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模拟化学试卷-(V)

上传人:种**** 文档编号:281698846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模拟化学试卷-(V)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中考模拟化学试卷-(V)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中考模拟化学试卷-(V)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中考模拟化学试卷-(V)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中考模拟化学试卷-(V)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模拟化学试卷-(V)》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中考模拟化学试卷-(V)(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V)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下面的答题表内1课外活动即第二课堂,是我们自由发展才智的新天地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实践调查时发现了下列一些现象,你认为其中合理的是()A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可以起到防腐作用B现代农业按照国家标准,适量使用化肥、农药C将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添加到老酸奶、果冻中D将工厂的烟囱造高,以减少工厂周围的大气污染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甲醛有毒进行解答

2、;B、根据适量使用化肥、农药既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也可以减缓环境污染进行解答;C、根据工业明胶含有一些重金属,使人中毒进行解答;D、根据大气污染的气体进行解答解答:解:A、甲醛有毒,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故错误;B、适量使用化肥、农药既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也可以减缓环境污染,故正确;C、工业明胶含有一些重金属,能使人中毒,所以不能用废弃的皮鞋等废旧物生产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添加到老酸奶、果冻中,故错误;D、将工厂的烟囱造高,不会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故不能减少工厂周围的大气污染,故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2分

3、)维生素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之一,可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草莓B鱼C米饭和馒头D大豆油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营养素的来源以及主要生理功能来分析解答解答:解:维生素主要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A草莓中富含维生素;B鱼中富含蛋白质;C米饭和馒头中富含糖类;D大豆油中富含油脂故选A点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与健康饮食成了现代入愈来愈重视的问题之一,这种社会热点也必是中考热点,特别是营养素或化学元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存在形式、食品中毒原理等,在历年中考中都会有所涉及3(2分)“化学

4、为生命密码解锁”DNA承载着生命遗传密码,胞嘧啶(化学式为C4H5ON3)是DNA水解产物之一下列有关胞嘧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胞嘧啶属于有机物B胞嘧啶由4种元素组成C胞嘧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4:1D胞嘧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比较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由化学式C4H5ON3可知,它是一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B由化学式C4H5ON3可

5、知,它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C胞嘧啶(C4H5ON3)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6:=48:16=3:1,故错误;D胞嘧啶(C4H5ON3)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5):16:(143)=48:5:16:42,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2分)实验是检验化学原理的“最高法庭”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蒸发溶液B过滤C滴加液体D称量10.05g固体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6、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蒸发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解答:解: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

7、0.1g,不能精确到0.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量10.05g固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2分)全球低碳行动吉祥物“碳宝”(见图)蕴含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的内涵下列做法中碳宝不赞同的是()A开发清洁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限制化工发展,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C使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D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可降解塑料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题意,“碳宝”蕴含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的内涵,指的是生产、生活作息时所耗用

8、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开发清洁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碳宝的理念B、限制化工发展,关停化工企业,在现阶段是不现实的,故选项不符合碳宝的理念C、使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能节约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碳宝的理念D、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可降解塑料,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白色污染等,故选项符合碳宝的理念故选:B点评:低碳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

9、活中去6(2分)我国首次在世界上拍摄高分辨图象的水分子内部结构(见图),在水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利用和改变水的特性将成为可能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每个水分子中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B利用水分子成像技术,可解析雾霾的成因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水分子的结构来分析;B根据高分辨图象技术来分析;C根据水分子的结构来分析;D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解答:解:A由水的化学式可知,每个水分子中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正确;B高分辨图象技术可以观察到水

10、分子的内部结构,故可用来解释雾霾的形成原因,故正确;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分子,故错误;D由水的化学式可知,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学会从题干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7(2分)2014年3月24日,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曝光:湖南石门河水砷超标1000多倍,需要长期进行砷污染土壤修复研究工作在元素周期表中砷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砷是一种高毒性的非金属元素B砷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3C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D砒霜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其中砷元素化合价为+2考点:

11、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砷,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3;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3,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故选项说法正确;D、氧元素

12、显2价,设砷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3价,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8(2分)某实验小组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滴有酚酞试液)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是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BB点时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无色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钠D实验通过证明碱溶液的消失来证明发生了中和反应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

13、:A、根据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小于7,进行分析解答B、B点的pH=7,显中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C、C点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氢氧化钠溶液消失,酚酞试液变为无色,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选项说法正确B、B点的pH=7,显中性,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无色,故选项说法正确C、C点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和硫酸,故选项说法错误D、稀硫酸和氢氧化

14、钠反应后,氢氧化钠溶液消失,酚酞试液变为无色,是通过证明碱溶液的消失来证明发生了中和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2分)类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对如下类比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时使用玻璃棒起到引流作用;结晶时使用玻璃棒也起到引流作用B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氧化碳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铝制品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耐腐蚀;铁制品表面易形成的铁锈也耐腐蚀D稀盐酸中能解离出氢离子;硫酸溶液中也能解离出氢离子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