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写外功夫”的培养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81912871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学生“写外功夫”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学生“写外功夫”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学生“写外功夫”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学生“写外功夫”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学生“写外功夫”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学生“写外功夫”的培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学生“写外功夫”的培养习作教学中的“写内功夫”关注的是写作知识的灌输,写作技巧的 强化。“写外功夫”关注的是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女th观察能力、 捕捉能力、积累能力、索材加工能力、情感休验能力等。那么,如何培养 儿童作文的“写外功夫”呢?一、相互追问,对话促学习作课上,在学生动笔写作Z前,教师常常先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 即:让学生口述自己的习作打算写什么和怎么写,然后教师会给予其修改 建议。然而,笔者以为让学生去追问学生,效果会更好些。我曾让班级学 生以“爱上”为题写i篇习作,在给予学生充分时间思考之后,请学 生说说自己的构思,同时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用追问的形式表达自己 的疑惑。

2、女m生:我打算写“爱上摄影”。我想在习作中先写写我为什么会爱上摄 影,然后再写我摄影的过程。生:(追问)请问你摄影的过程怎么写?生:我会写我用手机、卡片机和单反三个拍照时的不同感受。生:(追问)这三个在文章中的详略怎么安排呢?生:我考虑详写用单反拍照的经历,略写其他两个,因为单反拍出的效果最好。我想欣赏效果很好的照片,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对摄影的痴迷。生:(追问)欣赏好照片的确能够表达对摄影的喜爱,那你觉得还有 什么能表达自己对摄影的喜爱呢?生:我选景的时候、琢磨摄影技巧并去实际拍摄的时候,我觉得那一 刻我非常快乐。生:建议你将这些感受写出来,会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你真的是爱上摄 影了。在以上习作指

3、导环节中,不难看出学,学生在追问之下,由一开始浮 光掠影般的概括式表达,渐渐完善出自己写作的谋篇布局、详略安排和细 节描绘,相信学生在经过这样的对话Z后,写作时会比一开始要得心应手 很多。而其他学生在追问写作思路的过程中,也会对自己的写作思路进行 反思、调控、修改和完善。当然,教师也可以相机引领、参与讨论、补充 发言,使整个过程达到更佳的效果。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习作指导过程, 往往比一对一的“师生对话”式指导显得更加有效。在写作指导的过程中,鼓励儿童口头表达,倡导儿童对表达进行相互 追问,这其实正是一个“促学”的过程。在这样的追问中,无论是表达者, 还是提问者,他们的思维都得以激活,使得自己

4、的写作视野不断开拓、写 作思路渐渐清晰、写作重点得以明晰,达到从“一”生“百”、从“粗” 生“精”的效果,最终,迷上写作的“质疑”,实现写作的“广识二、学会比较,甄选发现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条重耍途径。此法的渗透与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发展 写作能力,笔者曾听特级教师袁浩校长讲过指导学生如何写人的经验。袁:新来的教数学的黄老师,对你们好不好?生:很好。袁:那以前教数学的江老师,对你们好吗?生:也很好。袁:哦,都很好啊。那黄老师和江老师是怎么对你们的呢?他们一样 吗?生:不一样。袁:哪里不一样?这样,我今天不要你们回答我,我给你们一个星期 去

5、观察、去感受,看看黄老师、江老师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粗一看,这样的习作教学对话平淡无奇,也许有些人都会觉得画蛇添 足,因为他们通常是这样做的:师:班级新来的教数学的黄老师,他对你们好不好?生:很好。师:请你说说看他好在哪里?(几个学生说)师:说得不错,就请你像这几位同学这样,要用具体的事例来把黄老 师对你们的好讲清楚。注意要把人物的外貌、动作、表情等写细致。两个习作指导过程放在一起细细比较,就会发现:后者聚焦的仍是写 作知识本身的传递,而且更多地关注了班级中对实习老师特别留心的学 生。袁校长并没有将具体的事例、外貌、动作、表情等写作知识直接给学生,而是用“这位新来的实习老师究竟和以前老师的好,有

6、什么不一样” 这个要求将其涵盖其中了,他让学生自己去用眼睛观察,用心去感受实习 老师的一切表现,最关键的还在于他让学生在比较中甄选出新来老师的个 人特色。显然,学生在一周的观察比较中,会更加投入地去和这位新来老 师相处,会更加留心新来教师的举手投足,会更加细致地去捕捉新来老师 的一颦一笑。我们也能够确信,学生写出来的习作不仅有血有肉,而且一 定会呈现出个性化的表达。儿童,是形象化思维的个体生命。作为教师,抓住儿童的这一思维特 点,对我们的习作教学是大有裨益的。年年写春游,有没有在春游前就引 导学生要注意感受体验今年春游和去年春游的不同?常常写同学,有没有 在表达交流中,让学生去比较王同学和张同学的幽默有什么不一样?教会 学生擅用比较,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目标性事物的深刻印象,而且能够帮 助学生比较容易地抓住目标性爭物的典型特点,并在写作过程中自觉将描 写形象化、细致化。(作者单位:南京市力学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