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囊虫病CT诊断脑囊虫病CT诊断关键词脑囊虫病CT诊断资料和方法资料:收集1997年8月-2006年5月间60例经临床及实验室检 查确诊脑囊虫病,男性47例,女性13例年龄6〜70岁,其中成年 人58例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27年临床表现为癫痫52例 (86. 6%),头痛、头晕46例(76. 7%),精神症状17例(28%),轻瘫8 例(13. 3%),皮肌囊虫结节14例(23. 3%)等病例全部进行血清囊虫 抗体试验,间接血凝试验(IHA )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A ), 两项试验结果均为阳性者57例(95%); 47例进行脑脊液囊虫抗体检 测,IHA和EL ISA两项试验结果均为阳性者45例(95.7%)检查方法:使用荷兰飞利浦螺旋CT,以眶耳线为基线向头顶方 向连续扫描,探测器10x1. 5mm>层厚6. 00mm> 221MAS、120KVo增强 扫描照影剂使用优维显结果通常按囊尾呦寄生的部位和时期将CT表现分为:脑实质型、脑 室型、脑膜型、混合型El]脑实质型36例,其中脑实质型按病期又分为急性期(脑炎型、囊 泡型、多发环形或结节强化型)和慢性钙化型。
①脑炎型1例:显示 脑白质弥漫水肿、低密度,灰白质分界模糊,可见小囊状低密度影, 脑室系统及脑沟、裂、池变窄CT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②囊泡型7 例:CT平扫显示单或多发直径为3~10mm囊样低密度,密度接近或 略高于脑脊液,有的小囊中映有2〜3mm高密度头节CT增强扫描病 灶不强化,可见囊壁有较淡强化效应,灶周水肿不明显③多发环形 或结节强化型5例:CT平扫为多发结节样低密度,灶周水肿明显 增强扫描显示多发结节或环形强化,二者可单独出现或并存④慢性 钙化型23例:显示单发或多发,1 ~2mni圆点样钙化头节有的囊壁 部分或全部钙化,直径可达7〜12伽】灶周无水肿增强扫描无强化 效应脑室型2例:1例脑囊虫位于四脑室,1例位于侧脑室,显示扩 大脑室内卵圆形囊性低密度区,CT值近似脑脊液,囊内可见小圆点 样高密度灶,为脑囊虫头节增强扫描后无强化效应脑膜型3例:均为脑积水表现增强扫描后见不同程度脑膜强化混合型19例:多为两型或三型同吋存在或急、慢性期的混合表 现讨论(1) 临床表现:少数病例由于大量囊虫进入脑内,发病急骤,出 现明显的精神和神经障碍,甚至迅速死亡一般而言本病神经损害取 决于囊虫数目和位置所致的机械效应及囊虫引起的炎性和中毒反应, 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局灶神经体征、癫痫、精神障碍等。
2) 诊断与鉴别诊断:小囊状低密度影中有点状高密度影为公认 脑囊虫病的特征性CT表现,诊断可靠,多发点状高密度钙化影为慢 性期脑囊虫病的典型CT表现在鉴别诊断方面:①急性脑炎型本型 应与病毒性脑炎和脱髓鞘病相鉴别增强扫描均无病变强化,但急性 脑炎型脑实质密度和对平扫吋高,有的可将低密度小囊衬托出来,同 吋急性脑炎型与后二者临床表现和随诊CT表现各异②脑室型CT常 规扫描不易确诊,但脑室造影可提供诊断依据,若囊壁出现点状高密 度头节影或点状钙化可提示诊断本组病例室壁(实为囊壁)处见一点 状高密度影(术后证实为头节)③脑膜型较少见,本组3例,CT无 特异性,与其它病因所致的脑积水无法区别,但血、脑脊液实验室检 查有助于诊断④多发环形或结节强化型应与转移瘤和多发结核瘤相 区别,转移瘤有原发病史,灶周水肿明显,环形或结节状的强化灶大 小不一,壁厚薄不一多发结核瘤大小不等,合并脑膜炎者可有脑底 脑膜斑点样钙化和脑膜强化由于囊虫侵入颅内的数目、部位不同,以及囊虫的发育过程和死 亡不一,故其脑CT表现复杂多样[2]o对CT表现不典 型者诊断时应结合临床补体结合试验值得注意的是脑囊虫早期CT 检查可出现假阴性,对临床高度怀疑而CT阴性者应行MRI检查。
因 为脑囊虫早期MRI检查100 %有异常发现[3]o CT平扫 加增强能提高对脑囊虫病的检出和诊断的准确率,另外CT检查具有 定性、定位和定量的价值,对治疗起指导作用参考文献1曹丹庆,蔡祖龙,主编.全身CT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 社,2003, 1.2吴恩惠,主编.头颅CT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 , 143.3周农,高综良,于存杰,等.血、脑脊液囊尾吻抗体、颅脑 CT及MRI对脑囊虫病诊断价值的比较•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 杂志,1995 , 2 : 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