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的高中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1520****498 文档编号:281910924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最新的高中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最新的高中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最新的高中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最新的高中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最新的高中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最新的高中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最新的高中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及答案【注】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六帝:代指六朝,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答案】 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3分)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3分) 【解析】 试题分析:回答第(l)小题,应当首先读懂诗句大意,然后再根据大意归纳答案。诗

2、的前四句,第一、二句写汉江的迂回流长,支流繁多,第三、四句写汉江横贯中国、气势磅礴的景象。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应当结合下文,分析此四句在诗对表达作者情感、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句翻译+情感主旨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案】 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解析】 试题分析:回答第(2)小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后关于任公子的注释,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注释

3、说: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由此不 难得出答案。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充分利用标题和注解答题。 高中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及答案(二)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内宴奉诏作 曹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 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六韬:古代兵书。 时髦:指当代俊杰。

4、 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 【答案】 8.观点一:作弱昏好 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 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9.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

5、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解析】 8.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诗的颈联又做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考查诗歌语言中的炼字。诗歌的语言历来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要多角度加以剖析,应从形式到内容、由表及里的阐述。此题是两问,第一问表明观点,第二问分析观点。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这是考查诗歌中的情感,本题是比较两首诗歌情感的不同之处。 【考点

6、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高中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及答案(三)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8题。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2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土青苔侵蚀了

7、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16.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 )(3分) 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李商隐齐宫词) 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月尽梅梢尽放红。(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17.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8、6分) 【答案】 15.A 16.B 17.相同点:都写乡村风光和对乡村的热爱之情。不同点:西村侧重写自然风光,游山西村侧重写乡村人情和古民风俗。游山西村还体现出深刻的哲理。 【解析】 1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可根据对诗歌整体内容的感知与理解,抓住关键词往岁记今夕可判断出时间的不同,因此选A 。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此题从选项设置来看,分别是从词语、诗句、表现手法等方面来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把握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分析判断。例如诗歌中的关键词往岁记今夕已经表明了作者

9、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往昔的回忆。所以选A。 16.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可根据常见的诗歌赏析运用的表现手法,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作答。B项,横笛闻声属于听觉;红旗雪属于视觉描写,故符合题干要求,所以选B。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古代诗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是复杂多样的。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在表现手法上,多用比兴、对比、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相衬等;此外,还有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衬托(以乐衬哀、以哀衬乐、以静写动、以动写静、欲扬先抑、欲扬先抑。)例如本题就是考查写景的

10、角度,即视觉和听觉。思考时,应从选项诗句是从哪些写景角度来写的,是否体现出这两个角度来判断。 17.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的能力。可根据两首诗歌的标题、诗歌注释、作者等来了解诗歌写作背景,然后抓住诗歌关键词,从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角度分析作答。例如两首诗歌都描写了西村的自然风景之美,由此可得出作者对西村田园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然后再根据作者不同时期的心境,联系写作背景分析其不同点。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本题,便可根据作者苏轼、题目及关键词语及诗句分析作答。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