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复习讲义

上传人:lil****ar 文档编号:281639097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 页数:128 大小:4.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复习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高中物理复习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高中物理复习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高中物理复习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高中物理复习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复习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复习讲义(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在前面物理学习的核心在于思维,最基本的知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秘诀:“想做想”教师的责任:教会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教师的任务:如何创设情境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职业道德:无私贡献。视全国所有学生都是自己的学生,我们培养的都是祖国的接班人。知识资源无界限,我们的学生无区域类别。做老师的也应该都把爱来贡献,希望好的资料都来共同享受。 贵州省赛文高级中学翰林汇翰林汇翰林汇翰林汇课 题: 第一单元 直线运动 类型:复习课第1课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平动:运动物体上任意两点所连成的直线,在

2、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行,这样的运动叫做“平动”转动:运动物体上,除转动轴上各点外,其他各点都绕同一轴做线速度大小不同的圆周运动,这种运动叫做“转动”振动: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简称为振动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宏观、微观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二、参考系(参照物) 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用来作参考的物体叫参考系。1、描述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决定于它相对于所选的参考系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由于所选的参考系并不是真正静止的,所以物体运动的描述只能是相对的.2、描述同一运动时,若以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 3、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

3、是任意的,但是有时选运动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会给问题的分析、求解带来简便.一般情况下,若无说明, 通常都是以地面作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三、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时,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1判断方法:首先确定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然后确定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能否忽略。2可视为质点有以下两种情况: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作平动的物体由于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选物体任意一个点的运动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可以当作质点处

4、理。物理学对实际问题的简化,叫做科学的抽象。科学的抽象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从实际出发。像这种突出主要因素,排除无关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即为理想化方法,质点即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四、时刻和时间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如第3s末、3s时(即第3s末)、第3s初(即第2s末)均表示为时刻。时刻与状态量相对应:如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如图1-2-2时间: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之间的线段长度,如:4s内(即0至第4末)、第4s(是指1s的时间间隔) 第2s至第4s均指时间。时间与过程量相对应。如:位移、路程、冲量、功等。如图1-2-2会求时间间隔

5、:时间间隔=终止时刻开始时刻(即)五、位置、位移、路程位置:质点的位置可以用坐标系中的一个点来表示。在一维、二维、三维坐标系中表示为p(x) 、p (x,y) 、p (x,y,z)位移: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短表示位移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相对所选的参考点(一定是出发点)及正方向。 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注意:位移的方向不一定是质点的运动方向。如:竖直上抛物体下落时,仍位于抛出点的上方;弹簧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时。单位:m位移与路径无关,只由初末位置决定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路程是标量,与路径有关。说明:一般地路程大于位移

6、的大小,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时刻与质点的位置对应,时间与质点的位移相对应。位移和路程永远不可能相等(类别不同,不能比较)。六、速度、速率、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 速度:表示质点的运动快慢和方向,是矢量。它的大小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定义,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也是位移的变化方向,但不一定与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度:运动物体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定义式:)平均速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说明:矢量:有大小,有方向平均速度与一段时间(或位移)相对应平均速度与哪一段时间内计算有关平均速度计算要用定义式,不能乱套其它公式只有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才有特殊(即是等

7、于初末速度之和的一半),此时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并且一定小于中点位移速度()瞬时速度:(概念的引入)由速度定义求出的速度实际上是平均速度,它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它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要精确地描述运动快慢,就要知道物体在某个时刻(或经过某个位置)时运动的快慢,因此而引入瞬时速度的概念.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瞬时速度是矢量,大小等于运动物体从该时刻开始做匀速运动时速度的大小。方向: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方向为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率:即是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平均速率:表示运动快慢,是标量,指路

8、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七、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3位移公式:八、加速度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包括大小和方向的变化)。大小定义:速度的变化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定义式:(即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是矢量 方向:现象上与速度变化方向相同,本质上与质点所受合外力方向一致。质点作加速直线运动时,与方向相同;作减速直线运动时,与方向相反。匀变速直线运动概念: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往返,如竖直上抛) 理解清楚:速度、速度变化、速度变化的快慢: 无必然的大小决定

9、关系。加速度的符号表示方向。(其正负只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比较的结果)。为正值,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但并不表示加速运动。为负值,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但并不表示减速运动。判断质点作加减速运动的方法:是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比较,若同方向表示加速。并不是由加速度的正负来判断。有加速度并不表示速度有增加,只表示速度有变化,加速还是减速由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是否相同去判断。a的矢量性:在方向的分量,称为切向加速度,改变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在方向的分量,称为法向加速度,改变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所以与成锐角时加速,成钝角时减速.判断质点作直曲线运动的方法:加速度的方向与速

10、度方向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规律方法 1、灵活选取参照物:灵活地选取参照物,以相对速度求解有时会更方便。2、明确位移与路程的关系说明: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位移是矢量,是由初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标量,是物体运动轨迹的总长度。一般情况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当物体作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3、充分注意矢量的方向性说明:特别要注意速度的方向性。平均速度公式和加速度定义式中的速度都是矢量,要考虑方向。注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平均速度是运动质点的位移与发生该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它只能近似地描述变速运动情况,而且这种近似程度跟在哪一段时间内计算平均速度有关。平均速度

11、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可以用该时刻前后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近似地表示。该段时间越短,平均速度越近似于该时刻的瞬时速度,在该段时间趋向零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就是该时刻的瞬时速度。4、匀速运动的基本规律应用第2课 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础知识 一、 匀速直线运动: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特点:速度的大小方向均不变. 位移公式: 匀速直线运动的和图线图线特点:一次函数图线,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 方向由图线特点决定图线特点: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二、匀

12、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即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2、特点:即加速度是恒定的变速直线运动,且方向与方向相同,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方向与方向相反,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 常用推论: ( 1 ) 推论: (匀加速直线运动: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为负值)( 2 ) s=()(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3)在任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说明:(1)以上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四个公式中只有两个是独立的,即由任意两式可推出另外两式四个公式中有五个物理量,而两个独立方程只能解出两个未

13、知量,所以解题时需要三个已知条件,才能有解(知三求二法)(3)式中均为矢量,方程式为矢量方程,应用时要规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者取正值,相反者取负值;所求矢量为正值者,表示与正方向相同,为负值者表示与正方向相反通常将的方向规定为正方向,以的位置做初始位置(4)以上各式给出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普遍规律一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差异就在于它们各自的不完全相同,例如时,为匀速直线运动;以的方向为正方向;时,为匀加速直线运动;时,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时,为自由落体应动;时,为竖直抛体运动(5)对匀减速直线运动,有最长的运动时间,对应有最大位移,若,一般不能直接代入公式求位移。几个重要推论:初速无论是否为零的匀

14、变速直线运动都具有的特点规律: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即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A 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Vt/ 2 = VN (等于这段的平均速度) 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s/2 = (如何推出?)(4)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在Ts末 、2Ts末、3Ts末nTs末的速度比为1:2:3n; 在Ts 、2Ts、3TsnTs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2;在第1个Ts 内、第 2个Ts内、第3个Ts内第n个T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 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末速度比为1:(5)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可等效认为反方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6)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或照像法记录在底片上)来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是判断物体是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Ds = aT2 求的方法 VN= 求a方法 (逐差法推理)画出图线根据各计数点的速度,图线的斜率等于;求解时注意:弄清运动过程(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运动性质及联系各阶段的物理量)画出草图,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运动图景.选用适当的公式,特别是求位移时用平均速度乘以时间往往快捷.三、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BCDs1s2s3A右图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