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三单元A卷(老操戈)

上传人:lil****ar 文档编号:281879394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三单元A卷(老操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三单元A卷(老操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三单元A卷(老操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三单元A卷(老操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三单元A卷(老操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三单元A卷(老操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三单元A卷(老操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三单元A卷(老操戈)一、选择题 2、下列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自出新裁 葱笼 社稷 B、不毛之地 学籍 轩敞 C、目酣神醉 妄肆 闾左 D、防不胜防 突兀 忿恚 3、对下面句子的主干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B、炽热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 C、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 D、我国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似世界一大奇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 A每当回忆起向王老师学琴的那段生活,他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总浮现在我的眼前。 B他找到了一个补救损失的办法,心情突然渐渐平静下来。 C你能不能取得好成

2、绩,取决于你的不懈努力。 D他进了考场才发现铅笔盒和草稿纸落在家里了。 5、说话得体的是( ) A老师对小明说:“这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明白?” B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C昨天是我的16岁诞辰。 D老师,你上课讲得太快,我根本没听懂,再给我讲一遍。 6、选出能与“四面云山来眼底”构成对偶的一项( ) 7、按要求变换句式有误的是: ( ) 例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 A变换成被动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我总被一些事情感动着。 B变换成否定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不能不使我感动。 C变换成反问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吗? D变换成感叹句:在朝鲜

3、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啊! 8、按合理的顺序排列下列句子,将字母写在括号内。( ) (1)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2)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3)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4)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A、(2)(4)(1)(3) B(1)(3)(2)(4) C、(1)(4)(2)(3) D(4)(2)(3)(1) 9、下面这句话有两种不同的理解,请你加以修改,使句子只有一种明确的意思。(3分) 原句:学校收到了许多出版社送来

4、的图书。 答:_。 10餐馆一广告为:“好吃,您告诉大家;不好吃,您告诉我们。”这两句话看似挺自信,但仔细推敲一下,这样说仍显得餐馆对自己的饭菜质量没有足够的把握。请对这一广告稍作改动(不改变字数),使其更显自信。(3分) _ 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115题。(10分) 甲文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着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 足见它的

5、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万状,惟妙惟肖。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历来为人们所称赞。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乙文我们吸收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当表针一指到四点的时候,我们就赶紧起床。走出门外,当真听见了此落彼起的报晓鸡鸣。晨寒凛冽,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光走上

6、了卢沟桥。这时,接近圆满的晓月转到了西天,正悬挂在迎面的卢师山上。抬头望月,看得出这时得月与桥的距离是最近的,晓月的光度比初升和正处中天时,却亮得多。再是这时的晓月是在桥的北侧,永定河的上游,月光顺流而下,视野也显得最为深远。我们在桥上有意地测试了一下晓月的亮度。凭借着月光,不仅看得清碑亭上乾隆书写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也依稀地辨认出了在桥西亭上乾隆书写的“察永定河”的一首五言律诗。桥下的永定河,在晓月的映照下,波光粼粼,细流淙淙。这时,看到披着晓月银光的卢沟桥,以至每个玉石栏、柱、栏板,以及485个大小石狮,我们不仅想起马可波罗的描述:“这是一座无可比拟的世界上最美的桥。” 11下面句子中

7、加点词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 )2分 桥宽约8米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A、表示估计 表示程度B、表示限制 表示程度 C、表示程度 表示限制D、表示限制 表示估计 12、甲文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和_的说明方法。(2分) 13、甲文通过说明性的文字介绍了卢沟桥的_,又通过描写性的文字向人们展示了卢沟桥形式优美。乙文记叙了夜宿卢沟桥_的经过,向人们展示了世界上最美的桥卢沟桥。(2分) 14甲乙两文都引用了马可波罗评价卢沟桥的话,但写作目的不同。甲文的目的在于说明卢沟桥_的特点,而乙文的目的在于表达作者对卢沟桥的_之情。 (2分) 15根据乙文画横线句子的内容,概括“卢沟晓月”的特点。

8、2分 _ 较阅读【甲】【乙】【丙】三段文字,回答1620题。(18分) 【甲】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特点,这才是可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乙】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皲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

9、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这里的树,又以造型奇特见长,有的偃如老妇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丙】由中山门开始的宽阔陵园大道,至陵前长6公里,两旁栽种着许多法国梧桐。这些行道树在长成后,枝繁叶茂,丫杈交错,形成了一条浓翠蔽日的林荫大道。道外的丘岗坡坨之上,密植着众多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林丛复叠,莽苍深邃,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以前,就已逐渐进入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 16、三段文字都写到“树”,但各有不同的

10、特点,如甲文所写的树木特征是“高低错落,充满画意”。请从乙丙两文中选择有关词语,概括树木的不同特征。(2分) 乙:_ ;丙:_ 。 17、三段文字写树都强调了气氛,如甲文突出繁华欢悦,乙文突出 _ ,丙文突出 _ 。(2分) 18、对这三段文字采用的说明方法,下面不正确的说法是( )(2分) A甲乙两文多处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B甲文没有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乙文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举例子。 D甲乙丙三文都采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19、从说明顺序来看,甲乙两文都是_ 顺序,丙文是_ 顺序;从文段结构看,甲文是 _ 结构,乙文是_ 结构,丙文是并列结构。(4分) 20、有人认为甲文段中

11、写的“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不妥,因为既然“没有”就无说明的必要。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_ 。 (三)阅读人能与鸟比翼齐飞吗完成2125题(9分) 人类自古以来就向往能像鸟一样在蓝天上翱翔。据后汉书记载,我国在1900多年前就有人用在鸟的羽毛制造成翅膀试验过飞行。直到17世纪,欧洲还有人试图这样模仿鸟类飞行,但都未以成功。这是为什么呢? 经过长期研究,人类终于弄明白:人的肌肉能量与鸟类比较,相对来说要小得多,因此靠双臂来扇动翅膀,是无法克服自身重量进行有效飞行的。扑翼飞行的失败,并不能阻挡人类的探索。1783年,人们利用轻于空气的飞行器气球,第一次升上

12、了天空。随着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又在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方面探索,开始也进行过扑翼机的研究,但是由于鸟类飞行时翅膀的运动十分复杂,限于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还不能提供轻而坚固的材料和高效率的动力,这种尝试仍未成功。后来,还是鸟类的翱翔(不需扇动翅膀)和风筝的飞行给人以启示,终于采用固定机翼的形式,于1903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有动力的载人飞机,实现了飞行的理想。 从那以后,航空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今天,千姿百态的飞机飞向蓝天,为国防和国民经济服务乘坐飞机已成为极普通的事了。不过,人们感到乘坐飞机并不能享受在蓝天自由飞翔的乐趣。于是,许多航空爱好者们绞尽脑汁进行扑翼飞行的研究。不久前,科学家们制

13、成一种“机械鸟”,它以一台小电动机为动力,扇动两只3米长的涤纶薄膜翅膀,便可轻盈地飞上天空。这种扑翼机可用于体育 运动,也可用于军事侦察和通讯联络,引起各国航空界的极大关注。我们相信,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一定能实现像鸟一样在广阔的蓝天中自由翱翔的美好愿望! 21文中表明当今飞机种类众多的词语是 _ ,表明研制扑翼飞行器并不容易的词语是 _。(2分) 22文中提到了两种飞行方式。其中飞机的飞行应用的是_ 的方式,“机械鸟”的飞行应用的是 _的方式。(2分) 23文章结尾处与开头“人类自古以来就向往能像鸟一样在蓝天上翱翔”一句相呼应的句子是 _ ,这两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2分) 24本文运用了_ _ _ 的说明方法。(回答不少于3种)(2分) 25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