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的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1821****697 文档编号:281910996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最新的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最新的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年最新的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年最新的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年最新的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最新的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最新的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知识点总结(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知识点总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下面是xx小编为您推荐的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苏教版第一单元 1、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没有生命的物体组成的,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 2、生物的特征: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出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 ?;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生物体有 新陈代谢 作用(吸收营养物质、排除废物); 生物体能繁殖后代,并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 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4、生态因素是指

2、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它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5、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6、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 7、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8、生物学是指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 9、右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写出: 1-镜座 2-镜柱 3-镜臂 4-镜筒 5-目镜 6-转换器 7-物镜 8-粗准焦螺旋 9-细准焦螺旋 10-载物台 11-通光孔 12-反光镜 其中最重要的结构是5目镜 和7 物镜 可以调节光线强弱的是11 通光孔 和12反光镜 实验室内光线不强时,对光时,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

3、 显微镜目镜上刻有 15x 字样,表示_放大倍数为15倍 。若使用这一目镜,同时使用10 的物镜。则被观察物体被放大150倍。若改用40 的物镜,则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比原来少,视野变暗。 观察目标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该向左上方方向移动玻片;若目标在视野右下方时则需向右下方方向移动玻片。 如果把印有 b 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是 q 。 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你怎样确定污点的位置? 污点的位置可能位于目镜、物镜或者装片上,相互转动,谁动在谁上边 。 当镜筒在下降过程中,眼睛要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镜筒上升过程中,要用左眼看目镜,当看到物象时,停止转动粗准

4、焦螺旋,而调节细准焦螺旋是物象变清晰。 10、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步骤是: 滴(植物滴清水、动物滴生理盐水) 、 取材 、 染色 、 观察 。 用于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必须是 薄而透明 。染色用稀碘液。 盖片时先将盖玻片一侧出到水,再缓慢放下可以防止气泡的产生。 11、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方面。 实验 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 制定计划 、 实施计划 等方面。所有的实验都有 变量 ,在对照实验中,除了 变量 不同外,其它因素都 相同 。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苏教版第二单元 1、植物细胞形态多样,大小不同,但结构基本相似,都包括细胞壁,

5、细胞膜,细胞质和液泡。 2、乙图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请先填写 的名称及其功能,其中的作用是支持和保护的作用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的作用是与细胞吸水和失水有关的作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的作用是与遗传有关 的作用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的作用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3、人和动物细胞的形态和大小也有差异,但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基本相似,具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请填写-的名称。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是,植物细胞有 细胞壁 、叶绿体和液泡。 5、人体细胞与植物细胞都有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 6、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里含有染色体,在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

6、态,结构 和数量都是一定的。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能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 7、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生物体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关。 8、细胞分裂是指一个 细胞分成 两个 细胞的过程,其结果是使细胞数目的增多。 9、细胞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10、组织是指形态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 11、填写下表: 名称 功能 举例 植物组织 保护组织 保护 叶表皮 基本组织 营养 叶肉、果肉 输导组织 疏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 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 分生组织

7、 分裂形成新细胞 根、茎、芽的顶端 人体组织 上皮组织 保护、吸收 皮肤的表皮层 肌肉组织 运动 骨骼肌 神经组织 接收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脑 脊髓 结缔组织 营养、连接、支持 血液 12、 器官就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系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绿色开花植物 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其中营养器官有根、茎、叶,生殖器官有花、果实、种子。 13、系统是指人体的不同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人体具有 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等八大系 统,其中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起着调节作用。 14、

8、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 。 15、植物体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的相同点是都具有细胞、组织和器官,不同点是人体的结构层次中具有系统,而植物体不具有。 16、草履虫进行 分裂生殖。草履虫具有 应激性,能够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通常草履虫分布在培养液的表层。食物泡具有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伸缩泡具有排泄废物的功能;表膜具有呼吸和排泄的功能。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苏教版第三单元 1、胚的组成是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我们食用大豆时,主要食用的是 子叶,食用小麦时,主要食用的是胚乳。 2、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1)外界条件

9、:足够的水、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自身条件:胚是完整而且是具有生命力的 。 3、种子萌发的过程:胚根发育成 根 ,胚芽发育成茎 和 叶,胚轴发育成 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子叶或胚乳提供各部分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4、填写下表: 大豆 种子 玉米 种子 相同点 都有 胚和子叶 不同点 子叶 2片, 子叶储存营养物质 子叶 1 片,胚乳储 存营养物质 5、植物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和向肥性。 6、植物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7、根的生长主要是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伸长的结果。根尖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8、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根吸收水主要在根尖_进行。成熟区

10、的吸水能力最大。 9、当根毛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就吸水,液泡膨胀;当根毛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就失水,液泡缩小,这就是给植物施肥过多会出现烧苗现象的原因。 10、植物生长不仅需要含氮的无机盐,还需要含磷的、含_钾_的无机盐等。氮肥能促进细胞的 分裂 和 生长 ,使 枝叶 长得繁茂;磷肥能促进 幼苗 的生长发育、 花 的开放、 果实 和 种子 的成熟;钾肥能促进 糖类 形成和运输,使 茎秆 健壮。 11、 芽 是未展开的枝或花。枝芽将来发育成 茎和叶 ,花芽将来能发育成 花 。枝芽主要由幼叶、芽轴和芽原基构成。 12、植物茎的疏导功能 13、木本植物的茎之所以坚硬,

11、主要是由于 木质部 有很强的支持力。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主要区别是,木本植物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形成层,它的细胞可以不断的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和组织,使茎不断的长粗。 14、开花是指花瓣 等展开来的现象。影响开花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温度 ,花的基本结构是由雄蕊、雌蕊、花瓣、花萼等组成的。在花的结构中,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构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构成。 14、花的结构和功能 15、谜语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 的谜底是花生。谜面中 麻屋子 是指果皮, 红帐子 是指种皮, 白胖子 是指胚。 16、在果实形成过程中,子房壁逐步发育成

12、果皮,种子在子房中由 胚珠发育形成,整个子房发育为果实。果实主要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17、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18、范.海尔蒙特的实验的结论是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普里斯特莱的实验的结论是植物能更新空气。只要在有光照的条件下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19、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20、写出图中各结构的名称: .叶的表皮细胞外壁上有一层角质层,它可以保护叶片不受病菌侵害,并防止水分过度散失;气孔是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由成对的肾形保卫细胞构成的。 .叶片的叶肉部分是指图中,

13、细胞中有许多小颗粒,叫做叶绿体,其中含叶绿体最多的是栅栏层。 .叶脉除具有输导有机物、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还起着支持功能。 21、叶片的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又含有叶绿素,是叶片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22、在做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的实验中,有一步骤是将天竺葵暗处理,其目的是消耗叶中原有淀粉;有一步骤是对叶片进行脱色,用酒精脱色,原因是叶绿素能溶解在叶绿素中,水浴加热的原因是防止酒精飞溅出来,脱色后酒精变成绿色,叶片变成黄色。 2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淀粉等糖类,地球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4、。 24、在做 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 的实验中,会看到不断释放出氧气,试管内液面下降,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内能够重新燃烧起来,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24、如果把绿叶比作 绿色工厂 ,那么这座工厂进行光合作用的动力是光照,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厂房是叶绿体, 机器是叶片。 25、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将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把太阳能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植物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26、在早晨、傍晚、深夜在同一植株上分别摘取三片叶子并标记为甲、乙、丙,用打孔器在三片 叶子上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脱色后用碘液处理,结果蓝色较浅的是深夜,较深的是早晨,最深的是傍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