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初一语文摸底考试

上传人:lil****ar 文档编号:281880682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初一语文摸底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初一语文摸底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初一语文摸底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初一语文摸底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初一语文摸底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初一语文摸底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初一语文摸底考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初一语文摸底考试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共20分)粗狂()魁梧()嫉妒()扣人心悬()逮捕()狙击()倾斜()永垂不朽()炫耀()模样()订正()强人所难()家眷()解剖()卑鄙()称心如意()履行()膝盖()胆怯()斤斤计较()二、 根据拼音写汉字(共20分)霎()时 摇曳() 游艺() 两全其()美僻()静 狭隘() 急躁() 搬弄是()非虐()特 祭祀() 抵御() 悬梁刺()股颁()发 滑稽() 静谧() 今非昔()比振()作 脑髓() 邮戳() 走投()无路三、 选择。下面个体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4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

2、确的一项是()A. 为了班级建设,小明积极献言献策,语重心长地和老师教谈了一个多小时。B. 这两首次虽然出自不同作者的手笔,但表达的意境大有异曲同工之妙。C. 重新装修过的校舍整洁敞亮,焕然一新。D. 大唐冥想狄仁杰在破案过程中目光敏锐,明察秋毫,是一个个悬案水落石出。2.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B.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 :“月儿明,风儿静”C.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D. 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在这次的读书活动中,是我学到了许多关于读书

3、的知识。B. 他仿佛看到了草原上骏马奔驰的身影和清脆的马蹄声。C.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灾害是没有国界的。D. 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制定了具体分的改进措施。4.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是()A. 回望兰亭,难忘残园雨锁,难忘轻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B. 这条百年老街在初夏的阳光中,越发显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C. 林子里很多地方还积累着厚厚的雪,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径自开了起来。D. 每到冬季,流动的飞瀑凝固成一根根冰柱,仿佛一把巨大的竖琴,奏出美妙的乐章。5. 依次填入下面很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植物是没有“情”的,更别说“智”了,_还有,我们常

4、常把失去记忆、没有什么行为能力者成为“植物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句话说的就是草木的无情。在神奇的食物世界,许多植物为了生存,不仅能“看”,能“睡”,还能“吃”。然而,随着科学家植物研究的逐步深入,他们惊奇的发现植物不仅有“情”,而且还有“智”呢。A B. C. D.6. 一次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_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_中西方意象差异比较大,容易产生误解,_奥运福娃的造型设计没有采用龙的形象。A. 因为 而且 所以B. 虽然 但是 所以C. 尽管 由于 但是D. 由于 而且 但是7.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莫泊桑和高尔基都是法国著名小说家,他们都有短

5、篇小说被翻译成中文。B. 李白是唐代的伟大诗人,人称“诗仙”,登幽州台歌是他的作品。C. 红楼梦和聊斋志异都是我国古代的著名短篇小说。D.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关雎选自诗经。四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共6分)1. 仔细观察,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2分)_2. 认真思考,说说这幅漫画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2分)_3. 如果你是漫画中的孩子,你将会怎样对“奶奶”说。(2分)_五、 古诗词填空(共10分)1. 但愿人长久,_。(水调歌头)2. 问君能有几多愁,_。(虞美人)3. _,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4. 洛阳亲友如相问,_。(芙蓉楼送辛渐)5. _,直挂文帆济沧海。

6、(行路难)6. 欲把西湖比西子,_。(饮湖上初晴后雨)7. _,可以为师矣。(论语)8. 工欲善其事,_。(论语)9. _,勿施于人。(论语)10. 穷则独善其身,_。(孟子)六、 文言文阅读(共14分)杨布打狗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注释:缁(z):黑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1)杨朱之弟曰布: B。迎而吠之: C。将扑之: D。子亦犹是也:2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_(2)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

7、来,岂能无怪哉?_1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顿两次)。(2分)向 者 使 汝 狗 白 而 往 黑 而 来13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答:_七、 现代全文阅读(共16分)母亲的茶事乡村五月的晨,醒得特别早。仿佛还没来得及揉揉眼,天色便温柔地明亮起来。 想起临睡前母亲说今天该采茶了,赶紧翻身起床。清水洗漱后,素面朝天地向屋后茶园信步而去。 沿着春草丰满的小径向前,向前。晨露盈盈在我穿行游走的身后滴答作响,行不远,就看见母亲拎一小桶埋头在茶树丛中一朵一朵地采摘青茶。天地间罗下薄薄的清雾,空气中漫布着青草、泥土特有的味道,茶树们井然有序地排列着,伸出一只只浅嫩的小手,一定是

8、想抓住这个春天轻灵的羽翼吧! 母亲含笑嗔怪我昨日在旅途风尘仆仆一天,累了,没多睡会,眼神却分明欣喜地巴望一起采茶,多点时间亲近她的女儿。学着母亲的样子,我一边小心翼翼地采摘着鸟舌般俏皮柔嫩的新芽,一边听她细声轻语絮叨着如烟的往事。 一场场春雨飘过,茶树喝饱了水,滋滋地直望外冒着青翠的嫩芽,从清明到立夏前都是采茶的季节。那时候,青山茶场的千里茶园里便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了,远远放眼望去,碧绿葱翠的茶山上星罗棋布地遍撒着一个个俏生生的采茶姑娘。她们如翩翩彩蝶穿梭在一条条绿色长龙间,头带草帽,腰挎竹笼,双手起舞,上下翻飞,一片片,一叶叶,采摘着满垅的希翼和梦想,茶树兴奋地颤抖着发出淅淅沥沥的欢唱。少女

9、时的母亲便是那群茶姑里的一个。以前采茶都是一水的黄花闺女,母亲说,茶是最好“色”的,一个季节下来,那些丰满水灵的女孩子一个个都变得面黄肌瘦,神色憔悴。我一旁听了吃吃地笑,哪里是茶好色呀,分明是采茶的活太艰辛乏味,茶姑们的消瘦大致是劳累所致吧。 布谷鸟高声吟唱着不急不慢地巡回在原野,和煦的清风痒痒地拂面而过。说着这些青葱往事时,母亲像往常一样抿嘴笑了。细细看看母亲,她真的老了,那昔日光洁明媚的额角不经意间爬上几道深深的沟壑;清澈的眸子有了些许浑浊;逐渐发福的身体不再灵动妙曼,连采茶也要戴着老花镜才能看清。我暗暗叹口气,心里湿湿沉沉的。不知还能喝多久母亲亲手采摘的茶叶了。 吃过晚饭,父亲笑吟吟地问

10、我要不要看茶叶是怎么炒制“出笼”的,他毫不吝啬地夸起母亲的聪明能干,去年只看过一次就学会了自己做茶。灶膛里的豆萁随着划起火柴的青烟熊熊燃起,红彤彤的火舌忽忽地舔着锅底,母亲把我们采了一天的青茶叶一股脑儿倒进锅里,赤裸着双手不慌不忙地翻炒起来。一股浓郁的清香蓦地扑鼻而来,飘飘缈缈地弥漫开去,一时间连满屋的空气都沉醉在沁人心扉的茶香余韵中。 杀青、摊青、烘焙,母亲双手不停舞动,翻、揉、捻、搓丝毫都不含糊,那一点头一舒臂的灵活机警好象换了个人似的。我托腮依在灶边,贪婪地吸着,嗅着,陶醉着,铁锅散发的热气合着茶叶袅袅的清香逐渐逐渐盈润着我的心 二个多小时后,茶叶终于烘干焙好,粉墨登场了,簸箕里的新茶条

11、索紧致,纤毫毕现,一共7两有余。望着母亲红肿麻木的手掌,拭着她额头沁出的汗珠,我感动莫名,没成想,每天在手中的青瓷茶碗里舒缓轻舞,婀娜多姿,清香碧纤的茶叶,竟然来得这么艰辛不易。那杯中朵朵盛开的叶片,可是朵朵都凝结着母亲浓浓的爱呀!1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两个场面,请你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出来。 _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那昔日光洁明媚的额角不经意间爬上几道深深的沟壑;清澈的眸子有了些许浑浊;逐渐发福的身体不再灵动妙曼,连采茶也要戴着老花镜才能看清。 _ 3文中最后一句“那杯中朵朵盛开的叶片,可是朵朵都凝结着母亲浓浓的爱呀”有何作用?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_ 4请结合文意对“母亲”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