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合浦县革命老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hh****p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50KB
约4页
文档ID:281482769
合浦县革命老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_第1页
1/4

合浦县革命老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介绍了合浦县革命老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 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发展当地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参考关键词革命老区;农村经济;现状;对策;广西合浦为了解合浦县革命老区农村经济现状,深入合浦县廉州镇烟楼村、星岛湖乡 总江村、洋江村、上洋村,石湾镇周江村、大皿村、红锦村等革命老区村,通过 召开座谈、走访谈心、表格统计、实地考察等形式与村两委班子、村组干部进行 座谈,走访了部分群众,察看了齐村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情况,对齐村的基本情 况、农民收支构成、增收思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了解,以为革命老区农村经 济的发展提供指导1革命老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1」各村人均收入及来源重点走访调研了合浦县3个乡镇7个革命老区村委7个村中,既有发展较 好的廉州镇烟楼村,也有属国家一级贫困村的石湾镇人田村和红锦村其中,廉 州镇烟楼村人口 4408人,耕地面积181.3 hm2,人均收入6610元;星岛湖乡总 江村人口 4 300人,耕地面积226.7 hm2,年人均收入5 100元;洋江村人口 4 500 人,耕地面积266.7 hm2,年人均收入4 235元;上洋村人口 1 800人,耕地面积 86.7 hm2,年人均收入3 200元;石湾镇周江村人口 3 977人,耕地面积340.0 hm2, 年人均收入5 300元;大出村人口 1337人,耕地面积133.3 hm2,年人均收入2 100元;红锦村人口 2 400人,耕地而积96.4 hm2,年人均收入2 400元。

从齐 村年人均收入可以看岀,各村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有4个村的人均收入低于 北海市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从调查情况看,这些革命老区村的经济來源主要是种养和外出打工其中烟 楼村得益于优越的地理环境,有70%的收入来源于海水养殖业、第三产业和码头 收入,名列全县前茅,是合浦县经济较强村而其他村的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于 一家一户的传统种养來源,缺乏其他产业带动,有10%~15%的村民经济收入靠 外出打工外出务工农民多数在北海合浦当地,少数到广东省一带,主耍从事建 筑、服务业等行业,收入不高且不稳定[l-2]o1.2农业生产状况通过调研了解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占有较大的一部分粮食作物主要是 水稻,基本能自给自足,另靠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和养殖增加收入在交通便利的 星岛湖乡主要经济作物有玉米、莲藕、甘蔗、木薯等,同时述种植花卉和草皮, 养殖罗非鱼等;石湾镇周江村主要种植豆角和黄麻;大出村、红锦村地处山区, 主要种植速生桜树,但都是一家一户小面积种植,很难形成规模生产,无法实现 现代农业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较低由于农业效益较低,很多农民不愿意对土 地进行投入;此外,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农资价格的不断攀升也是制约革命老 区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土地边际收益递减,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并不能明 显提高收入,因此靠农业增产也很难使农民大幅度增收2存在的主要问题2」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资金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村组道路年久失修,多数田间道路过窄、过陡, 卜卞j犬无法通行如烟楼村的道路建成投入运行后,车辆太多,承担压力过大, 导致路而坑洼不平,特别是雨天泥泞难行,影响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增加了成 本二是水利设施落后,不能满足农民的农业生产、生活用水,靠天吃饭的现状 没有得到根木改变星岛湖乡的洋江村、上洋村,石湾镇的大皿村、红锦村在不 同程度存在人畜饮水困难,每到枯水期村民要到几T米外运水,人畜饮水比较困 难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多数村的房屋建设杂乱无章, 比较凌乱,路而硕化、美化、净化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卫生条件差,绝大部分 自然村未实现道路硕化等[3-4] o2.2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不高,劳动力索质较低多数革命老区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IH地零星分散,坡地较多,无法 进行机械化耕作,制约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劳动成本,使农民增收困难劳 动力素质较低,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心理,严 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廿前,这些革命老区村绝大多数青壮年由于常年外出 务工,农村常住人口以妇女、儿童和老人为主,劳动力结构和整体素质呈现年龄 老化、知识老化、作用弱化的倾向2.3村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问题突出除烟楼村村级集体经济及总江村委有收入外,其他村均没有集体收入,特别 是位于右湾镇的大【II村和红锦村,村落不整齐,经济基础较差,发展滞后,一直 没有甩掉国家一级贫困村的帽子由于村级集休经济没有收入来源,严重制约这 些村的社会经济发展2.4致富手段相对单一,缺乏产业支撑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打工、家庭种植、养殖,基本上没有抵御风险的能 力,遇到自然灾害和农产品价格波动,即面临失收欠收,收入减少大部分村仍 面临着缺乏新产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农产品价 格偏低、农民增收项目不多、农民增收难等诸多困难和问题3发展对策3」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议市、县两级财政要建立老区建设的专项资金,将其纳入毎年的财政预算, 并随财政的增长速度逐年加大投入力度交通、扶贫、农业、教育、水利、卫生 等冇关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的革命老区建设专项资金,将其投入到老区的基础设 施建设中,切实解决老区交通难、行路难、用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

在 座谈和走访调查中了解到,冇84%的群众渴望解决上述“五难”问题作为今后老区 扶贫的主攻方向,改变老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政府对革命老区的扶贫投入也要相应提高,要与其他部门投资标准一致过去扶 贫的投入标准比较低,群众不满意,基层干部难办事今后应加大革命老区村的 建设项目投入,帮扶发展革命老区村的经济3.2加大结对帮扶力度,促进农村 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结对帮扶部门人才、资金的优势,发展老区村集体经济一是从思 想上帮扶,对集体经济为零的村,要引导他们解放思想,改变观念,不等不靠, 依靠口身发展经济,防止产生依赖思想二是从项冃扶持、调整种植结构上入手, 多想办法,多出点子,想方设法,选准项目,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只冇集体 经济壮大,才能做到有钱办事,有能力办事,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促进农村经济 的发展3.3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农民增收是老区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坚持围绕增收调整结构的思路,正确引 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对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扶持、培育,发展好现有 的优势产业要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发展特色农业和养殖业,发展高效农业, 形成貝•有鲜明特色的“一村一品,,品牌,提高农民收入。

同时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 化经营,不断壮大生产规模,捉高农业抵御风险能力,确保农民增收的长期性和 稳定性3.4加大培训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劳动力索质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培训,捉高农民的劳动 技能和致富能力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积极推广运用 各种高效、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积极推广测土 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培训、远程教育 等手段,增加农民接受各层次教育培训的机会,把知识送到田间地头,使农民掌 握新品种、新技术,增强增收致富的本领另一方而耍积极推进农村劳务市场开 发,加大外出务工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口我发展能力,增强市场 竞争力,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农民收入4参考文献[1] 张书局•立足新农村建设做强优势特产业推动通化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J]•吉林农业,2012 (5): 1.[2] 刘春艳,李秀霞.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及粮食生产影响分析卩]•吉林师 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33 (2): 130-132.[3] 邓振芳•新农村建设环境下新型农民教育论析卩]•成人教育,2012 (6): 66-67.[4] 张奎建.“三农”问题与农民教育研究[J]・新农村(CN23-1552/S), 2012(4):8, 96.。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