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第一章

上传人:lil****ar 文档编号:281911100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管理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班级管理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班级管理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班级管理第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班级管理第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级管理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管理第一章(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班级概述学习目标:1.了解班级的结构与特点。2.掌握班级的基本属性。3.理解班级的社会功能。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对班级的性质、作用、结构、特点、功能以及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沿革进行认真细致地学习探究,为将来做好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一节 班级的定义、结构与特点 班级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物。随着近代西方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加速,教育普及要求越来愈迫切,传统的学校教育形式个别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时代要求,班级授课制便应运而生。班级授课形式使学校的教育功能大为加强。班级授课标志着学校教育职能向社会的渗透

2、和扩大,同时也意味着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在学校教育活动方式和组织形态上向班级的凝聚和强化。原先学校层面的教育教学活动任务与责任直接下移到了班级。班级由此成为教育领域中最受关注而又最活跃的教育教学组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班级是缩小的学校,学校是放大了的班级。一、班级的定义“班级”对于现代社会里的我们而言并不陌生,以至于有人认为不应该把它作为一个问题进行研究。事实并非如此,班级的产生与发展是有其特殊的历史渊源的。班级教学最早产生于16世纪的欧洲。班级最初形态不是现在的状态,最早是按年级进行划分的,粗略地将一个年级作为一个授课单元,这恐怕是班级的萌芽。1538年,德国斯特拉斯堡市督学J.斯图谟

3、创立了第一所文科中学,主要培养封建君主国的统治人才,是为贵族、律师、牧师和医师等上层社会子弟所建的学府。起初,学习年限为8年,后增至10年。课程几乎全是拉丁文和希腊文。在管理方面分设九个年级,并进行了班级教学与管理的尝试。耶稣教会办的学校也进行了班级教学改革。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马斯。不过人们较为一致地认为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是班级的真正提出者。他在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一书中,对班级及其特点、功能等问题,第一次从理论上作了概括性的阐述和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的理论基础。 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夸美纽斯所用的班级概念与今天的班级概念有着很大不同。他所谓的班级

4、是“学校的一切儿童规定在校度过六年,应当分成六个班,如有可能,每班一个教室,以免妨碍其他班次。” 显然夸美纽斯这里所说的班级是一个年级。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方式不断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断改变,社会不断进步,求学的人数不断增加,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一个年级一个班,早已不合时宜,一个年级中设置多个班已成为普遍现象。在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的时间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京师同文馆。随后多处兴办新式学堂,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授课与管理的形式便逐渐普及开来。现代学校里的“班”与“级”已有各自的含义,“班”是学校里学生群体的基本单位;“级”则表示这一群体身心所处的发展阶段。班级连在一起使用就形成现在意

5、义上的班级,即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标,顺利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将年龄相近、身心发展水平相当、文化水平相同的一定数量的儿童组成一个或多个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单位。二、班级的结构与特点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单位。它的组成结构随着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不同的结构方式会有不同的功能释放,所以,了解班级结构与变化有助于更好地做好班级管理。(一)班级的结构班级是一定数量的成员在固定的场所,依照一定的结构或方式,为了共同的目标所组成的群体。班级的形成需要四种要素,一是要有活动场所。二是要有一定数量的成员,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情况不同,组成的成员数量大小不同,发达国家一般在20人以下,发展中国家

6、的人数有所偏高,我国教育部曾就班级人数有着严格规定,中等以上学校班级人数在45人,小学班级在40人以下。但是我国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多数城镇小学班级均超过60人,多者在120人以上。三是要有共同目标,班级集体有着自身的目标,具体内容随着教育教学任务不同有所变化。四是要有一定结构,这种结构不是单个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综合有机体。班级的结构从其性质而言,可分为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两种形式。静态结构是指组织本身的建制与制度规范。吴康宁教授从班级成员角色的结构视角把班级中的组织分为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所谓正式结构是指组织中的工具性角色的结构,就班级组织而言就是指为完成工作而服务的角色。我国班级正式结

7、构为班干部、小组长、一般成员三层结构。与其他静态组织结构相同呈金字塔形,是导致学生形成地位差异观念及权威服从观念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非正式结构是指除了正式结构之外的其他结构,是指班级成员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成员间相互选择自然形成的各种非正式结构,它们同样是影响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文化资源”,学生自己通过在非正式结构中所处位置进一步体验着“社会地位”差异,接受着群体对其肯定或否定的“社会评价”,形成群体生活中的成功感、平凡感或失败感。动态结构是指组织运行中成员间相互协助、相互制衡的关系结构。一般而言,班级中成员间会存在单干式结构、竞争式结构和合作式结构三种。第一种是单干式结构。它是一种松散型的班

8、级结构模式,其内核是放任主义、个人主义的,最大的特征是个人的独立性,与集体目标无关,动机是任务掌握型,优点是避免个人被强制处于社会比较忧虑之中,但不利于班集体的形成,不利于儿童协作精神的培养。而且个体在中小学时期亦难形成稳定的个人目标,单干式结构易使个体迷失方向,意志松懈,不利于对学生的培育。第二种是竞争式结构。在竞争式结构中,以竞争为主要表现因素,学生间的成就目标及活动会相互排斥,因为个体达到目标的机会因其他有能力的学生的存在而减少。这种情况下学生所追求的目标实际上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需要在学习业绩上与他人进行比较,即个人把超过别人作为成就目标,每个人都被迫处于“社会比较”的情境之中。学习成

9、败是能力水平高低的标志,决定学生在群体中的地位,竞争式班级结构重视能力甚于努力,但因为每个人的社会小环境、家庭教育、先天遗传、前期知识累积上的差异,个体并非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这种竞争本质上是一种不公平竞争,一部分学生处于不利的境地,一部分学生注定要失败,这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处于失败,可能会形成心理学上“习得性无助”现象,甚至成为“失败接受者”;另外这种竞争式结构易诱发攻击性行为,不利于学生良好人格形成,影响优胜者和失败者双方心理健康发展和品德养成。现代研究显示,在决定个人成功的因素中,个人学绩和个人的智商(IQ)仅占小部分比例,而大部分由个人的情商(EQ)来决定,中小学正处于人格成型、行为社会化

10、的关键期,竞争式结构无疑会带来不良影响。这种方式以造就少数优秀,牺牲大多数正常学生为代价。我国目前学校班级结构多数是以这种结构为主,这也是应试教育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之一。第三种是合作式结构。在合作式结构中,只有取得群体的成功,才能获得个人的成就,故而个人获得成就的机会,反而因其他人的存在而增加。个人能否达到目标取决于群体目标的实现,成就是互享的。学业成就的高相关导致同伴间的互动更加积极,以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使互助成为一种内在的普遍形式,以致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对于违反集体规则者,集体会给以压力和约定俗成的惩罚,这一结构有利于学生业绩的获取,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养成协作精神和技巧,有利于

11、未来社会成就的获取。同时这一形式不排斥竞争,合作式结构中也有竞争,不过这种竞争是群体间竞争,竞争的结果依靠群体内合作和个人的努力,巧妙地将竞争、合作和单干三因子溶于一炉。当然这一结构也有缺点,如它对那些内向型、惯于自我单干式的学生会造成焦虑和不适感,产生“社会减弱效应”,参照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发展从属于生产力发展这一原理,要解决教育中大众化与个别化这一矛盾,使教育适应并促进每个人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未来的课题。从目前看,按班级教育管理效益最大化的要求,合作式结构无疑是一种最佳选择。(二)班级的特点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小的基层组织实体,这种实体具有同质性、可塑性、合作性、社会性和教育性

12、等特点。1.同质性班级的同质性特点表现在班级组成人员在年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情感、经验、价值观、是非观、认知能力、判断力等方面都相同或相似。这一群体的同质性主要体现在共处于同一年龄阶段,其身体与心理发展都处于同一水平上,每个个体的行为表现趋同。正是基于对这一特点的认识,我们才把班级管理与其他群体的管理区别开来。2.可塑性班级的可塑性是指班级群体及班级中的每个个体都有继续培养或改变的可能性与成长空间。可塑性是由赫尔巴特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在他看来,“学生是具有可塑性的”,这是一切教育理论的出发点。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教育将是不可能发生的。这一命题的提出旨在反对康德伦理学中的先验主义和宿命论。尽

13、管赫尔巴特坚信“学生是具有可塑性的”,但他却并不认为这种可塑性对所有人、在所有方面都是等同的。从学生的年龄上看,其可塑性与年龄成绝对的反向趋势,即言之,年龄越大,其可塑性越差,到其成年之时,则基本上不可塑造了。“成人的定型过程在其内部延续着,而教育者对此是无能为力的。” 3.合作性合作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相互配合一起学习或工作以达到共同目标的行为。班级是由多个个体与各种小团体组织组成的集体,很多活动任务与预设目标是靠彼此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激励、相互支撑完成的,所以班级具有极强的合作性。合作是需要条件的。成功的合作一般需要:目标一致。任何合作都要有共同的目标,至少是短期目标相同。认识统一。共同的目

14、标指引下,合作者需要达成共识,统一行径,合作方可顺利有效。彼此尊重与信赖。彼此尊重、信赖是合作的基础,没有彼此的尊重与信赖,合作是虚假的、无效的。合理分工。活动大或任务繁杂才需要大家的合作,所以合作是一系列分工运作,协调统一的过程。合理分工是合作有效的前提与条件。基础保障。合作不是空谈,所需资金、实物、工具、设施、设备等都需要落到实处,还包括时间上的占有与安排,空间的使用许可等,没有这些基础保障合作就会落空。班级合作与其他合作相比,虽说任务不太复杂,活动涉及面不广,但它仍具有合作的一般特点。4.教育性群体动力心理学领军人物,场论的创始人,社会心理学的先驱,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18

15、901947)在其拓扑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生活空间”概念来解释个人与环境间的关系,认为行为是人与环境的函数。个人行为或心理事件用B表示,S用来表示人及整个的情景,其公式应为B=f(s) 。他认为人的心理环境是开放的,人的行为与环境存在着动力关系,所以常常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很大,几乎到了环境决定着人的行为的地步。班级是学生的一个“生活空间”,学生个体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来自整个生活空间的种种影响,这些影响改变着学生个体的种种言行与习惯,并使其向着班级教育总体目标趋近。5.社会性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学校中组织与组织,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都存在交互作用的活动关系,这种活动关系是社会

16、关系的一部分。从社会角度来看,班级的各个成员又是社会网络结构中的一个个节点,与社会存在着种种联系。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说,班级的社会性都是显而易见的。在班级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班干部,班干部与同学,班干部与班干部等之间的相互交往,构成了班级中的种种“社会关系”网。学生们生活在这层层的“社会关系”中得以历练与成长,逐渐地走向成熟,完成他们的社会化进程。第二节 班级的属性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看待,几乎没什么分歧。但是若将其确定为一种社会组织、一种社会群体或者什么系统,恐怕就很难说服大家获得认可。教育学界曾就这一问题展开过激烈争论,最终也没有达成共识。不过,这场学术争论倒是为我们正确认识班级属性提供了不同的理论视角,为进一步探讨班级的属性奠定了基础。之所以要确定班级的属性是因为它关系到在班级中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的问题,关系到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