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基础过关复习集训-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练习册-新人教版

上传人:种**** 文档编号:281909141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物理-基础过关复习集训-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练习册-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中考物理-基础过关复习集训-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练习册-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中考物理-基础过关复习集训-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练习册-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年中考物理-基础过关复习集训-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练习册-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年中考物理-基础过关复习集训-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练习册-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物理-基础过关复习集训-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练习册-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物理-基础过关复习集训-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练习册-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中考物理 基础过关复习集训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练习册 新人教版基础训练1. (2017海南)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 2. (2016上海)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 3厘米 B. 13厘米C. 23厘米 D. 33厘米3. (2017郴州)下图是小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的情景示意图,烛焰位于距透镜1.5倍焦距处,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工作原理与此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器件是( )第3题图A. 照相机 B. 放大镜C. 投影仪 D. 潜望镜4. (2017西宁)很多车主都在车

2、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B. 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C. 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D. 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5. (2017黄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镜后26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 cm处时,则( )A. 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 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C. 将光屏远离凸

3、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D.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6. (2017河南)无人机利用携带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须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7. (2017龙东)由于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_(选填“甲”或“乙”)图相符,应配戴_(选填“凹”或“凸”)透镜,予以矫正第7题图8. (201

4、7南充)小南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并测出物距u20 cm,像距v15 cm,则光屏上是倒立、_的实像,该凸透镜焦距的范围为_9. (2017抚顺)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装置,此时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是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凸透镜不动,光屏与蜡烛对调,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若在图中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远视镜片,将光屏适当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又能承接到清晰的像第9题图10. (2017铜仁)完成下列光路图第10题图11. (2017广安)请在图中方框内添上合适的光学元件第11题图12.

5、 (2017牡丹江)(6分)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第12题图(1)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2)小明首先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仔细调整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_的实像记录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_和_;(3)多次移动蜡烛,每次只向透镜移近几厘米,重复以上操作小明发现,在蜡烛与透镜逐渐接近的过程中,光屏上的像_(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4)当蜡烛距离透镜很近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了小明撤去光屏,从_(选填“光屏一侧”或“蜡烛一侧”)向透镜方向看去,可以观察到蜡烛

6、的像直击中考1. (2017威海)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题图A. 当物体距透镜8 cm时,成正立的像B. 当物体距透镜16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 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远离透镜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 当物体从距透镜30 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2. (2017乐山)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 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第2题图A. 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B. 减小物距,减小

7、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C. 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D. 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3. (2017株洲)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 cm的透镜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如图接下来改用焦距为15 cm的透镜继续实验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放大实像,光屏应该( ) 第3题图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C. 向上移动 D. 保持不动4. (2017烟台)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第4题图

8、A. 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 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5. (2017镇江)如图所示,用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将蜡烛放在A处时,位于P处(图中未画出)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向右移动蜡烛至B处,再将光屏从P处移至另一位置得到清晰的放大像,则两次所成的像都是_立的,P位于A的_侧,上述过程中光屏是向_侧移动的,用刻度表示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_第5题图 答 案基础训练1. B2. B 【解析】凸透镜的焦距f10 cm,v30 cm2f20 cm,则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物距:fu2f,10 cmu20 cm.故

9、选B.3. C 【解析】图中的成像规律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相同,A、B、D错误,C正确故选C.4. A 【解析】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是凸透镜,拍摄录像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之外;红外线在可见光谱以外,故人眼看不到故选A.5. D 【解析】距离凸透镜26 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v26 cm2f,则f13 cm,若将蜡烛移至透镜前10 cm处时,此时物距u10 cm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在光屏上不会出现实像故选D.6. 缩小 减小 【解析】摄像机是根据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

10、原理制成的,因此在感光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物距变大,根据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像距变小,应该减小镜头到感光晶片的距离7. 甲 凸 【解析】看不清近处物体为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松弛折光能力变差,导致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后,应该用凸透镜予以矫正8. 缩小 7.5 cmf2f,f15 cm2f,解得:7.5 cmf10 cm.9. 缩小 能 左 【解析】由于在图中的光具座上其像距小于物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像;当光屏与蜡烛对调后,由于光路是可逆的,所以能成像;由于远视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像距变小,所以光屏应向左移10. 如答图所示第10题答图 11. 如答图所

11、示第11题答图12. (每空1分,共6分)(1)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2)清晰 物距 像距 (3)逐渐变大 (4)光屏一侧【解析】(1)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为了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中心,便于观察;(2)首先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仔细调整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记录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和像距;(3)在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即蜡烛与透镜逐渐接近的过程中,物距在减小,光屏上的像变大;(4)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承接不到,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物像同侧,应从光屏一侧去观察直击中考1. D 【解析】

12、由图知,凸透镜的焦距f40 cm30 cm10 cm.当物体距透镜8 cm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正确;物体距透镜16 cm时,即物距在1倍和2倍焦距之间,应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确;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远离透镜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成的像也变小,C正确;当把物体从距透镜30 cm处向透镜方向移动时,即物距变小,像距应该变大,所以要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远离凸透镜,D错误故选D.2. A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

13、效果故选A.3. B 【解析】先用焦距为10 cm的透镜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实像,若改用焦距为15 cm的透镜继续实验,且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则此时物距u25 cm,15 cm25 cm2f30 cm,所以根据图示可知,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故选B.4. C 【解析】远视眼镜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放在凸透镜前面,会使所成像的像距变小,当拿走远视眼镜,所成像的像距又会变大,这样就需要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以增大像距,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故选C.5. 倒 右 右 5560 cm 【解析】两次像都在光屏上,说明都是实像,所以都是倒立的;蜡烛在A处,光屏上成缩小的清晰的像,说明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B处,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说明此时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由此可知,蜡烛在靠近透镜,透镜在蜡烛的右侧,则可知P位于A的右侧;因为蜡烛从A点到B点属于靠近透镜,像应该远离透镜,所以光屏应该向右移动;蜡烛在A点时距离透镜大于二倍焦距,因此透镜应该在50 cm右侧,蜡烛在B点时,距离透镜的距离应该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因此透镜应该在5560 cm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