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22-10-138B

上传人:欢**** 文档编号:281884227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22-10-138B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22-10-138B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22-10-138B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22-10-138B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22-10-138B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22-10-138B》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22-10-138B(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思想政治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4第18课。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复旦大学某教授指出,哲学不容易定义,但哲学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每个人基本的存在方式,这是哲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根本不同。哲学真正的生命在于批判和反思,但哲学意义上的批判不同于否定,而是更接近“明辨”概念,因为只有反思和批判才能让“熟知”变为“真知

2、”。这表明A.哲学对人的成长起积极的推动作用B.哲学的使命就是认识“思想”C.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D.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2.德国生物学家施旺和施莱登创立的细胞学说,表明一切生物有机体之间都不是各自孤立、彼此无关的,证明了自然界的联系性和统一性,这一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之一。这表明A.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B.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了人类关于世界观的学问的发展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科学之科学”3.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

3、的“影子”。下列与其世界观完全一致的是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气者,理之依也A. B. C. D.4.鸿蒙时代是中国传说中的一个时代,甚至可能在混沌时代之前。鸿蒙时代末期,世界破碎产生混沌之气,混沌之气聚集,混沌时代产生。从哲学上看,“混沌之气聚集,混沌时代产生”的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承认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等局限性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A. B. C. D.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旧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旧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的基本问题作出了回答并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在与各国革命的结合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唯物主义体

4、系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于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构筑了科学的哲学体系A. B. C. D.6.2021年6月底,历史性高温席卷美国西北部、加拿大西南部等地,过高温度致使数百人丧生。专家认为,随着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多,气候系统中的“能量”不断上升,这种过剩的“能量”通过极端高温天气等形式体现出来。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只有减少人类活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界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运行的A. B. C. D.7.“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能变桑田。荣枯递传急如箭,天公不肯于公偏。莫道韶华镇长在,发白面皱专相待。”

5、这首诗出自唐代李贺的啁少年。其蕴含的哲学道理是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客观事物的历史性特征是相对的绝对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A. B. C. D.8.某研究人员曾声称,他们在研究一些有警戒色并且有刺的植物时,发现了植物能自动模仿动物的现象。这种植物能够自己生长出一些看起来像真硬刺一样的假刺,让食草动物不感兴趣,从而保护自己。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表明A.一切生命物质都有对外界刺激作出感应的特性B.对环境的能动反映是一切生命物质所固有的C.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D.客观环境影响生命物质对外界的分析和判断9.2021年6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建立了数字孪生

6、脑模型。该模型就像人类大脑的“备份”或克隆体,科学家可以用它揭示脑机理、启发类脑智能、解锁所有和脑有关的疾病。未来的数字李生脑可以成为一定意义上的通用智能系统,让人工智能迈上新的台阶,在思考、决策上接近于人脑。由此可见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需要加以利用大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和活动的物质器官科技的进步使人脑的各种功能具有可替代性数字孪生脑具有模拟人脑机理和思维的功能A. B. C. D.10.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可追溯到造字之初,秋心为“愁”,或曰秋天有一颗哀愁的心。在中国文学里,从诗经起,人与自然就表现出血肉相连的关系,故当秋风萧瑟、木叶飘零、鸟去兽隐、岁之将终,敏感的人们便心生悲凉

7、,自伤年华易逝,哀叹美人迟暮。由此可见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意识反映外部世界是能动的、有选择的“悲秋”的心境源于人们的心理感受意识的反映内容和反映形式具有客观性A. B. C. D.11.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这表明,宗教A.决定人们实践中的行为选择B.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C.根源于社会力量,其内容是主观的D.是游离于客观存在之外的精神现象12.近年来,伴随交通、服务等软硬件改造提升,M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秀美的自然山水、

8、多彩的民族文化,全力将资源优势、绿色优势、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助推旅游产业化,推动了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M省的成功经验是把握运动的条件性,为乡村发展注入动力坚持把先进的科学理念作为人们行动的依据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实事求是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A. B. C. D.13.下图漫画“成绩”汇报讽刺了有些人主观与客观相背离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没有坚持适度原则A. B. C. D.14.“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是通过一定形式和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搜集有关信息,比较充分地掌握相关客观实际的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

9、分析综合,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某些规律性认识,用以指导各种实践活动的过程。可见,调查研究根本目的是写出调查报告,供科学决策使用要求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实践与认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认识、改造和利用客观规律的重要方式A. B. C. D.15.可燃冰是一种新型高效清洁能源。1778年首次发现时,因技术不成熟、化石能源开采时间不长而未引起人们重视。1960年,苏联在西伯利亚发现了可燃冰,鉴于当时的冷战局势,这一发现立即引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关注,并相继开展对可燃冰的研究和勘探工作。截至今天,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入大量人财物对可燃冰进行研究。由此可见实践和认识受到特定历史条件

10、的制约新的认识源于新的社会结构和时代特征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真理探索的过程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A. B. C. D.16.我国民间有食疗治病的传统,盛传大蒜具有抗癌治癌的功效。经过科学研究证实,大蒜可以降低患癌风险,但并不具有抗癌之功效。其实,预防癌症的关键在于营养均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真理以谬误为起点,其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认识在已有真理的基础上向前发展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A. B. C. D.17.“真理喜欢批评,因为经过批评,真理就会取胜;谬误害怕批评,因为经过批评,谬误就要失败。”这说明真理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

11、理会越辩越明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对同一确定对象可能有多个正确认识A. B. C. D.18.淀粉通常由农作物通过自然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生产。中国科学家团队从头设计、构建了11步反应的非自然固碳与淀粉合成途径,并使其工作效率大幅高于自然生物过程,跨越了自然途径数亿年的进化,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人工合成淀粉表明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改造世界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固有属性人能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A. B. C. D.19.2021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昆明开幕。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

12、主题,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擘画未来。加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从哲学的角度看是基于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金山银山生物系统内部结构具有优化趋向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A. B. C. D.20.2021年6月,世卫组织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称赞中国经过70年不懈努力,从20世纪40年代每年报告约3000万疟疾病例到如今完全消除疟疾,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中国自此结束了疟疾肆虐数千年的历史,这在我国公共卫生史和全球消除疟疾史上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由此可见事物的质变是由事物数量的不断积累引发的变化新出现的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

13、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发展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A. B. C. D.21.“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下列做法符合材料中方法论要求的是作风建设没有完成时,是一场持久战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发挥“头雁效应”,一级带一级脱贫不是终点,要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A. B. C. D.2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条“新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我们在前人长期奋斗的基础上继续开拓前进的光明大道。这条“新道

14、路”是光明大道,从哲学上看是因为它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时间上看,它是后出现的事物它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A. B. C. D.23.“所谓文明野蛮,不过循环蝉递新旧并无一定之界限,何者为新,何者为旧,很难于断定甲地以为旧者,乙地或反视为新。”这一观点体现了真理有自己的适用范围没有认识到文明与野蛮之间存在联系否定了人们正确判断新旧事物的可能性认为新旧更替是循环的,否定了发展的前进性A. B. C. D.24.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顽强拼搏,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不断实现,小康梦想成为现实。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程表明社会的发展表现为不同社会形态的更替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