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国共的十年对峙)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出现了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吸取二七罢工的教训,1923年召开三大,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现了合作,国民大革命由此开始进行东征,举行北伐,促进工农运动的迅速发展,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统治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抛出“整理党务案”,在帝国主义支持下,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 1927年8月至1931年9月,是中国革命逐步复兴的阶段。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秋收起义进行了夺取敌人中心大城市的革命尝试,文家市决策开始了中国革命在农村的发展此后,中国革命进入了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为基地和以农民为基本力量的新阶段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共政权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唯一正确道路 1931年9月至1935年12月,是中国革命出现重大转折的阶段国际上,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结果日本占领东北并逐渐深入到华北,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国内,国民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由于共产国际“左”倾策略的影响,王明“左”倾错误占据统治地位,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遵义会议在危急关头召开,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实现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此后,革命重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革命形势重新走向高潮。
1935年12月至1937年7月,是中国革命从国内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转化阶段随着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爆发的“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新高潮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美日矛盾逐步激化,美国对日本侵略逐渐由绥靖转向遏制促使国民政府进一步分化为亲英美派和亲日派,对日不抵抗政策发生动摇中国共产党及时放弃“抗日反蒋”口号,提出“逼蒋抗日”的总方针,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为全国规模的抗日战争的实现准备了必要条件 考点1:对“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的理解 (1)反帝的根据: ①从斗争起因看:由山东问题引起,此问题是分赃的巴黎和会所导致的 ②从斗争口号看:“外争国权”,不承认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决议 (2)反封建的根据: ①从斗争目标看:开始时提出罢免卖国贼职务,工人参加后,进一步指向北洋军阀政府 ②从斗争口号看:“内除国贼”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