 B.与年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大

3、体呈负相关 C.减少速度不断加快 D.与年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大体呈正相关 4. 北极放大 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海冰的减少导致北极地区(A) A.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B.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加 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 第3题,根据图示,北极年海冰面积波动减少,年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呈增加趋势,故二者呈负相关关系,选B。第4题, 北极放大 现象,是指北极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主要原因是海冰减少导致北极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弱,选A。 (2022 河南诊断)2022年12月28日,我国东西向最长、速度等级、途经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 沪

4、昆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沪昆高铁串起了沿线美丽的风景线,被誉为中国最有旅游价值的高铁旅游线。该高铁通过横跨云贵两省的北盘江大桥仅用8秒,而我国建设者在大山奋战了6年。下图为沪昆高铁示意图及北盘江大桥景观图。据此,完成56题。 5.沪昆高铁途经地区(C) A.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B.以平原、丘陵为主 C.地形崎岖,桥隧众多D.经济都很发达 6.沪昆高铁建成后有利于(A) A.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B.促进矿产资源的开发 C.促进上海房价下降D.提高西部的科技水平 第5题,由图可知,沪昆高铁主要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A错;沿途经过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丘陵地区、云贵高原地区,以平原、丘陵、高原为主

5、,结合材料及北盘江大桥景观图可知,沿线地区地形崎岖,桥隧众多,B错,C正确;云贵地区经济较落后,D错。第6题,沪昆高铁沿线旅游景点众多,高铁建成后,将大大缩短人们的通行时间,增加人们出行的机会,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沪昆高铁为客运专线,与促进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上海房价下降、提高西部的科技水平关系不大,选A。 (2022 长沙明德中学月考)下图为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简图。图中南北方向连接油田的线是阿拉斯加输油管道,这是世界上第一条深入北极圈的输油管道,有近一半的输油管道架空修建并采用泡沫塑料保温,有比较完善的抗地震措施,在平坦地带也采用 之 字形铺设。读图,回答78题。 7.阿拉斯加输油管道在平坦

6、地带采用 之 字形铺设的原因是(A) A.为管道可能发生的纵向移动和横向移动预留空间 B.增加管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轻管线附近单位面积地面的承受压力 C.增加管线长度,减缓输油速度,防止管道爆裂 D.为了避开沼泽和沟谷等地形复杂之处 8.下列有关阿拉斯加及其附近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D) A.从历史角度看,人口自然增长是其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B.阿拉斯加的主要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C.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影响阿拉斯加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D.阿拉斯加对外联系主要依靠海运和空运 第7题,读图可知,输油管道经过地区冬季气温极低,冬夏温差大,管道热胀冷缩会产生较大移动,故平坦地带采用 之 字形铺设主

7、要是为了管道可能发生的纵向移动和横向移动预留空间,A对;输油管道对地面压力不会太大,B错;油流速较快,运输量大,能增加输送效率,C错;在平坦地带采用 之 字形铺设,说明并没有经过沼泽和沟谷等,D错。第8题,阿拉斯加气候寒冷,人口少,但是石油丰富,石油的开发吸引人口迁入,故其人口增长的方式主要是人口迁移,A错;阿拉斯加的主要农业以渔业为主,B错;阿拉斯加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气候是影响阿拉斯加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C错;阿拉斯加是美国的海外州,离其他地区远,对外联系主要依靠海运和空运,D对。 (2022 牡丹江一中测试)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

8、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读我国两省区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表,完成910题。 河南16.7可满足一个月34.8 江西16.69可满足五个月510.67 9.关于两省农村能源利用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B) A.生物质能来源于太阳,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要因地制宜,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C.将耗能量大的企业外迁 D.大力发展核电 10.河南和江西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B) A.两省区面积差异较大 B.江西丘陵多,河南平原多 C.江西的水热条件更好 D.河南的劳动力少 第9题,生物质能来源于太阳辐射,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这不是农村能源的利用状况,A错;读表可知,薪柴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生活对能源的需要,大

9、面积种植薪炭林,不能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状况,因此要因地制宜,提高能源的利用率,B正确;生物质能短缺,不能单纯从限制高耗能工业发展来寻找出路,要从改善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来考虑,C错;核电发展需要考虑资金、技术条件,两省经济、技术条件较差,不利于核电工业的发展,D错。第10题,由表中数据可知,两省面积差异不大,A错。薪柴主要分布在山区,而江西山区比例远远大于河南,B对。两地主要气候类型都是季风气候,水热条件都能满足薪柴生长,C错。薪柴总量多少与劳动力多少无关,D错。 (2022 牡丹江一中模拟)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空气温度与土壤或地下水的温度差异,通过地埋管换热器实现热量从高温热源向低温热源转移的

10、技术。冬季可以利用该技术将土壤或地下水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开发利用出来。下图为地源热泵工作原理示意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对图示地源热泵技术的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D) 将夏季土壤或地下水吸收的太阳能储存起来,供冬季采暖夏季能把室内部分热量释放到土壤或地下水中,降低室内温度冬季把供暖设备藏在地下以减少热量损失,提高供暖效率冬季能吸收土壤或地下水中的部分热量,提高室内温度是一种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 A.B. C.D. 12.北欧地区使用地源热泵的主要季节是(D)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13.目前,地源热泵技术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原因是(B) 需要

11、铺设大量地埋管换热器,初期投资大地热能分布不均,在地壳较稳定的地区不适用城镇地区建筑物密集,缺乏足够的地下空间受天气影响大,供热与制冷的日变化都很大 A.B. C.D. 第11题,由图文资料可知,冬季地表降温快,温度低于地下水与土壤,通过地源热泵可以将热量提取出来,供室内取暖。夏季地表升温速度快,地表温度高于地下水与土壤,可以通过地源热泵将地下冷空气提取出来以供室内降温。这是一种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并非是储存夏季热量等到冬季再用,也不是冬季把供暖设备埋在地下,错,选D。第12题,北欧地区纬度高,冬季气候寒冷,夏季温和凉爽,冬季取暖需求大,夏季降温需求小,选D。第13题,目

12、前,地源热泵技术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主要是因为需要铺设大量地埋管换热器,初期投资大,且城镇地区建筑物密集,缺乏足够的地下空间。该技术并非是利用岩浆活动产生的地热能,错。气温主要是随季节变化,气温日变化小,错,选B。 (2022 山东青岛二模)唐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中所指 渭城 (现咸阳渭城区)、 阳关 (现敦煌市西南)是中国古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关卡要塞。阳关,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至明清时期被完全废弃。据此,完成1415题。 14.诗中所描写季节与渭城所发生的地理现象相吻合的是(D) A.室内采光面积逐渐变大 B.日出时间

13、逐渐变晚 C.正午日影逐渐变长 D.夜长逐渐变短 15.阳关,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后被废弃,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B) A.战争 B.与西方陆上交通逐渐衰弱 C.生态环境恶化 D.丝绸之路导致人口西移 第14题,诗中所描述的季节是我国的春季。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室内采光面积逐渐变小;昼长不断增长,夜长逐渐变短;日出时间逐渐变早;正午日影逐渐变短,选D。第15题,因战争被废弃,战后可以恢复,A错;随着海洋运输的不断发展,与西方陆上交通逐渐衰弱,关卡被废弃,B对;生态环境恶化和丝绸之路导致人口西移不符合现实,C、D错。 2022年11月21日,富有四川特色的 熊猫 列

14、车在高架轨道上以60km时速在成都顺利完成1.4km线路运行(如图),标志着国内首条空中铁路(简称空铁)试验线全线贯通。空铁属于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德国的纺织业中心乌波塔尔市,拥有世界上首条悬挂式空中列车线,该线建成于1903年,全长13km多。最初是为了把当地工业原料从鲁尔区运送到乌波塔尔市的各个工厂而兴建的,现已成为当地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日运输量达8万人次。据此,完成1618题。 16.推测第一条空中列车最初运送的货物是(D) A.棉花B.铁矿石 C.石油D.煤炭 17.地铁是大城市中主要在地下修建隧道,铺设轨道,以电动列车运送乘客的公共交通体系。与地铁相比,空铁建设的优点有(B) 工程量小,造价低建设周期短,不受地质条件限制施工对环境影响小,不受地面交通状况影响以后改建、扩建更容易 A.B. C.D. 18.下列区间最适合发展空铁的是(C) A.成都内公交车站点之间 B.上海 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