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彼得与狼》教学为例谈音乐欣赏课教学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81879932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彼得与狼》教学为例谈音乐欣赏课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以《彼得与狼》教学为例谈音乐欣赏课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以《彼得与狼》教学为例谈音乐欣赏课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以《彼得与狼》教学为例谈音乐欣赏课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以《彼得与狼》教学为例谈音乐欣赏课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彼得与狼》教学为例谈音乐欣赏课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彼得与狼》教学为例谈音乐欣赏课教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彼得与狼教学为例,谈音乐欣赏课教学作者:向国双来源:巴东县民族实验小学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 之一。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 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 音乐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规定为:感受与 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如何上好音乐欣赏 课?课程标准要求:“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应注意以音乐为 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教师的讲解、提示,力求简 明、生动,富有启发性。”下面以我校组织的一节音乐示范课, 结合小学音乐课程的要求为例,谈谈对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 的认识。一

2、、交待音乐背景,创造想象的空间3月11 H,我校在五年级组织了彼得与狼(第一 课时)音乐欣赏示范课。彼得与狼是前苏联音乐家普罗 柯菲耶夫的交响童话,该童话音乐表现的情节是这样的:一天清晨,彼得私自走进了大牧场。小鸟、鸭子、小 猫,它们各自耍着小聪明,互不服气,争吵不休。爷爷看见 彼得跑进了牧场,非常生气:“这里是个危险的地方,万一有 狼从森林中跑出来那可不得了。”果然,一会儿从树林里钻 出了一只大灰狼。它一口将吓得跑不动的鸭子吞进了肚子 里,它还想抓住小鸟和小猫呢。彼得找到了一根结实的绳子, 他从围墙上爬上大树,在小鸟的帮助下,彼得用绳套套住了 狼的尾巴,将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在大树上。这时候,

3、几个 猎人循着狼的足迹找来了,彼得叫猎人不要开枪,并在猎人 的帮助下,把大灰狼送到了动物园。适时交待音乐的背景和故事情节,能够很好地帮助学 生理解音乐,达到“听懂啲目的。二、从乐器的音响效果入手,理解人物的个性特征彼得与狼除有生动的情节外,表现人物的音乐也 特征鲜明。但是,作为音乐欣赏课,孩子们特别是农村的孩 子对于用音乐表现情节的领悟和欣赏还是很陌生的。怎样才 能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的理解达到欣赏的目的呢。在教学 中,执教老师从介绍表现人物的乐器的音响效果入手,引导 学生抓住“特性”,听懂音乐。教学中,执教老师首先提出问题:你知道或者学习过 的乐器有哪些?以此为突破口,引出几件西洋乐器:小提琴

4、、 长号、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及圆号等。然后分别 介绍它们各自的音色特征。抓住音色特征进行教学,为用音 色塑造人物埋下了伏笔。这样设计教学,符合小学音乐课 程标准关于音乐欣赏的教学要求:“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应 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三、分析音乐形象,体会乐器和人物的关系在对彼得与狼进行了简单的背景介绍后,接着分 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将人物的性格特点与乐器建立起对 应的关系。这时,执教老师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听音 乐,你认为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写出来)?听音乐, 你认为音乐表现的是哪个人物音乐与人物对上号(画连 线);听表现人物的音乐,它们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5、画连 线)?这些教学设计,为学生很好地理解音乐作了序列的铺 垫。这样设计,正如课程标准关于音乐欣赏的教学建议中说 的:“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象 和联想。”也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四、感知人物乐句,初步学习“听懂”音乐在彼得与狼中出现的七个人物,它们各自都有鲜 明的性格特征。因此,表现人物的音乐也是不相同的,即不 同人物有不同的表现乐句。为了让学生听懂音乐,教学中, 执教老师通过模唱来分析乐句,帮助学生理解用乐句塑造人五、突出课程特点,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音乐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是 设置音乐课的基本理念。音乐课程标准在阐述音乐课程设置

6、的理念时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 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教学中,要强调 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 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 乐表现中的作用。,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彼得与狼的教 学中,较好地体现了音乐的美育功能。要达到音乐的美育功能,即要抓住人物、乐器、乐句 之间的关系,这些,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了现代教育技 术,以便更好地突出表现对象的特点:通过音响,用音色和 乐句来塑造人物性格特点;通过动画,来突出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通过色彩营造生动的教学氛O在教学

7、中,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做到了声、形、色的高度统一,使课堂教 学始终处于积极和谐的氛围之中。正如老师们评价的:在整 个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始终显示出浓厚的学 习兴趣和蓬勃生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也正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 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 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 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六、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关于音乐教学,已经不能简单地理解教学生唱会几首 歌,或者跳几个跳舞。音乐欣赏教学更不能简单地让学生听 听音乐就完事。音乐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要

8、求:“通过教学及 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 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 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不仅如此,标准 还具体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三维目标。仔细分析三维目标,不难看出,音乐的美育功能, 音乐在陶冶情操、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处于十分突 出的位置。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全面把握三维目标,不得顾 此失彼,更不能简单地将三维目标的排列顺序随意颠倒。在彼得与狼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人 物的性格特点,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小动物们的活泼可爱、大 灰狼的阴险狡猾、彼得的聪明机智及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性 格特点,更主要的是激起了学生爱与憎的情绪,在正确的价 值取向上向前迈进了个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