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的高二年级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上传人:痞*** 文档编号:281910873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最新的高二年级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最新的高二年级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年最新的高二年级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年最新的高二年级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年最新的高二年级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最新的高二年级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最新的高二年级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年级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下面是XX小编为您推荐高二年级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教学目标: 1、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2、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 调节能力。 3、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4、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教学难点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少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森林的结构功能不会破坏。 草原上适量放养牲畜,草原不至于破坏。 适度捕捉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也不会导致种群严重

2、减小,更不会灭绝。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既有出生也有死亡,既有迁入也有迁出;阳光、温度、水分等无机环境因素也在不断地改变。生态系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生物种类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着。但对于一个相对成熟的生态系统来说,系统中的各种变化只要不超出一定限度,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就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稳态)。 为什么生态系统能维持相对稳定? 设问:生态系统在受到干扰后,为何仍能保持或恢复相对稳定呢? (三)、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实例阐述:请同学们看课本 当河流受到轻微的污

3、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在森林中,当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类由于食物丰富,数量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 教师归纳:以上列举的实例,都说明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2、原因:自我调节能力 讲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第一,是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控,这是在有限空间内比较普遍存在的种群变化规律,即种内斗争。 第二,是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控,多出现于植物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常有食物链关系。 第三,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调控,即环境容

4、纳量。 生态系统总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与周围的环境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并且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 展示PPT课件:草原生态系统兔与草的数量存在什么关系呢?根据学生回答出 负反馈 的概念。 讲述:大家刚才列举的实例中,在调节机制上有很多与此类似,调节的结果都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的变化,这种调节机制叫做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通过它的作用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稳定,因此我们说负反馈调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3、基础:负反馈调节 (设问):刚才讲了负反馈调节它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那么在生态系统中这种自我调节的能力是不是无限大呢? 实例分析:

5、 黄土高原由于植被被长期滥采滥伐造成水土流失 草原放牧过量造成植被啃食过量草场退化严重 【讲述】: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是以内部生物群落为核心的,有着一定的承载力,因此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例如,有一个湖泊受到了过度的污染,超出了自身调节能力范围,鱼类的数量就会大量死亡,鱼类死亡的尸体腐烂,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引起更多的鱼类的死亡。这就生态系统的正反馈调节。 过渡:那么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实例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比较 学生思考回答: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无机环境有关 教师总结: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单一,一种生物的

6、死亡就会影响下一个营养级生物的生存,而森林生态系统食物网复杂,一种生物的死亡可以有同一营养级的其它生物代替,这样就不会影响下一个营养级生物的生存,因而稳定性就强。同时环境越好这种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4、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成正相关 【过渡】:在生态系统中,只要干扰和破坏不超过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能够维持相对稳定,这种稳定性表现为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四)、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1、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过渡:下面我们通过实例来理解抵抗力稳定性内含指的是什么。 实例分析: 当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时 在森林中,当害虫数量增加时 提问:抵抗力稳定性稳

7、定性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思考比较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不同 学生回答: (1)、生物的种类、数量多,一定外来干扰造成的变化占总量的比例小。 (2)、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途径多,一条途径中断后还有其他途径来代替。 教师总结: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的生物种类越繁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所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有一定限度。 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成正相关 过渡: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什么叫恢复力稳定性。 2、恢复力稳定性:遭到破坏

8、、恢复原状 实例分析: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河流遭到严重污染后 提问: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思考比较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不同 学生回答: (1)、各营养级的生物个体小,数量多,繁殖快。 (2)、生物种类较少,物种扩张受到的制约小。 教师总结: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反之,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的生物种类越繁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恢复力稳定性就越低。 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一般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成负相关 3、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

9、恢复力稳定性存在相反关系。(利用曲线图说明) (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 提问:如果将两个生态系统放在一起比较,显然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那么,恢复力稳定性又是谁高谁低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 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后,其恢复速度与恢复时间是不一样的。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如果遭到破坏,比较容易恢复。 但是,还要考虑生态系统所处的环境条件。如,当受到一定强度的破坏后,热带雨林由于所处的环境高温多雨,气候适宜,故能够较快地恢复;但极地苔原由于寒冷,天气恶劣而须较长时间才能恢复。说明热带雨林的

10、恢复力稳定性比后者高。 小结:看来,比较恢复力稳定性时,除了考虑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外,营养结构简单,遭到破坏后比较容易恢复,还生态系统所处的环境条件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讨论: (1)比较热带雨林和人工林抵抗力稳定性的高低? (2)比较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和沙漠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高低? 过渡: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态系统具有保持和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可是,这种能力也是有限的。因而我们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和措施 1.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自然因素:地震、海啸、火山、泥石流、流行病等。 人为因素:过

11、度采伐、放牧、捕猎、环境污染等 2.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提问:谁能够举出两个方面的例子? 学生:合理放牧,合理砍伐,合理捕鱼等;建立自然保护区,兴修水利,建防护林等。 3.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意义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一个适宜稳定的环境。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一个适宜稳定的环境 走持续发展的道路需要一个适宜稳定的环境。 小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人们的生存面临了许多的

12、危机,将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才是最有意义的事。 (六)、设计制作生态瓶(缸),观察其稳定性 目标:通过动手自制小型生态瓶(缸),认真观察记录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实验材料:罐头瓶(透明的饮料瓶等 ),棕色瓶,柳条鱼,小田螺,小虾,水草,浮萍,砂土,池塘水足量,自来水足量。 讨论:如何制作小型生态瓶,才能使它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 提示:在罐头瓶或透明的饮料瓶下边放上沙子,植入水草,装进池塘水(里边有小型动物和藻类植物)放进健康的小鱼。最后,封上生态瓶盖。 1.瓶中生物的生活力要强,并且数量不能过多。 2.生态瓶要放在有充足阳光照射的地方(如窗台上)。 3.瓶中水量不能超过容积的4/5。 课后小结 我们一起来总结这节课内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稳定只是相对的稳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一种自我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物圈是人类生存的唯一环境,而人类活动的干扰正在全球范围内使生态系统偏离稳态,我们要保护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板书 第五章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四.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和措施 五.设计制作生态瓶(缸),观察其稳定性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