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感恩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终搞)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81913019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学感恩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终搞)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中学感恩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终搞)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中学感恩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终搞)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中学感恩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终搞)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中学感恩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终搞)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感恩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终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学感恩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终搞)(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学感恩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摘要h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的感恩教育开始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但是 在实施的过程中任然存在着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学校重智育轻徳育,忽视感 恩教育,家长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不够、社会“感恩意识”的淡化等。本文针对这 些问题,结合实际,加以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推动中学感恩教育更好发 展。关键词感恩教育 中学生现状原因 对策中华民族是个感恩的民族,自古就有“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谁言寸草 心,报得三春晖”的优良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部分的青少年知道感恩图报 ,但也有很多青少年以白我为中心,缺乏孝心和恩情,对父母的付岀与关爱不理 解,甚至恩将仇报。学生在学校学习很多

2、文化知识,却没有学到如何做人。我们 的学校在教人成“才”,却没有教学生成“人”。青少年感恩的意识薄弱,此现象应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笔者认为之所以会 出现这样的现状,有以下几种原因:1 感恩意识的土壤-社会环境,太过贫瘠社会环境是学生道德成长的土壤,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当前 社会环境中的消极现象和负面榜样是学生道徳不良的重要影响源。白从中国实行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酋方腐朽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在中国泛滥,毒害中国的各个年龄度的人们。青 少年由于思想方面的不成熟,不能正确的区分事物的好与坏,漠视宝贵的亲情、 友情、师生情。他们开始变

3、得腐化堕落,吸毒、抢劫,最后走上不归路,这就是 典型的精神空虚,这样的现彖比比皆是。此外,社会上的一些“以怨报德”、“善 无善报”的事情在媒体上多次披露,严重挫伤了人们热心助人的积极性,使人在 感恩路上望而却步。这些一幕幕丑陋的社会现象严重侵蚀着青少年的感恩心,使 家庭、学校在对青少年开展的感恩的积极成果慢慢地消融,最终逐渐远离感恩道 路,变得冷漠无情。2 .家庭环境或家庭教育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越來越多的父母加入到离异、再婚的行列,父母一 方去世的单亲家庭,或双亲去世,儿童由亲戚、老人监护的“破损家庭”的孩子, 由于家庭不幸,情续仰郁,自卑感强,学习上不去;由于自小缺少亲情温暖,性

4、格变得冷漠、孤僻,加上缺乏教育,其学业和品德都会逊于具他儿童。他们缺少 大人管束,社会责任心差,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另外,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普及, 在成才价值取向的彩响下,很多父母认为只要孩子读好书,考上重点中学、名牌 大学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报答,他们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对孩子过分溺爱。这样长 期,孩子就形成了一种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冋报的心理,甚至孩子们还并认为这 是应该的,根本不懂得回报,更不知道感谢父母的养育Z恩。长此以往,导致孩 了感受不到幸福生活得來的艰辛,体会不到他人付出的恩情,觉得一切所得都是 理所应当,变得自私、冷漠,甚至恩将仇报,引发诸多的家庭和社会问题。3. 成绩教育带来的偏差在中

5、考、高考必须完成多少上线人数的指标大旗下,学校把文化课当成了惟 一,徳育课成了绿叶,这种思想的指导,造成学生知识面的狭窄,加上死记硬背、 因冏吞枣和题海战术的运用,基本上窒息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思维发展,造成当 前学生中出现人量高分低能的现象。而学生的情感的漏洞更人,它培养出来的学 生是不健全的,有很多更加是曲人格缺陷的,就会使部分学生口私口利、有困难 就让,有好处就上。一些学生就会只重学习,思想不进步,他们就会不尊重父母, 不尊敬老师,不团结同学,甚至将来走动社会往往成为不稳定的因素。如此门私 白利的学生,感恩无从何谈起。4社会感恩教育的漏洞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卡通、网络、新闻媒体等公共媒

6、介中,只注重经 济利益,忽略了对孩子的基础教育。出于中学生还没有足够强的区分事物好坏的 意识与能力,加上社会中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感恩意识”已经淡化到匮乏的状 态,金钱和利益的权衡、自私与自利的贪焚不仅侵蚀着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而且 还蚕食着人们的良知,给涉世Z初的学生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徳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 全社会应掀起一股感恩教育的热潮,倡导、弘扬感恩文化,共同营造知恩报恩的 好风气,从而使人们在感恩的氛围中共同走向和谐。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 方面加强对中学生感恩教育:1. 在社会营造浓厚的感恩氛围感恩并非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青少年正处于

7、身心发展阶段,社会的一些不 良环境习染熏陶,对他们感恩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化社会环境, 优化教育质量,坚持止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报刊、媒体、广播等舆论阵地的 作用,开展感恩教育宣传,发扬二十四孝等传统思想中好的一而的教育,对于社 会中出现的过河拆桥,落井卜石等与感恩之心背离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批判和打 击。教育学生筑牢思想防线,自觉抵制享怎主义等腐朽思想的渗透腐蚀,避免少 数粗制滥造的网站内容、影视作品等成为彩响青少年成长的“精神垃圾”。加强 网络及影视作品管理,多拍名剧精品。2. 加强校园感恩文化建设校园是孩子的主要生活环境之一,因此,要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就应该与 学校互动,在

8、学校中营造浓郁的感恩氛围。首先,学校可以通过校园里的各种设施, 通过学校的隐性课程,如板报、橱窗等,展示典型的感恩教育案例,使学生在无形 中受到感恩教育。当学校有了良好的“感恩”氛围之后,学生间便会互和带动, 互相学习,增进各口的感恩意识。其次,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跟感恩教育有关的 活动,比如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等等,激发学生感恩的心,回报社会。3. 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现在的中学生习惯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却不知道冋报,还认为是理所当然 的,这就是家长家长教育不当的结果。家长应该明确白己有责任和义务给孩子提 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也有责任和义务对孩子进行道徳教育,要求孩子懂得 什么是责

9、任、良心,什么是独立、坚强,如何和谐与人相处、懂得感恩,让孩子 从小就学会一些做人的准则和道理,让孩子明白一个有良好品行的人才可能广泛 地被社会接纳,才可能长期获得成功。4. 打开学生感恩的心灵之窗众所周知,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很多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和寓意都很深刻, 并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通过阅读,中学生与书中的文字与图画互动,感受文中的 情感,受到心灵的启发,从而达到教师、家长言行说教无法达到的效果。随着社会 的发展,各式各类的书籍层出不穷,当今中学生阅读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但由于教 科书里有关感恩的内容有限,因此,学校和家长要广开渠道,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机 会,以增进感恩意识的途径。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社会中的书店、借书馆都是 非常适合的地方,教师和家长应多引导学生进入这样的场所,并有意识地指导其阅读与“感恩”相关的书籍。今天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不仅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感恩文化,更要结合 时代特点赋予的新伦理内涵。只有心怀感恩,人与人之间才会变得融洽,社会、校 园、家庭才会变得更和谐。参考文献:1林云霞系列活动促感恩,班主任之友J1.20072吴柳云加强感恩教育架起孩子道德支点J .20063高琪,张锐感恩教育途径初探J 天津教育,20064丰根凤关注学生的感恩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65徐芳推进感恩教育和谐社会的德育改革,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