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生物专题突破专题三生物与环境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81909818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生物专题突破专题三生物与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中考生物专题突破专题三生物与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中考生物专题突破专题三生物与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中考生物专题突破专题三生物与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中考生物专题突破专题三生物与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生物专题突破专题三生物与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中考生物专题突破专题三生物与环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中考生物专题突破专题三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生态系统组成生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食物链和食物网: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逐级递减物质往返循环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重难点突破 生物的特征【例1】(2016云南中考)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都能运动B生物都由细胞构成C生物都能繁殖后代D生物都必须生活在水中【解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2、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答案】C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例2】(2014长沙中考)“雨露滋润禾苗壮”,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适应生物 D环境能影响生物【解析】水是非生物,“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水(非生物因素)影响了生物禾苗的生活。【答案】D 生态系统及食物链【例3】如图是某学校生物小组对农田生态系统调查后绘制的简图,据图回答问题: (1)食草昆虫、青蛙、蜘蛛、鼠、蛇是此生态系统中的_者。作为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还缺少_和_。(2)图中有

3、_条食物链。蜘蛛在该生态系统中位于第_营养级。(3)青蛙的发育一般经历受精卵、_、幼蛙和成蛙四个时期,这种发育称为_。(4)如果灌溉农田的水中含有某些难分解的有毒物质,那么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5)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原因是_。【解析】(1)在生态系统中,昆虫、青蛙、蜘蛛、鼠、蛇均属于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2)图中包括3条食物链,蜘蛛位于第三营养级。(3)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4)难分解的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该生态系统中最高营养级的生物蛇。(5)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

4、系统因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而使得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较小。【答案】(1)消费 非生物部分 分解者(或细菌、真菌) (2)3 三 (3)蝌蚪 变态发育 (4)蛇(5)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专题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2016云南中考)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 ) A生物能生长和繁育B生物都能运动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2016海南中考)如右图,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使两端液滴连通。在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滴一滴肉汁后,观察到草履虫纷纷从左侧培养液转移到右侧培养液。根据生物的特征分析,这一现象说明生物能( D )A进行呼吸 B进行运动C生长和繁殖 D对外

5、界刺激作出反应3(2016桐城中考)松露被称为“珍味之王”,是一种生长在松树根部的真菌。松露细胞和松树根细胞内都没有( A )A叶绿体 B细胞膜C细胞质 D细胞核4(湘潭中考)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最终把生物部分的有机物还原成自然环境中无机物的是( C )A生产者 B消费者C分解者 D不能确定5(2016泉州中考)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相似,体现了( C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改变生物6(2016龙东中考)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B )A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B大树底下好乘凉C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D青蛙冬眠7(2016泉州中考)泉

6、州湾红树林是许多鸟类的栖息地,如果大量捕杀鸟类,将破坏红树林的生态平衡。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 A )A. 有限的 B稳定的C不变的 D增强的8(2016泉州中考)葱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颜色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D )A水分 B空气 C温度 D阳光9(2016滨州中考)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B )A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B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C雷鸟的羽毛冬季为白色,夏季为灰色D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能加速岩石的风化10(2014湘潭中考)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

7、着吃与被吃的关系,那么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D ) 生物种类ABCDE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0.0540.0330.0020.1610.010A.ABCDE BEDCBADDABEC DCEBAD 11(2016苏州中考)洋洋同学想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她做了两个生态瓶,其中一个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如图所示。那么,下述各项中,作为她探究实验的第二个生态瓶应该是( B ),A ,B ,C ,D 12(2015黄冈中考)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各成分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此草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B草和鼠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

8、鹰和蛇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D该生态系统中,鹰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归根到底来源于太阳能13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生物圈就是地球B生物圈是指所有的生物C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无机环境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合称二、非选择题 14(2016德州中考)生态学家用能量金字塔模型来体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在能量金字塔中,高一级的营养级叠加在低一级的营养级上面,而底部主要是绿色植物,为第一营养级。能量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每个营养级最多获得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是_太阳能_,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它转化成化学能,固定在制造的有机物中,输入到第一营

9、养级。(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通过_食物链_依次传递的。(3)由图可以看出,下一营养级只能利用到上一营养级大约_10%_的能量。(4)能量金字塔说明,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_单向流动、逐级递减_。(5)在生态系统中,与能量流动不同的是,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碳元素是蛋白质、脂类及其他重要有机物的组成元素,主要以_二氧化碳_的形式参与循环。15(2016邵阳中考)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过去那里有许多狼,经常袭击家畜,对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为了保护人畜的安全,当地牧民曾经组织大规模的捕狼运动。但随后野兔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与牛羊争食牧草,加

10、速了草场的退化。(1)在上述草原生态系统中,由牧草、野兔、牛、羊、狼等生物构成了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_食物网_。(2)在该生态系统中,野兔、牛、羊、狼都是哺乳动物,但牙齿的分化有明显差异,下列图示属于狼的牙齿的是_B_。 (3)为了保护牛羊,牧民组织大规模的捕狼运动,这将导致草原中野兔数量变化的趋势是_D_。A越来越少 B越来越多C保持不变 D先增加后减少(4)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人们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_生态平衡_中起着重要作用。(5)若该草原受到某有毒物质的污染,则下列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是_C_。A牧草 B牛 C狼 D羊16(2014枣庄中考)如图为生

11、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甲戊”表示生物成分,“AD”表示生理或化学反应过程,“”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作答: (1)在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_甲(或生产者或绿色植物)_,因为它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_C_(填字母)转化为有机物,进而通过多条途径进行碳循环。(2)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二氧化碳_,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_A、B、D(缺一不可)_(填字母)。(3)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_甲乙丙丁,若消耗生产者10000kg,位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最少可增重_10_kg。(4)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

12、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据图分析,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有:_大力植树造林_。_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合理即可)_。17(2016烟台中考)你有在菜园栽培植物的经历吗?春天翻耕土地时,经常会看到蠕动的蚯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探究了解它们。 (1)观察蚯蚓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_蚯蚓通过体壁(表)进行呼吸_,根据运动的方向和环带的位置,判断其前端应该是_B_(填A或B),蚯蚓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_体节_构成,属于环节动物。(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通过“蚯蚓对土壤的翻耕作用”实验观察,发现土壤变得疏松,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生物能影响环境_。(3)下面是生物小组的同学设计的两个对照实验来探究适合蚯蚓生存的环境。, 实验一 实验二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_光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吗?_,实验二的变量是_湿度(水)_,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应该是:蚯蚓喜欢_阴暗潮湿_的生活环境。(4)从动物进化的历程看,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有着共同的祖先。软体动物比环节动物进化的特征有(写出一项)_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有专门的运动和呼吸器官_。节肢动物比环节动物进化的特征有(写出一项)_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身体分部(如头、胸、腹)、有专门的运动和呼吸器官(答对一条即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