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II)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81880848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II)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II)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II)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II)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II)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II)》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II)(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II)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共25分)1.学完“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半坡人生活的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过着群居生活 B使用打制石器 C种植水稻 D制造彩陶2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指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3 关于右面这幅书法作品组合正确的一项是 A东晋-王羲之- 行书 B隋朝-颜真卿-隶书 C唐-柳公权-楷书 D宋朝-苏轼-草书4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说法错误的是 A发生在14051433年 B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促进中国和亚欧各国的政治交流 D比欧洲航海家的远

2、航早半个多世纪5清朝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在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是 A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B实行八股取士 C大兴文字狱 D设立军机处6北京城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变迁,下列事件发生在北京的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京师大学堂的创办五四运动的爆发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七七事变的爆发 A B C D 7中国近代史上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是 A 南京临时政府 B南京国民政府 C 太平天国政府 D广东国民政府8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全面抗战时期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国共第二次合作 C 百团大战 D中共七大9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3、。”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 A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1.时间:1951年2.人物:阿沛阿旺晋美3.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 得统一 C 争取国内民主和平 D商讨抗战胜利后中国走什么道路10右面知识卡片归纳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 土地改革 D一五计划11 习近平总书记将他的精神归纳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并亲临河南视察,专程到兰考拜谒焦陵,致敬忠魂。这位英雄人物是 A 雷锋 B邓稼先 C焦裕禄 D王进喜12目前在我国有5个省级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这源于我国 A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

4、度 C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D实行了一国两制的伟大决策 132016年1月8日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0周年纪念日,全国多处举行了纪念活动。以下活动与周总理无关的是 A参加红军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B 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斗争 14“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消除门第上的差距”这句话可能是针对古代哪种制度的评价 A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B古埃及的奴隶制 C雅典的奴隶主民主制度 D古巴比伦的世袭制 15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地中海成为内湖”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A希腊文明的繁荣 B罗马

5、共和国的兴衰 C罗马帝国的扩展 D罗马历史的演变16学习历史必须关注“历史联系”,即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因果A亚历山大东征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B日本进行大化改新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C查理马特改革基督教会凌驾一切D穆罕默德传播伊斯兰教阿拉伯数字传播17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200多年前,领导北美13个殖民地做了这件“破天荒”大事的英雄人物及历史事件分别是 A克伦威尔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华盛顿 美国独立战争 C罗伯斯庇尔 法国大革命 D拿破仑 滑铁卢战役18下列关于两次工业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促使欧美诸国先后实

6、现工业化都出现了交通工具的革新 都引发了世界性大战 A B C D19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华盛顿会议的资料卡片,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华盛顿会议 历史背景:美、日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争夺激烈 召开时间:1921-1922年 主要内容:签订九国公约等条约 主要影响: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A 历史背景 B 召开时间 C主要内容 D主要影响20希特勒上台后,纳粹党推行种族灭绝政策,疯狂迫害 A犹太人 B法国人 C日耳曼人 D美国人21 日本政府实行“教育先行”战略,教育经费1950年为1599亿日元,1972年增至40244亿日元,占当年政府预算的20%。这说明日本 A实行文明开化的政策

7、 B重视人才培养 C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D推行非军事化政策22“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领导印度“结束厄运”的领导人是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 C尼赫鲁 D纳赛尔2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应该 A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参与国际合作 B发挥自身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C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反对全球化,拒绝与发达国家交往24右图反映出当今世界形势的发展趋势是 A实行冷战政策 B 美国建立单极世界 C多极化趋势 D一超多强的局面25下列作品属于世界现代文化成就的是 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其中26题10分,27题12分,2

8、8题13分。共35分)26.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厚重的中国史,也是一部各民族共同巩固边疆的历史。结合材料与所学,完成下列内容。(10分) 西北 西汉通西域后,开通了丝绸之路。清朝乾隆帝平定了,设置了伊犁将军,巩固了西北边疆。西南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元朝时设置专门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中 华民 族东南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回台湾。清朝为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于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北方秦始皇派蒙恬修筑了西起东到辽东的城防,用来抵御东北清朝帝领导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了沙俄侵略者。清朝前期的疆域东北到黑龙江以北的外

9、兴安岭和。27.外交是内政的延伸,近代以来,中国外交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 结合材料与所学,回答相关问题。(12分)【悲歌鸣响】图一 鸦片战争形势图 图二 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 图三 辛丑条约签订材料一 (1)图一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图二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中哪一条款对中国危害最大?图三条约的签订是爆发于何时的哪一场战争的产物?(4分)【屹立东方】材料二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2) 结合材料与所学,概括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10、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践行这一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一例即可)(2分)【融入世界】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材料三 (3) 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三中的文件发表于哪一年?该文件签署的最重要意义是什么?(3分)【大国崛起】材料四 “一年来,全方位外交成果丰硕。同主要大国关系取得新进展,同周边国家务实合作深入推进,同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不断拓展,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

11、和国际机制的关系全面加强,经济外交、人文交流卓有成效。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 (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外交源于哪一次会议的召开?请列举一例该时期“经济外交”的成就。(2分)(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你认为影响近现代外交差异的因素有哪些?(1分)28.在俄国(苏联)的历史发展中,有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曾经影响着这个国家社会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13分)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图一列宁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图二“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

12、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斯大林图三“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赫鲁晓夫图四 “我还对我国人民失去一个大国的国籍感到不安,它会给所有的人带来十分沉重的后果。”戈尔巴乔夫图五(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这番话后他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又顺应了怎样的时代潮流?(3分)(2)真正实现列宁说的“一切权力归苏维埃”是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以后?这一事件的性质如何?(2分)(3)斯大林的这一号召是为了抵抗哪一法西斯国家的入侵?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写出这场卫国战争胜利的标志。(3分)(4)赫鲁晓夫当政时期成立的哪一军事组织最终促使两极格局形成?他的改革在当时首次冲击了哪一体制?(2分)(5)材料中“失去一个大国的国籍”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实质是什么?(2分)(6)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谈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