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的高三化学乙酸说课稿

上传人:1520****498 文档编号:281912978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最新的高三化学乙酸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最新的高三化学乙酸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最新的高三化学乙酸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最新的高三化学乙酸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最新的高三化学乙酸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最新的高三化学乙酸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化学乙酸说课稿乙酸,也叫醋酸、冰醋酸,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主要成分。下面是xx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年级乙酸化学说课稿,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不断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高中化学新课程准指出,高中化学新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的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

2、教材分析 1. 教材的知识结构: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乙酸,乙酸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本节共1课时完成,按教材的编排体系,包含乙酸概述、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乙酸的性质研究、乙酸的用途和乙酸的制法。 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故本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 教学重点:根据教学大纲和以上的教材分析,乙酸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特别是酯化反应的特点

3、和过程分析即对酯化反应演示实验的观察和有关问题及数据分析、推理又是性质教学中的重点。 4. 教材的处理:为了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逻辑性,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充分说明物质的性质决定于物质的结构,对教材的内容在教学程序上进行了调整:(1)将乙酸的结构特点放在乙酸的性质之后去认识。当学生对乙酸的性质有了感性认识后,再提出为什么乙酸会有这些性质呢?必然使学生联想到它的结构有何特点呢?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观点的认识,又能反映出化学思维的主要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宏观到微观。(2)为了突出酯化反应的过程分析和加深对酯化反应的条件理解,将课本P.75的演示实验做了适当的改进(详见教学过程设

4、计),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的分析推断能力,达到了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的教学效果。 5.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使学生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初步掌握酯化反应。 (2)能力培养 通过实验设计、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求实、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3)方法训练 介绍同位素原子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自然科学思维方法。 三、 教学方法 探究式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个过程,其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相互促

5、进,协调发展。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为了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手,。其基本过程如下: 反馈矫正评价 以上过程可概括为:情景激学,实验促学,构建导学,迁移博学。 四、 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1. 学情分析:从知识结构上看,学生已经学完烃的基础知识和乙醇等内容,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渴望自己独立完成实验。有较强的求知欲,师生间彼此了解,有很好的沟通交流基础。 2. 学法指导: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在教学中: (

6、1)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多种能证明乙酸酸性和酸性强弱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如何通过化学实验设计和实施化学实验达到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通过对酯化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突出了酯化反应过程、条件和实验装置特点的分析推理和研究,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创设的演示实验氛围,潜移默化地受到自然科学方法论思想的熏陶。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是以自然现象、科学实验为基础,用提出问题 探索分析 解决问题 迁移发展(再提出问题)的方法展开探索的过程。教会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五、 教学手段 教学中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设计实验、实物感知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共同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 动脑想 动手做 动口说 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