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知识考试第一套试卷1

上传人:lil****ar 文档编号:281873689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密知识考试第一套试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保密知识考试第一套试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保密知识考试第一套试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保密知识考试第一套试卷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保密知识考试第一套试卷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密知识考试第一套试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密知识考试第一套试卷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密知识考试第一套试卷部门姓名得分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涉密人员上岗前要经过 保密审查 和培训。2. 涉密人员脱密期届满的,对其知悉的国家秘密仍负有 保密义务 。3. 不得在互联网上用电子邮件传送 国家秘密信息 。4. 计算机一旦存储和处理过一份涉密信息,就应当确定为涉密计算机,并粘贴相关密级标志。5. 绝密级计算机采用 智能卡或USBkey结合口令 或 生理特征 身份鉴别措施。6. 秘密级国家秘密是 一般 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7. 对承担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实行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制度。8. 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是指承担武器装备科

2、研生产的 项目 或 产品 涉密。9. 对中止审查的单位,3个月后视整改情况决定是否 恢复 审查。10. 取得保密资格的单位,需要提高保密资格等级的,应当重新申请保密资格。11.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包括保密责任、保密组织机构、保密制度、保密监督管理和保密条件保障等5个方面的内容。12. 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对本单位保密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和总结,及时解决保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13. 承担机要、档案、密码通信等涉密业务管理的工作人员,不属于专职保密工作人员。14. 二级保密资格单位,保密制度分为基本制度、二级制度和专项制度。15. 涉密人员严重违反保密法律法规应当调离涉密岗位。

3、16. 办理涉密文件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程序是:承办人提出 初始 意见,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核,单位主管领导 审批。17.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确定应当按有关规定履行 审批 程序。18.涉密会议应当在具备安全保密条件的场所召开,重要涉密会议应当在内部场所召开。19.与涉密协作配套单位签订合同时应当明确项目密级和保密条款。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35分)1.未经相关保密工作部门批准,不得向境外邮寄密品、密件或随身携带密品、密件出境。()2. 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属于泄露国家秘密行为。()3. 对参与国家秘密技术研制的科技人员,有关单位不得因其成果不宜公开发表、交流、推广而影响其评奖、表彰和

4、职称评定。()4. 在涉密场所使用的与国际互联网或者其他公共网络连接的计算机不得安装视频、音频等输入装置。()5. 利用现代通信及计算机网络远程传输国家秘密信息,必须采用密码保护措施,禁止密明混用。()6. 涉密电子文档应当标注密级标志,密级标志不能与正文分离。()7. U盘上的涉密信息,只要执行了删除程序就不可恢复了。()8. 领导干部为了工作方便,可以将密件带回家中处理。()9. 阅读和使用涉密载体应当办理登记、签收手续,管理人员应当随时掌握涉密载体的去向。()10. 单位收到绝密级载体后应当按照规定的范围组织阅读和使用, 并对接触和知悉绝密级国家秘密的人员作出文字记载。()11. 制作涉

5、密载体应当依照有关规定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注明发放范围及制作数量,并编排序号。()12.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20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10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5年。()13. 定密和变更密级的程序是项目承办人依据密级范围提出初始意见,部门领导审查签字后报主管领导审批,对把握不准的可由单位定密工作小组审定。()14.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后,就不再对本人在原涉密岗位上知悉的国家秘密事项承担保密义务。()15.涉密人员在岗期间,保密工作机构应当会同人事部门、涉密人员所在部门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保密教育和检查、考核,对严重违反保密规定不适合继续在涉密岗位工作的应当及时调离

6、涉密岗位。()16.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17.制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管理办法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工作,确保国家秘密安全。()18.军队系统装备部门的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合同项目应当在列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名录的具有相应等级保密资格的单位中招标订货。()19.现场审查时,审查组应当对被审查单位的所有涉密人员进行保密知识考试。()20.取得保密资格的单位,把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分包给了不具有保密资格的单位,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将责令其终止分包合同,并限期整改。()21.一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

7、标准是对申请一级保密资格的单位进行审查认证和复查的依据。()22.实行保密责任考核追究是落实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的有效措施。()23.三级保密资格单位保密委员会主任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单位负责人担任。()24.某公司申请一级保密资格,涉密人员1205人,已按规定配备了4名专职保密工作人员。保密处要求将其中一人调配为保密技术管理人员,但单位主要领导认为保密工作技术含量低,可以不配保密技术管理人员。()25.单位主管业务领导、业务部门负有定密工作的主要责任,保密工作机构负有定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的职责。()26.取得三级保密资格的单位,每年对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应当每人不少于15学时。()

8、27.凡是国家秘密载体,包括已经定稿或未定稿的文件的电子文档都应该按有关规定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28.单位日常工作中经常产生、传递、使用和管理绝密级或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内设机构,应当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29.因为打印机只是输出设备,所以同一台打印机可以根据需要连接在涉密计算机或非涉密计算机上使用。30.存储机密级信息的硬盘经格式化后,可以降密或解密使用。()31.带有摄像头的便携式计算机,只要禁止使用摄像功能,就可以作为涉密便携式计算机使用。()32.办公自动化设备只要不连接国际互联网和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就可以处理涉密信息。()33.办公自动化设备应当粘贴标签,标明密级或使用

9、用途。()34.涉密军工单位内部的宣传报道专栏、刊物登载的宣传报道材料不需要进行保密审查。()单位在对外交流、合作和谈判中,应当制定保密方案,明确保密事项,采取保密措施。三、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1.对在定密工作中因玩忽职守、不负责任错定、漏定,致使国家秘密泄露,或者妨碍正常交流,使国家利益造成损失的,应视情节的轻重追究当事人的()。A. 行政责任 B. 刑事责任 C. 法纪责任2.新闻出版单位和提供信息的单位,应当根据国家保密法规,建立健全()保密审查制度。A. 报纸杂志 B. 工商部门 C. 新闻出版3.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管理人员应经过严格审查,定

10、期进行(),并保持相对稳定。A. 考评 B. 考试 C. 考核4.变更密级或解密,应由()。A. 密件使用单位决定B. 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C. 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决定5.重要涉密部门的人员选配,应当坚持()的原则,并定期进行考核,不适合的应及时调整。A. 谁选配谁负责 B. 先审后用 C. 先选后训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管理办法的依据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有关保密规定B.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和有关保密规定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和有关保密规定D.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和有关保密规定7. 武器装备科研生

11、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的作用()A. 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和复查的依据B. 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的依据C. 是进行产品质量审查认证的依据D. 是违反单位保密规定进行处罚的依据()A. 1年至2年 B. 2年至3年C. 按照工龄折算 D. 3年至5年()A. 最小化原则 B. 最大化原则C. 适当兼顾的原则 D. 保守与效益平衡的原则10.当需要将病毒库、系统补丁程序等导入到涉密信息系统时,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方式()A. 通过中间机刻录只读光盘B. 通过中间机拷贝普通U盘C. 通过中间机使用带有读写锁定开关的专用U盘,并且确保在涉密信息系统内使用时U盘只读状态D. 使用MP3播

12、放器作为存储介质进行导入四、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7分)()A.以欺骗、贿赂不正当等手段取得保密资格D.存在重大泄密隐患,经警告逾期不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在本单位的贯彻实施()()级国家秘密的程度深()A.单位日常工作中经常产生绝密级或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内设机构B.单位日常工作中经常传递绝密级或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内设机构C.单位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和管理绝密级或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内设机构()7.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处理,不符合保密要求的有()五、简答题(共18分) 1.什么是保密要害部门、部位?(6分)2.涉外保密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6分)3.保密检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