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剖析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81889524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剖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对我县2016年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剖析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xx县纪委积极作为,对标 落实,成效显著。但一些问题如公车私用、公款旅游、违规 发放津补贴和福利等问题仍不时以新“面孔”出现,不断有干 部“露头”“被打”。截止XX年XX月,全县共处理违反中央“八 项规定”精神的党员干部XX人。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 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形成自觉遵循是一项长期的 艰巨任务,应常抓不懈。一、存在的问题一是觉悟不高,存在抵触心态。有的党员干部对作风建 设的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认为在抓“三公一金”这些问 题上管的太严、太死,不利于调动干部积极性。少数党员干

2、部政治敏锐性不强,认为中央、省、市、县抓作风建设只是 “一阵风”,没有真正认识到党的决心和恒心。还有干部认为 刹车踩太猛也不行,认为作风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 的,把长期养成的习惯一下子全部卡死,干部不适应,工作 难推动。顶风违纪、无视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XX年度,通 山县纪委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XX余起, 处理党员干部XX人。二是意志不坚,存在观望心态。有的干部对作风建设有 深刻认识,行动上缓慢,思想上迟钝。一方面等上级,对待 上级原则性要求,不是主动地结合实际贯彻执行,而是等待 上级出台进一步详尽具体的规定,不愿探索。而鲜活的经验 往往来自基层,不探索就找不到整治作风顽疾

3、的良方。另一 方面等别人,不愿出头,不敢担当。认为把自己的事做好, 把自己管好就对得起组织,不愿意严格要求下属,怕得罪人。三是原则不强,存在侥幸心态。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千方百计“变脸”发放福利、进行公款消费、超标准接待、搞 “小金库”等,耍小聪明犯大错误。如:XX年XX月9日, 社区干部降温费、烤火费、值班补助XX元。XX年XX月XX 日,XX纪委给予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XX党内警 告处分;XX年XX月至XX年XX月,XX站长XX为解决金家 田站不方便报账的接待费用,伙同副站长XX、报账员XX等 人通过虚报工程项目、虚增工程量等方式,从管理站的九个 项目中共套取资金XX元私设“

4、小金库”。四是作风不实,存在浮躁心态。有的干部特别是机关干 部工作浮在面上,重形式轻效果,工作粗枝大叶,唱功好、 做功差,不讲实际效果。工作责任心不强,或是推诿扯皮、 敷衍塞责,或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手抓一把泥,脚踩西 瓜皮,能和稀泥和稀泥,滑到哪里算哪里”。如:XX年XX月 XX日,XX党委印发2016年乡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 责任工作要点文件时,照搬照套县级文件内容,没有根据 本地方实际贯彻执行,工作马虎不严肃,在社会上造成不良 影响。为此,XX纪委给予草拟该文件的XX党内警告处分。五是能力不足,存在畏惧心态。首先是畏民,由于宗旨 意识淡化、缺乏群众工作经验,导致不愿、不敢、不会面

5、对 群众。其次是畏难,群众诉求涉及问题有时比较复杂,牵涉 面比较广,解决起来有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干部缺乏 担当意识,既不愿用心去办,又不善冷静分析,抓不住关键, 做不到因势利导,化解不了矛盾。三是畏实,要落实就要有 具体举措,一具体就要有人力、物力、财力的付出,有的党 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做群众工作上搞花架子多、应付检查的 多、形式大于内容的多,而没有真正把精力放在解决实际问 题上。二、原因分析一是落实两个责任不力。少数党委领导对落实主体责任 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要自己洁身自好就行, 对抓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畏难情绪,履行责任、特别是追究责 任时决心、力度不够;个别领导奉行好人主义,

6、对本单位或 下属的违纪违法问题和不良风气不抵制、不斗争,主体责任 流于形式;从监督方式来看,有的乡镇纪委或相关科局纪检 组监督方式单一、老套的问题依然存在,监督工作机制还不 完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方式比较 单一、考核内容和指标设定不够科学,存在责任认定难、追 责力度不大等问题。二是监管存在盲区。一些腐败问题和作风问题存在隐蔽 性,特别是一些消极腐败现象面临纠而复生、查不胜查的困 境,客观上增加了纪委执纪监督的难度;一些领域潜规则”、 “亚文化盛行,少数“容忍腐败”、“羡慕腐败”的腐朽观 念还有一定市场,存有对纪委执纪监督不理解、不支持的心 态;另外,某些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作

7、风不过硬,有的作风漂 浮、律己不严,自觉接受监督意识差,办关系案、人情案, 对一些不良风气不但不抵制,这些都导致监管难度加大。三是思想认识偏差。部分领导干部认为八项规定之类的 制度、条例等,都是些软的虚的东西。所以一些人抱着不以 为然的态度,认为八项规定”再怎么重要,等到风头一过, 也没人管了,只有经济搞上去了,财政收入多了,袋子里鼓 起来了,才是硬道理,真本事;另外一些人存在侥幸心理, 认为并没有把红包揣进自己口袋里,也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 谋取私利,只是简单的吃吃喝喝,充其量就是打打擦边球”, 不是什么大问题;还有一些人秉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思想,以绕道走作变通。如网上披露的,“公务宴请

8、转入环 境奢华的偏远私人会所,采取分开发票或变通入账的方式报 销大额招待费用,以单位食堂工作餐名义高标准进行公务接 待,喝高档酒撕商标、用矿泉水瓶装茅台”,“一些车辆的车 牌用免费停车的牌子挡了起来等等。四是组织观念弱化。有的领导干部开展工作往往是以会 议传达会议、以讲话学习讲话、以文件落实文件,喜欢做表 面文章;有的领导干部责任观念差,忘记作为领导干部肩负 的责任,抓工作时,不是先思考如何造福一方百姓、干一番 事业,而是琢磨如何取悦领导,快出“政绩”,搞决策时, 不是虚心好学发扬民主,而是自以为是、轻易拍板;有的不 深入细致调查研究工作,搞形式主义的东西,脱离群众,不 深入实际,浮在面上,间

9、接地影响了一些干部和群众;有的 只求“四平八稳”,不求有功于民,工作上力度大减。三、对策建议一是要持续开展思想教育,警钟长鸣。全县各乡镇、各 单位部门要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当做一项长 期性、系统性工程来抓,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多角 度、大力度、深层次的廉政思想宣传教育,教育党员干部时 刻绷紧纪律弦。常强调,常调度,循序渐进,持续深入,使 各项规定入脑入心,消除干部的“抵触心态”。同时坚持开展 明察暗访,加大对典型案件的查处力度及通报力度,促使党 员干部不敢心存侥幸,让干部对越“线”的事“不敢为”。二是要配套出台具体措施,细化政策规定。政策规定越具体,落实就越彻底。我们抓作风建

10、设由来已久,“中央八 项”规定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效果,就在于它的具体可行。要 不断细化关于“三公”经费、公车管理、领导干部“蹲点”基层 等各项制度规定,使基层和党员干部有标可对、有据可依, 同时出台违反政策规定的问责处理办法,将作风关在量化、 细化、具体化的制度“笼子”里,让干部对越“线”的事“不能 为”。三是要着力提升工作能力,形成正确用人导向。要将提 升党员干部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作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密 切联系群众、务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重中之重,坚 持问题导向,深入查找在贯彻群众路线方面存在的问题,深 入整改并建立长效机制。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突出解决民 生问题的群众工作政绩的干部绩效考核机制,促使干部主动 面对群众、联系群众、深入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让干部 对越“线”的事“不想为”。四是要层层压实两个责任,强化干部履责担当。要把党委的主体责任具体化,把任务变成“硬指标”,各级党组织 都要制定“两个责任”负面清单和正面清单,为党员干部明 确责任和标出“红线”,构建完整责任体系。并以述职约谈 等方式多管齐下,强化压力传导,确保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同时,把严格追责作为督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的重要手 段,开展经常性督促检查,使问责成为常态,坚持有错必纠、 有责必问,以坚决问责倒逼责任落实,杜绝干部“不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