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了不起的盖茨比》谈大学生如何塑造科学人生观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81880575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谈大学生如何塑造科学人生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谈大学生如何塑造科学人生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谈大学生如何塑造科学人生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谈大学生如何塑造科学人生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谈大学生如何塑造科学人生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谈大学生如何塑造科学人生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了不起的盖茨比》谈大学生如何塑造科学人生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了不起的盖茨比谈大学生如何塑造科学人生观摘要:通过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阐述在21世纪, 如何以马克思主义塑造当代大学生科学的人生观。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人生观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破灭知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巅峰之作,令当今的很多大学生爱不释 手。这部小说曾被反复改编为电影,让一代代年青人趋之若鹫。它敏 锐地抓住了当代社会生活的主题,并以象征手法展现了“美国梦传奇 之下的嘲讽及悲凉。1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 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那时,在年轻的我们眼前,一切都像镀上 了玫瑰红,浪漫无比,因为此后,对于周遭的环境,我们将永远不会 再

2、如此感同身受。9 2 5年,弗朗西斯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了不起 的盖茨比中,如此形容自己身处的20世纪20年代。这是一个美 丽浮躁的年代。伴随着电气和汽车时代来临的,是爵士等新艺术形式 的兴起。与此同吋,从战争泥沼中刚刚脫身的人们,开始纵酒欢歌, 享受和平。此时的美国,空气中处处弥漫着狂欢的气息。某次偶然的机会令 出身贫寒的尼克闯入了神秘富翁盖茨比的内心世界。令他惊讶的是, 盖茨比内心的牵挂竟然是河对岸那盏小小的绿灯,那里是他曾经的爱 人黛西的家。他平日生活奢侈,经常通宵达旦举行盛大宴会招待众多 来客,宾客们对于盖茨比身世和财富的猜测引起了尼克的好奇。后来 尼克逐渐得知盖茨比出&于贫困的中西部农民

3、家庭,从军后爱上了来 自上流社会的黛西。但一战之后,他返回家乡却发现黛西已经和纨绮 子弟汤姆结婚。盖茨比自认是金钱让黛西背叛了他们的爱情,于是他 不择手段,通过贩卖私酒,短短几年之内便积累了大量财富,从穷小 子摇身一变成为富翁。他在昔日恋人府邸对面建起了豪宅,日日挥金 如土,想引起她的注意,重新挽回爱情。一番努力之后,盖茨比终于 与黛西重逢。但当黛西得知盖茨比的财富是非法所得时,她担心失去 自己熟悉的奢华生活,不愿同盖茨比重温旧梦。心中忐忑的黛西驾车 回家途中撞死了丈夫的情妇,盖茨比为保护黛西愿意承担这一责任。 而黛西已经决定抛弃他。在汤姆的教唆下,他情妇的丈夫枪杀了盖茨 比。尼克看透了上流阶

4、层的嘴脸,对自己曾经梦想的奢华生活充满了 鄙视,最终离开纽约,返回淳朴的中西部家乡。小说以个人理想破灭 的悲凉告终,主人公盖茨比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证明了所谓“美国梦 的虚妄。此时,人人通过不懈奋斗便可赢得成功的梦想是那样苍白无 力。在21世纪的今天,这部经典之作之所以能赢得众多年轻读者, 在于主人公盖茨比对于梦想和爱情的不懈坚守。出身贫寒的他凭借顽 强的毅力,自幼严格要求自己,并赢得巨额财富,在一定程度上的确 令人钦佩。但与此同时,盖茨比的人生更像一出悲剧。他以毕生精力 追求的“美国梦,却把自己引上了一条不归之路,而他心中的爱人不 过是追求物质财富的世俗女子。一曲终了,他的悲剧人生仿佛璀璨烟

5、花,刹那闪亮,转瞬破灭。灯红酒绿的“爵士时代在作者菲茨杰拉 德眼中,不过是残酷、冷漠、自私的代名词。盖茨比的人生实质上是一个“美国梦”的追寻与破灭的故事。自美 国独立以来,世代美国人都坚信,个人凭借勤奋、勇气、决心而非依 赖他人便能赢得成功。工业革命之后,“美国梦”更加具体化为对于物 质财富的追求,从白手起家到百万富翁成为众多平民大众的梦想。现 今的大学生朝气蓬勃,充满憧憬,对事业、爱情和财富的向往也是一 种必然。这也是这部小说受到一代代年青人欢迎的缘由。2大学生在树立科学人生观上的某些问题人生观是人们对待人生的目的、人生的价值、做人的标准等人生 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态度。人生观的这种特点,说明加

6、强人生观教育的 必要性。强调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能够帮助大学生自觉地选择为人 民服务的人生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多做贡献。一 个人只有为他人幸福、与国家兴旺做出贡献,才是值得追求的人生。 因此,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的能力、职业各有差异,但只要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就能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造福人民、助人为乐。正因如此,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应当成为我们这个时 代的最崇高的精神。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的,只有具有了这种祟高精 神的人,才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 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大学生正处于世界

7、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他 们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他们的人生道路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一 些腐朽的四方思想文化,难免会通过各种渠道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冲 击和影响。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而诱发或强化“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和思 想意识;我国开放程度的扩大、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西方敌对势 力对我国“西化”图谋的加强,极易造成部分大学生价值目标的偏离。 同时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大学生的思想主 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他们认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心国家 大事,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更加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术的提 高,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更加趋于理性。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

8、的 思想道德约束感和现实责任感低下,不能很好地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观察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且缺乏为国家、为民族发展的贡献的 远大目标和应有的社会责任;有的大学生追求名利,表现岀实用化、 功利化的倾向。面对这些新情况,如若放松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不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武装他们的头脑,非马克思主义的 东西必然会乘虚而入;大学生如果缺乏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坚定的社会 主义信念,就认不准前进的方向,担不起社会的责任。而此时,了不起的盖茨比仿佛一面镜子,映射出了片面追求 物质财富的“美国梦的破灭。伴随美国进入后工业革命时代和城市化 的完成,“美国梦,起初的理想主义色彩已蜕变为不惜采取一切手段

9、以 追求物质财富。盖茨比曾误以为非法所得的巨额财富可以帮助自已重 新获得失落的爱情,但金钱并不能换來昔日恋人的以心相许。而在黛 西心中,无论是丈夫汤姆,还是盖茨比,她的爱情都是与对方的金钱、 财富、地位密不可分的。盖茨比的梦想不过是虚幻的空中楼阁,他将 黛西视为毕生的理想,却没有认识到她只是一个金钱至上、自私自利 的人物。3当代大学生应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人生观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 没有理论思维。列宁也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中国革 命和建设之所以能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就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 宁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可

10、见科学的理论力量是 强大的。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年大学生,能否掌 握这些科学理论,并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自觉地实践这些理论,直接关 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死成败。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是我们 立党立国之本。邓小平同志认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是进 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教育。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共产党人推动社会主义 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科学地认识世界、分析问题的内在要 求。因此,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他呼

11、吁 全党同志要善于学习,最基本的就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 新的历史吋期,大学生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 要自觉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新形势下,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 务,这是因为:首先,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指南。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意识,不能白发产生,必须依靠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能够使大 学生产生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意识,是因为这个理论正确地反 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智慧和正确思想的结晶。有了 马克思主义这个完整的世界观作指导,大学生就对整个世界和人生有 了科学认识,

12、就能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就会有高尚的情操。 其次,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提高认识能力的锐利武器。马克思主义不 仅为大学生提供了改造思想意识,提高政治素质的科学世界观,而且 为大学生提供了改造思维方法,提高认识能力的科学认识论。毛泽东 同志指出,“我们的眼力不够,应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 义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是提高我们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最有效的理论武器。因此,只有使 广大青年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 客观规律,才能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接班 人。参考文献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 胡超.中美成功观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宁波:宁波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2006(3).3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9.4 牛津美国文学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5 詹万生中国德育全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6 朱永涛美国价值观一个中国学者的探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