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

上传人:lil****ar 文档编号:281877912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授课人xxx年 级八年级科 目物理课 题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内容慨要本节包括三部分内容,即质量的初步概念,质量的单位和如何用天平测量质量。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本节的难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通过多举例子,让学生区分物体和物质,使学生建立起质量的概念。对于质量的单位,通过列举一些物体的质量并进行单位换算,使学生对物体质量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对于质量有大体的概念后,通过估计物体的质量并进行测量,学习用天平的测量质量。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一边进行实验一边思考,掌握正确的操作。学情分析本节的内容主要通过事例和实验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形成质量的知识体系,为以后学习密度打下坚

2、实的基础。学生学习了物体长度、体积的单位和测量后,再学习物体质量的单位和测量,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课堂上可多采用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动手实验的方式,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同时通过边实验边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三维)知识与技能:1.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2. 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质量。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动手、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2 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调节托盘天平,并会利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 通过杆秤这一我国古代发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

3、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 通过了解质量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重点与难点项目内容解决措施重点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让学生结合实验,亲自动手操作,亲自体验。难点1、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2、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让学生结合实验,亲自动手操作,亲自体验,同时在小组合作探究下逐步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采用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动手实验的方式。教学组织形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教学准备托盘天平、杆秤、铁锤、铁钉、橡皮泥、铅笔、多媒体投影系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准备复习旧知1.请同学们回忆上节学习了哪些内容?2.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物体的另一个性质

4、。1.学生思考、回忆、回答。(物体的长度和体积的测量,单位及其换算,刻度尺的正确使用,误差和减小误差的方法)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题。导入新课1.提问:大家熟悉的自行车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尽量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日常熟悉的物体,来说明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2.说明:一般我们把自行车称为物体,而把钢、鉄、橡胶、塑料等称为物质。例如:木椅、铁锤、铝锅等都是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木椅是由木头组成的,铁锤是由铁组成的,铝锅是由铝组成的,我们说木头、铁、铝是组成木椅、铁锤、铝锅这些物体的物质,这里所讲的物质就是组成物体的材料显然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铁钉和铁锤。引导:铁钉和铁锤都是由铁组成,它

5、们除了形状、体积、用途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一杯水和一碗水都是由水组成,它们含有的水一样多吗?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上面的问题1.思考:回顾生活中使用的自行车,回答自行车由哪些材料制成的。回答:钢、鉄、橡胶、塑料等。2.思考、比较物质与物体的区别。3.体会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差别。4.学生回答。由学生身边的事物设置问题情境,引出物质多少的概念。让学生从生活走进物理,突出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物质”等概念及其区别。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讲授新课(一)质量的概念1.教师总结: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

6、量符号是m.2.让学生结合教材图2-12,思考以下几种情况物体的质量有没有变化,即含有的物质有无增加或减少? (1)将橡皮泥换一个形状;(2)一块冰熔化成水(3)将铅笔由赤道带到南极,带到月球总结: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二)质量的单位1.就像比较长度的大小一样,比较两个物体质量的大小也要确定单位。自学书本上33-34页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质量的国际单位及符号(2)质量的常用单位及符号(3)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2.练习:5kg= g= mg= t= mg3.举出质量约为1千克的物体4.说明:在生活和贸易中,人们习惯上把质量叫做重量,但在物

7、理学中都统一叫做质量(三)质量的测量1.提问:生活中测量质量的仪器很多,你知道的有哪些?杆秤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同学们课下收集一下杆秤的发明及应用的资料,我们评比一下那个组的资料最详实、最丰富2.观察桌上的托盘太平,根据书上35页的图2-14熟悉托盘天平的结构和各部分名称,3分钟后每组派一个代表,看谁说出天平各部分名称所用时间最短3.对照天平,熟悉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注意思考以下问题:(1)为什么不许用手,一定要用镊子拨动砝码和拿放砝码?我们吃的食盐、刚从水中拿出的小铁块能否直接用天平测量,为什么?(2)为什么要把游码放到左侧的零位?(3)观察你所用的天平的平衡螺母在什么位置,如果横

8、梁左臂偏高,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平衡螺母?动手做一下,总结天平调平衡的方法(4)你砝码盒中最小砝码的质量是多少,你所用天平的最小分度是多少?左盘放好准备秤量的物体,向右盘中尝试着加砝码时,应先加质量大的还是质量小的?为什么?(5)你认为托盘天平的使用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6)总结一下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请大家根据自己学习、思考的结果,回答以上几个问题4.小组合作:完成教材中“做一做”1.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2.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在分析含有的物质多少有无变化的过程中理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1.通过自学掌握质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2.学生独立完成。4.通过举例建立质量的具体概念,

9、纠正错误知识。1.回答:天平、台秤、电子秤、戥子、杆秤、磅秤等课下收集资料.2.熟悉托盘天平的结构和各部分名称3.对照说明书自己探究托盘天平的使用(1)手上有汗泥,容易将砝码或游码弄湿、弄脏,质量发生改变,甚至生锈,腐蚀(2)游码相当于小砝码,每向右移一个格,相当于在右盘加一个小砝码(3)左偏右调,右偏左调这只是这种托盘天平的调节规则(4)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选择质量较大的砝码,逐渐向被测物的质量靠近(5)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使用天平应轻拿轻放,砝码用后及时放回砝码盒内。(6)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内;往右盘内加减砝码,必要时再拨动游码,直到

10、天平横梁平衡,将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4.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让学生认识到: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让学生自学质量的单位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学会估计身边物体的质量,形成具体的观念。丰富学生的知识。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学生观察讨论,熟悉托盘天平的结构。通过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让学生了解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调节天平的方法。让学生一边实验一边思考总结。总结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新知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主要有哪些

11、?知识间存在哪些联系?学习这些知识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你准备如何解决?请同学们谈一谈。质量的概念、单位、单位换算、托盘天平的使用规则和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复习巩固,掌握知识和方法。布置作业P37第1题、第2题教学流程图板书设计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1、概念: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2、单位: (1)通用单位:千克(kg) (2)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1t=1000kg ,1kg=1000g,1g=1000mg3、测量: (1)工具: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2)托盘天平的使用: 方法:(四步) 天平平台放,游码零刻线; 平衡螺母调,指针中线指; 左物右码放,砝码游码和。 注意事项:量程、称量、镊子、干燥、清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