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总结与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医院)汇编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81878918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总结与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医院)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总结与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医院)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总结与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医院)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总结与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医院)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总结与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医院)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总结与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医院)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总结与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医院)汇编(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总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目标的教学是盲目而无效的教学。没有目标的培训同样也是盲目 而无效的。确定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目标首先要领会骨干教师的涵义。何 谓骨干教师?我们认为,骨干教师应该是一个有思想并能唤醒他人思想、 爱学习并能影响他人学习、敢创新并能激励他人创新、善研究并能带动他 人研究,可发展并能促进他人持续发展的有较髙活跃度、美誉度、认可度 和较强的学习力、影响力、辐射力的优秀教师。基于我们对“骨干教师”的理解,我们试图通过多条途径,多种形式, 多项活动,搭建学习平台、实践平台、交流平台,为其成长、发展尽责用 心出力。也许我们的希望没有完全重合你们的希

2、望,但我们愿意用我们殷 切的希望复合你们崇高的理想。我们一起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旅程,今天, 迎来了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隆重喜庆的结业典礼,我们将和302名 圆满结业的学员一起分享这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喜 悦,一起回顾人生中一段刻骨铭心的成长故事。两年的行动研究,为了真正体现目标的明确性、培训的实效性、学员 的主体性,我们实施了五项策略,选择了五条路径,创设了五种课堂,凸 显了五个亮点。一、五项策略,成长路上奠基石1. 健全项目组织管理,为骨干培训保驾在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评价、管理工作中,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政 策上强有力的支持是培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县教委设立中小学

3、骨 干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教委主任周刚、教育工委书记唐诗雷任培训工 作领导小组组长。教育工委副书记沈海林任副组长,教委相关科室及培训 机构负责人为成员,负责规划、统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 设在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培训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县教委划拨专项经费 为骨干教师培训保驾护航,仅教育考察经费一项就达30万元。我们按照 “深度分析现状,深入研究需求,深化培训认识”的思路,做到统筹管理, 专款专用,把骨干教师享受的这份其他教师没有享受到的培训福利的效益 发挥到极致。2. 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为骨干培训护航教师的专业标准有三个坐标体系:即“道德坐标体系一专业知识坐标 体系一专业能力坐标体

4、系”,如何衔接教师培训“形而上”的理念与“形 而下”的操作,我校结合实际,开展了以聚集课程为重点的培训模式研究。 我们通过“专题研究破解课程设置难题一一基于课堂探索培训课程模式 师德修养充实培训课程内容”三大体系科学地设置培训课程。在集中 研修阶段设置了 “师德修养、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四大模块, 旨在增长学员学科知识、更新教学理念、提升专业素养。培训以案例为载 体,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观摩示范、学员研讨等方式,为学员构建 了一个丰富学科专业知识,提升学科教学能力的网络体系,力求通过系统 的学习促进其专业发展,能力形成。3. 建设研修实践基地,为骨干培训奠基我们认为,能让理念转化

5、为行动的培训才是有效的培训。理论学习要 形成能力离不开广泛深入的实践,建设好研修实践基地,加强培训机构与 培训实践基地的深度合作,能为学员提供更宽阔的训练舞台。为了发挥研 修基地的主导作用,本着“依托基地,服务基地”的原则建设基地。培训 基地的选择既考虑区域分布特点,又兼顾各镇乡的纵深辐射,还考虑基地 作用发挥的多元性、均衡性。我们将全县95所中小学列为研修实践基地, 选择性地在不同的基地开展不同的培训活动,基本做到每个研修基地的学 科教师都能享受骨干教师培训的资源。4. 创建任务驱动模式,为骨干培训寻法“任务驱动培训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培 训模式,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

6、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 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培训模式。“集中研修一自主研修一合作研修一 成果鉴定一效能考核”五个培训阶段都给学员布置了相关的任务,这些任 务既有个人完成的,也有小组合作完成的,还有全班共同作用完成的。重 要的是设置的任务调动了学员多种感官,触动了学员多元思维,同时加强 了完成任务的过程指导及反馈。在接受任务一完成任务一反馈评价过程 中,学员不断获得成就感,激发求知欲,逐步形成独立探索、自觉反思的 自学自修能力。学员的学习力在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自然习得。5. 建立分段淘汰机制,为骨干培训提质为了强化培训不走样,我们采取了 “执行方案注意共性和个性相结 合;管

7、理方式注意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组织形式注意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效果监测注意现场与网络相结合”等策略,建立了分段淘汰机制,学员只 有参加并完成了相应阶段的培训任务,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培训,否则将 自动淘汰,以保证其有效性、公正性、严肃性、权威性。项目组制定了一 个指标详实的考核项目表,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参训学员进行考核评价。 确保学员学习有方向,前进不偏向,促进学员素质素养螺旋式提升。培训 过程中16名学员已被遗憾淘汰。二、五条路径,成长路上撷阳光1.理论引领,意识唤醒一名缺乏理论素养支撑的教师,不可能飞得很高,一名学科理论素养 不能与时俱进的教师,也不可能行得更远。“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 同

8、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导师的专业理论引领、指 导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集中研修阶段,我们邀请了山东安丘一中副校 长高国东、渝中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王小毅、沙区语文教研员董晓宇、重庆 市谢家湾小学陈正兰、珊瑚小学唐文春、育才中学熊少华、重庆一外冉启 兵、重庆79中黄连等老师为学员讲学,还聘请了我县土生土长的市级骨 干教师、骨干校长、学科带头人以及教科所、各中小学的特级教师、研究 员、中学高级教师为学员作专题报告,对学员进行系统的学科理论引领。 导师们的80几场精彩报告和讲座,带给学员的是意识的唤醒、理念的更 新以及思想的冲击、碰撞甚至是颠覆,赢得了学员们由衷的赞誉和深深的 敬意,学

9、员们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添了一份大气,多了一份底气,学科 专业理论素养逐步提升。学员们无时无刻不怀抱一颗虔诚的感恩之心念着 潘晓燕、李小元、孙登亮、张安、郭培恒、董晓明、梁义富、王华权、陈 奉奎、夏生勇、郭金成、陈秀万、曾瑞东、莫新玉、唐宗彪、任康生等为 之付出心血的所有老师。2.远程跟进,系统梳理为了弥补集中研修阶段时间短,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系统的缺陷,自主 研修阶段,我们首次采用了 “线上虚拟环境研训+线下实际环境互动”的 混合培训模式。通过网络专家讲座、论坛研讨,完成研修日志,撰写教学 反思,提交教学故事等系统梳理学科专业知识,提升学科理论水平。创造 了短期不短,远程不远的培训效应,学员的

10、专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3基地主导,文化浸润在培训中研究,在研究中培训才是最有效的培训。我们将培训与科研 有机结合,与梁山小学合作开展了 “小学语文学科基地主导式培训研究” 的市级课题研究,旨在加强培训机构与基地学校的深度合作。搭建以基地 学校为主导,以导师、学员为主体,以教学相长为主旨,以实践活动为主 线,以培训机构与基地学校同步发展为主轴的教师学科专业成长的专业实 践指导平台。力求最大限度发挥基地学校的学科优势,资源优势,尽其所 长,倾其所能,全方位,多角度给学员以多维立体的熏陶、引导与指导。 作为课题研究对象的小学语文骨干学员从第一阶段的“集中研修”活动 中对基地学校梁山小学有了初步的感知和

11、认识,专家理念引领,名师课堂 观摩,小组合作磨课,让学员走近了梁山小学。第二阶段“实践研修活动” 将基地学校提出的“同行同乐,自我超越”的培训理念变成了可能。智慧 分享解惑、艺术鉴赏丰翼,导师对症指导,学员实战践行,为期一周的耳 濡目染,学校的“活教乐学”特色文化,年级组的教研特色文化,教师个 人的教学特色文化让我们的学员感受多多,感动多多。学员们制作的精美 微视频梁山印象,记录了梁山小学23名领行教师与小学语文骨干班84 名同行教师一起成长的历程。4链式传动,整体推进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o自 主研修阶段,我们开展了 “市县级骨干教师指导骨干学员一一骨干学

12、员 指导新教师”的“链式”指导活动,骨干学员在接受他人指导的同时指导 他人,要求相互听课交流不少于8节。骨干学员是活动的主角,起着承上 启下的作用。我们希望通过传帮带的链式推进,促进不同层次的教师同步 发展。此活动中彼此传播的是新理念、帮扶的是新方法,带动的是新发展。 每一个齿轮在外力的作用下都无法停止不前,如同为身处链条中的每个人 插上了一对隐形的翅膀。5.考察交流,境界提升教育考察是学员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为期五天的教育教学考察活 动,受到了兄弟区县教委、学校领导热情欢迎。通过查看资料、听经验介 绍、上交流课、互动研讨、实地参观等,学员们感受了发达地区高品位、 高质量的教育优势,发展强势,

13、增强了为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如果没有 与南岸区天台岗小学、棊江区陵园小学、万盛区中盛小学、渝北区金港国 际实验小学、永川区红旗小学、大足区西婵小学、重庆十八中、江津聚奎 中学、黔江中学、永川区大石中学、涪陵十四中、重庆江北中学等市内12 所名校的相遇、相识,我们何以有对“朝气、灵气、大气”的感悟,何以 有对“文明、文雅、文化”的崇拜。短短几天的考察交流,相信学员们的 所见所闻是丰富的,所思所悟也一定是丰满的,学员们撰写的3xx篇考察 报告变成了 xx教育宝贵的资源。小语二班学员徐红芳在考察报告中就如 何改进课堂教学做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要做到转变三种思想、树立三种 理念、改革三种模式、培养三种

14、习惯的观点,得到了学员们的广泛认同, 其考察报告在“中国教师研修网”创造了很高的点击率。三、五种课堂,成长路上硬翅膀常言道“医生的功夫在临床,教师的功夫在课堂。”这句朴实的话语 阐释了教师在职研修的基本规律,那就是“定位在课堂,研修在课堂,成 长在课堂”。我们的学员非一般教师,处于“经验型”向“专家型”跨跃 的临界点。所以在整个骨干教师培训中,我们始终秉承“聚焦课堂、追求 卓越”的理念,把目光放在学员的课堂上,“导师示范课一一小组合作课 基地汇报课一考察交流课一成果开放课”,学员在五种课堂中历练、 成长。1 导师示范课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来磨砺,最终也可以 通过课堂教学实

15、践活动得以检验。集中培训阶段,市县级骨干教师朱明静、 吴世伟、谢凤毅、江斌、王海波、周俐、唐辉、舒伟、雷海鹰、姜小红、 李云峰等老师分别为学员展示了精湛的教学技艺。目睹了骨干教师的风 采,聆听了专家的精彩点评,准骨干教师们无形中感受到了差距和不足, 压力自然而来,动力悄然而生。2 小组合作课为了让每位参培教师分享各种学习资源,项目组在集中培训期间采用 导师与学员同课异构“双情景”切换模式进行实践训练,小组成员共同围 绕抽签确定的一个课题,先独立钻研,认真备课形成独立的教学方案,后 小组合作分享,深入研讨,形成小组的教学方案,再以抽签的形式确定各 组在实践基地学校上课人员,学员自始至终都是参与者

16、,取得的各项成绩 属于组内每位学员,在活动中建构知识,建构能力。学员们在平等中相互 切磋、质疑、交流与合作;在信任中相互沟通、理解、启迪与完善;在争 论中相互碰撞、交锋、比较与鉴别,实现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智慧 的大集合、大融合。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学员 的研究学习,不再是单枪匹马而是群策群力;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齐心 协力。3 基地汇报课“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骨干教师培训的最终目的 是要在提高其专业水平的同时,增强其辐射力,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 升。合作研修阶段,我们开展了骨干教师基地汇报课活动。将年级不同学 科各异的4至5名学员组成小组深入37所小学,17所中学基地学校上培 训汇报课290节,给全县几千名教师一个同学科、跨学科学习的机会,实 实在在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这次汇报课活动,给大家一个对外开放的讲 坛。很多课集美感、动感和语感于一体,有着很高的观摩学习和参考价值, 我们欣喜地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