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作学习策略在培养学习者外语学习动机中的应用研究 教育理论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81913018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合作学习策略在培养学习者外语学习动机中的应用研究 教育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谈合作学习策略在培养学习者外语学习动机中的应用研究 教育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谈合作学习策略在培养学习者外语学习动机中的应用研究 教育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谈合作学习策略在培养学习者外语学习动机中的应用研究 教育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谈合作学习策略在培养学习者外语学习动机中的应用研究 教育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合作学习策略在培养学习者外语学习动机中的应用研究 教育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合作学习策略在培养学习者外语学习动机中的应用研究 教育理论(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合作学习策略在培养学习者外语学习动机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关键词:合作性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外语教学论文摘要:合作性学习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活动,它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中心,以小组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形式。这种学习策略有利于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与发展。本文探讨了合作性学习策略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容,并论证了合作学习策略在培养学生外语学习动机 中的作用及其教学原则。一、引言近年来,关于外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认知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越 来越多。然而,关于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情感、心 理因素及它们对外语学习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外语学习是一个非 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发展和心

2、理认 识过程。在情感因素中,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对学习 者的学习态度、信心和学习效果有影响,而且决定着学习者所要付出 的努力和学习的持久性等。因此,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外语学习动 机是外语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拟从学习策略层面研究如 何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 用。二、合作性学习理论概述1 合作性学习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合作性学习的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末美国、英国和德国。美国学 者约翰逊兄弟经过多年研究,建立了合作学习理论模型。这一理论一 直是后人进行合作性学习的研究基础。他们认为“合作学习是在课堂 上通过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促进他们自

3、己以及他人的学 习” 1 Jo合作性学习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其主要精神是学生分成小组完成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2。任何一种 形式的合作学习必须具备五个基本要素。第一,积极的相互依靠(positive interdependence)。学生需要为自己和他人的学习负责,通过互相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第二面对面的积极互动(face-to-facepromotive interaction) 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接受彼此不 同的学习经验而相互促进,并完成学习任务。第三,个人责任 (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每个学生主动承担各自的学习任务, 并为此负责。第四,社

4、会技能(social skills) o学生需要学会运用一些社会技能,处理好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 系。第五,小组加工(group processing)。学生通过定期评价与总 结经验等方法管理小组活动,以保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3。约翰 逊兄弟以前人研究为基础发展了 “社会互赖理论” (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o社会互赖理论有三方面假定4:第一,积极合作产生积极互动,个体之间相互帮助和鼓励能促进彼此的 进步。第二,消极竞争通常导致反向互动,个体之间相互竞争和排挤 会妨碍彼此的进步。第三,没有合作和竞争就不会出现互动现象,这 种个体之间没有相

5、互影响的状况同样会妨碍彼此的进步。该模型显 示,合作的目标结构能促进个体间的相互依赖;竞争或个人的目标结 构会导致个体间的抵制与回避;个人的目标结构不会出现互动现象。 总之,“社会互赖理论”的概要是:在合作的目标结构下,学生的学 习会产生更多的人际吸引,会增强学生的自尊、自重和自信;而竞争 的目标结构、个人的目标结构与此相反。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 期起,开始逐步将合作性学习的理论引入外语教学,并进行实践。2 合作性学习的主要含义王坦(2002, 6)在合作学习的研究中指出5:合作学习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 学活动。在小组活动中,成员构成采用异质形式

6、,使小组成员在性别、 家庭背景、学习环境、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从而产生互补性。 第二,合作学习是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为主的一种 教学活动。第三,合作学习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活动。第四、合作 学习是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总之,合作性学习是 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存在着信息差的小组成员间 互帮互助,从而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互 动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可以归结为四种:即师生互动、师师互动、 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大量的研究文献所指的合作学习主要是指以生 生互动、师生互动为特征 的合作学习。三、合作学习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1外语

7、学习动机的内涵动机是行动的直接动力,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 原因,是个体活动维持其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动机对人的行为、活 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决定着个体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倾向 性和选择性。动机水平的高低和强弱决定着个体活动的质量、水平和 效果。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者Gardner将动机定义为学习者为达 到某种目的而做出的学习某种语言的努力,以及在此活动中所表现出 的积极态度。他认为,外语学习动机应包括四个方面:目的(a goal)、 学习的努力程度(effortful behavior).达到学习目的的愿望(a desire to attain the goal)和学习态度

8、(attitude) 6 。总之, 外语学习动机是人类行为动机之一,它是推动外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 因,它表现为渴求学习并掌握外语的强烈愿望,是外语学习者在学习 中表现出来的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2 .合作学习策略在培养学习动机方面的理论依据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者关注教学情景层面的动机 研究,他们力图从教学情景层面入手去激发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动机。 20世纪90年代,匈牙利学者Dornyei提出了语言层面、学习者层 面和教学情景层面的三个层面的学习动机7:语言层面包括与目 的语相关的文化、价值观等各种因素;学习者层面是指与学习者个体 相关的诸因素;教学情景层面则包括课程动机因素、教师动

9、机因素和 学习群体动机因素,课程动机因素涉及到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教学 任务等,教师动机因素涉及到教师的个性、教学风格、反馈情况,以 及与学生的关系,学习群体动机因素是指课堂教学以组群的方式进 行,学习者的情感和认知必定受到该群体的影响。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的个人动机会受到与其合作的群体动机的影响,学习群体动机 主要以三种方式对学习者的个人动机产生影响,它们是群体的目标取 向(goal-orientedness)、行为准则(norm and reward) 凝聚力 (group cohesion ),以及课堂目标取向(classroom goal structure)等。因此,合作学习策

10、略是从教学情景层面激发学习者 外语学习动机的主要途径。3合作学习策略在培养学习动机方面的主要优势在合作型目标下,学生以小组方式展开学习,共同承担责任,共 同受到奖励,即每位学生朝着相互促进的目标努力。而在个人型目标 下,学习者单独进行学习,奖惩不受到他人的影响,即个人的努力对 其他人目标的实现没有影响。合作性学习营造的是以达到群体目标为 前提而实现个体目标的学习环境。这促使小组成员在共同努力的过程 中追求个体目标的实现。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他们会为建立群体 目标、为实现群体的利益而努力,他们的学习动机会增强。因此,通 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得以激发和持续,其主要优势表现为 以下三个方面

11、:3.1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合作学习是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的而在 学习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是一种互助性的学习形式。教师在课堂 教学中适当组织开展小组活动,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互助的学习形式完 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 目标,评价和奖励又以小组的集体成绩为依据,在学习过程中,组内 成员互相帮助,密切合作,各尽其能,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 合作性学习中,学习者更能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和集体的成就感,这种 成就感会增强他们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的决心和自信心,从而使 学习动机得以加强。3.2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语言教学环境下,教师

12、是课堂活动的控制者,学生处于被 动地位,学生的个性受到抑制,课堂教学在紧张的氛围中进行,学生 很难对语言学习产生兴趣。在合作学习的教学环境下,教师通过多种 小组活动方式、恰当的学习内容及积极的反馈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 的学习兴趣。合作学习的课堂活动可以采用如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表 演、总结汇报等多种形式,以灵活变化的方式进行,从而会使学生参 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有所提高;运用于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应符合 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这样会使语言学习活动充满乐趣和个人 意义;在互助性学习活动中,那些自信心和积极性相对较差的学生会 受到集体力量的鼓舞,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同时,教师的积极反馈可以

13、提高他们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合作性学习的课堂环境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增强,进而有利于外语学习动机的激 发、维持和加强。上一页12下一页3.3有助于减缓学习者的焦虑心理焦虑是影响外语学习动机及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焦虑给学 生带来心理压力。压力过大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较大。因此,我们要为 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减少他们的焦虑。互助性的合作 学习主要通过小组讨论或对话的形式展开,这些形式将学习活动置于 真实的情景中,由此,学生能体会到成功的感觉,证实自己的学习能 力。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学生会通过合作而不是竞争来解决学习 中的难点问题,由此,合作学习会消除学生对外语学习的畏惧感,同

14、 时会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自主学习能力。由此可知,合作学习会使学 生的自我实现需要、安全需要以及归属和受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这 样有助于减缓学生的焦虑心理,使外语学习更加轻松有趣。四、合作学习策略在培养外语学习动机方面的教学原则1 创造轻松的课堂合作学习环境在以小组活动为形式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要从知识的 传输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与管理者(organizer and manager) o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 性,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在师生共同参与的小组活动中,教 师作为参与者之一,应以平等的人格身份与学生相互沟通,逐渐达到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当学

15、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应对学生给予肯 定性评价,这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渐对 外语学习产生兴趣,使外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内在学习动机。2.建立合理的合作学习目标目标对人的行为具有定向作用、激发作用和维持作用,学习目标 能促使学习者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做岀学习某种语言的努力,以及促使 学习者在此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由此可知,学习目标对学 习动机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之所以不能体现学 生的主体地位,是因为大多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明确的学习目 标,通过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合作学习不可忽视的 一个方面。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很多人感到茫然,缺少学习动力,

16、就 是因为没有确定学习目标。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结合实际重新树立 适当的学习目标,包括总的目标和具体目标。确定的总目标要高远些, 使之具有挑战性。具体的学习目标要切实可行,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 务后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以合作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能促使学生树立 起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不会迷失学习的方向。在小组活动开展之前, 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意识,与学生共同制定合理的个人学习目标 和集体学习目标。个人学习目标和集体学习目标对动机行为都会产生 积极的直接影响,有利于动机水平的提高。对于没有很好完成学习目 标的小组或个人,教师应对其所付岀的努力予以肯定,让学生看到自 己在学习中的进步,肯定其学习的潜能,保持其对学习任务的积极性 和持续性,使其获得较高的自信,这样既有利于其内在动机的激起与维持,又有利于确立更高的远期学习目标。对于那些学习积极性不足 的学生,教师应了解和尊重他们的个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