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思维情境,培养创造力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81907990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思维情境,培养创造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思维情境,培养创造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思维情境,培养创造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思维情境,培养创造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思维情境,培养创造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思维情境,培养创造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思维情境,培养创造力(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思维情境,培养创造力二十四中学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思维情境,培养创造力创造力一般是指产生新的想法,发现和制造新的事物的能力。创 造力是人的一种高级能力,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是 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美国教育学家罗恩菲尔德指出:人与动物的主要 区别之一,就是人类能够创造而动物不能。“,创造是人类所具有的 本能 1998年11月24日江泽民主席在访问俄罗斯期间指出创新是 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部长陈至立 也多次谈到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 手段,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因而在现代数 学教学

2、中,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牛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牛的创造 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树立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是摆在每 一个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很好的进行研究。创造力的实质是对现实的的超越。创造力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 它是个人主体性的最高层次和最高表现,是人之主体性的灵魂。所谓 创造力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外在事物的超越。主体通过变革和改造 旧事物,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新事物,它常常与改革、发明、发现联 系在一起;二是对自身的超越。主体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 了自身,是“旧我转变为新我,实现自身的否定之否定。但学生在 教育活动中的创造力与人们一般所言的创造力有所不同,学生学习活

3、 动从本质上讲是以简捷、有效的方式继承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 化知识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在教师引导下,以课程教材(间 接经验)为认识客体,其具体方式是掌握而不是发现、发明。 则正如布鲁纳所言,学生的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而应包括川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而 言,其创造力也不限于首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新见解,而应包括以 下更多的内涵: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有丰富的想象力,喜欢出 新点子;爱标新立异和发表于别人不同的见解等。因此,在数学课堂 教学中,如何更切合实际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树立学生的 创新意识,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和研究。一

4、、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意识是一种总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意愿和 态度。创造意识强的人总能够从不同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产 生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勇气。创造意识来自于问题的质疑,只有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引导他产生创造的冲动。波利亚指 出学习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问题解决的的学习过程中,教师 要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的意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做,就必然出现学生经常不用教师讲的或课本上 现成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的现象。而且正确和错误都有可能出现, 止确时,说明学生能够理解基本的原理;出错时,也未必不是一种好 的现象,这正说明学生不满足于依葫芦

5、画瓢,也说明学生具有创新精 神。而我们很多一线的教师,往往只注意了前者,忽略后者。在一堂 计算教学课中,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7.5X28 + 17X2.5。在研究 计算方法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应该先做乘法再做加法。这时有一 位学生提出能不能用(7. 5 + 2. 5) X (28+17)进行计算?很显然这 个学生错误的使用了提取公因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在这种情况下,有 的教师会告诉学生你仔细想一想法则,随着教师简单的否定,在羞涩 中学生刚刚萌发的创新意识被扼杀掉了。而有些教师并不急于否定学 生,首先表扬学生这种大胆的设想具有创意性,再提出是否存在问题? 有无解决的方法?随着问题的提出,激发了

6、学生的研究意识,从而通 过研究发现了多种较新颖独特的计算方法:(1)原式=7.5X17 + 17X2.5 + 7.5X11= (7.54-2.5) X17 + 7.5X11; (2)原式二(7.5 + 2.5) X28-2.5X11;这样不仅鼓励了学生最初萌发的创新意识, 而且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们创新的欲望。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会产生两 种截然不同结果。因此,在口常的学习中,我们应鼓励、启发和诱导 学生提出问题和设想,因为这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世界的心理 触角,是创造意识的体现。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 大进。只有不断的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敢于想传统的方法和权威挑战, 才能够不断的激

7、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永不满足的 怀疑精神是创造之母。二、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创造动机是直接激励和推动学牛去从事创造活动的内在驭动力。创造动机可以来自儿童的内在动机,也可以来自儿童的外在动机。内 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可以相互转化。对于小学生來说外在动机有更加直 接的激励作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鼓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和及时 的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各种创造动机,启迪他们的创造精神。在 长、正方体表面积的练习课上,我为学生设计了一节磁带盒的包装设 计课,课上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现有的磁带盒的外包装进行设 计,学生从节省材料、美观新颖、使用便利即环保等多个方面分组进 行了

8、研究,并利用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具把自己的设计制作出來,极 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动机,在学生的演示过程中,教师及时的鼓励, 赞许的眼光,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学生设计出了阅览式、 书架式、礼品式多种包装设计。同时加深了对长、止方体的理解。 即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自身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利用外在动机的激 励作用,促进内在动机的发展。因为内在动机更有助于学生进行创造 活动,发展和提咼创造能力。创造动机还与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有关。研究表明,成就动机高 的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有较强的毅力,富于挑战性,能从完成任务中 获得满足感,热衷于担任富于开创性的工作,并在完成任务时敢于创 新,即使遇到挫折失败也会

9、加倍努力,直至成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分层次调动不同类型学生的创造动机,开展合作学习,发挥不同类型 学生的特长,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是极为 重要的。还是在包装设计一课中,有的学生思维的创新意识极强但动 手能力很差,有的学生手很巧,但缺乏创新精神。因此利用分小组合 作的方式,采用优势互补,同样可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创作动机, 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因此,创造动机的激发,并不只局限于某一部分 特定的学生,而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和创造性。孔子云:三人行,必有吾师。发展每一个学生的特长, 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动机,是历史富于每一位教师的使命。三、积极发展

10、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离不开思维。吉尔福特在研究智力结构时,通过因素分析发 现了聚合和发散两种不同类型的思维。聚合思维是指利用已有知识经 验或传统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有组织 的思维方式。而发散思维是既无一定方向,又无一定范围,不墨守成 规,不因循传统,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吉尔福特认为:经由 发散思维而表现于外的行为即代表个人的创造性。创造思维在行为上 有以下三个特点: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的三个重要环节。教师应注重通过不同类型的课,有侧重性的发展学 生的思维。例如在概念和应川题的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发展

11、学生 的思维流畅性,因为在这类课中,学生需耍表达自己的观点;组织和 联络所需要的知识和观念;通过语言体现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个 方面,有经验的教师通常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由能力较强的学生到能力较差的学生,逐渐形成学生的能 力。切不可操之过急。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基本性 质是不同年龄阶段三个有关联的概念,在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时,由于 学生年龄较低,教师可采用引导概括的方式,逐渐形成概念。在学习 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由于有了前曲的知识基础,教师应尽可能的让学 生独立进行概括。在六年级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完全可放手发 动学生,大胆的猜想,积极的验证从而

12、主动的形成概念。使思维能力 得到发展。而思维的变通性,教师可通过应用题的一题多解,对判断 题、选择题的分析研究,及几何公式推倒过程中推倒方法的灵活应用 等不同方法加以训练和引导。在发展思维的独特性方面,教师一方面 要善于扑捉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新异性的想法,另外,可以通过活动课 和思训课,创设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独特性的情境。发展学生的思维 能力。同时,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切不可只注重 发展发散思维,而忽略了聚合思维的培养。并且,创造思维是大脑左 右半球协同活动的结果。从创造思维的产生的过程来看,在创造性 灵感产生期间,右脑的功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川。目前,学牛在学 习过程中,偏重

13、于左脑的利用和训练,忽视了右脑功能的开发。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增加一些左侧肢体的活动,挖掘右脑潜能,提 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水平。四、树立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过去,人们更多的是在探索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通过长期的研 究,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创造力除了与智力密切相关外,也与学生 的个性品质密切相关。因为,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 创造性,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研究发现,创造力 与智力之间有中等程度的相关,中等以上的智力水平是创造力发展的 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说明,绝大多数人都具有创造力发展的 潜质。学生的意志品质是制约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学生 的

14、自信心、进取心、好胜心、情绪的稳定性及完成任务的坚毅精神等 方面的个性品质,在创造性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 在培养学牛的创造力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探索欲、挑战性 及意志力。对于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思想和行为,即使有错误,也要加 以鼓励和引导。要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向老师挑战,敢于标新 立异、逾越常规,敢于言别人所未言、别人所未做的事。尤其要培养 学生具备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 够持之以恒的去解决疑难问题,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因此,对 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质疑,以及在思考过程中突发的奇想,教师应注 意加以保护,不要轻易的加以扼杀。注意在提问、

15、讲授、练习等各个 环节中,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回答问题 和解决问题。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耐心的帮助和引导,才有 可能培养学牛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牛创造力的发展。其中,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是课堂教学成败 的关键。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由人们的认识需要引起的。 在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牛不断地产牛学习意向,引起学牛的认识需要, 就要创设出一种学习气氛,使学生急欲求知,主动思考;就要设置出 有关的问题和操作,利用学生旧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以造成认 知冲突。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认知冲突是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与新学知识之间的冲突式差别,这种

16、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的惊愕, 并促使其注意关心和探索的行为。课堂教学中有了学习气氛和认知冲 突,即创设了思维情境,学生便有了展开思维的动因、时间和空间, 从而有助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一)、引人新课中创设思维情境新课的引入,这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若不注意思维 情境的创设,师生便不易进入“角色”,教师的导学过程和导学效应 便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从而导致整堂课欠佳的教学效果。引入新课中 创设思维情境有以下几种方法:1.巧设悬念,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意向。心理学的知识告 诉我们:意向是在一定恰当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如在教学相似三解 形的引入时,提问学生:不过河,如何测河对岸的树高?这样很容易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意向。2提出疑点,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导学”的中心在于引导。 引在堵塞处,导在疑难处,搞好引导,能有效地促进思维状态的转化。 在新课引入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些疑问,就会引发学牛解疑的 要求。如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