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促进淄博周村特色产业园区发展调查及思考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2.50KB
约10页
文档ID:281413813
关于促进淄博周村特色产业园区发展调查及思考_第1页
1/10

关于促进淄博周村特色产业园区发展调查及思考【摘要】本文介绍了淄博市周村区特色产业园区 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特色产业园区 发展的基本思路要以现有资源为依托,培育特色产业园区; 大力培植龙头骨干企业,增强中小企业配套协作能力;加快 发展优势产业,完善园区产业链;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增强 产业园区发展后劲;以创新公共管理为动力,健全完善扶持 政策和保障机制【关键词】淄博周村;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发展思路特色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专业化分工的 必然产物,依托其特色产业的空间集中布局,实现要素资源 和基础设施的共享,集中体现了一个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淄 博市周村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比重大、国有集体老企业多、存量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发展,区内企业在人才、 市场、技术、管理、设备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基础优势因此,遵循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从周村实际出发,着力推进特色主导产业的区化发展,通过产业园区的洼地效应,促进和带动产业结构调优调强,是十分必要 且现实的但从近两年的运行来看,也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园 区发展的因素,本人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一、淄博市周村区特色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目前周村区存在化工新材料、机电装备、商贸物流、耐 火材料四大特色产业园区,各产业龙头企业已形成一定规 模,产业链相对完整,市场占有率较高,成为带动周村老工 业区经济转调的重大板块,现四大园区年产值占全区工业总 量60%以上1、 化工新材料园区该园区位于周村区西北部,规划总面积4. 84平方公里, 并为化工新材料及相关配套项目在园区北部规划预留功能 辐射区3.2平方公里。

目前,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入驻园区园区内企业通 过产品、副产品和副产蒸汽等生产要素初步形成了相互供给 的产业链条,大大减少了生产成本预计到2020年园区基 本建成,届时园区内投资额将达到81亿元,销售收入达到 240亿元,利税25亿元2、 装备制造园区该园区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现有各类机电设备制 造规模以上企业65家,其中,拥有占全国制瓶机市场份额 达60%的三金玻璃机械公司与世界同行业龙头瑞士艾姆哈特 公司合资,新注入资金1.5亿元,产品质量和产量均居国内 首位;恒星集团有限公司国内市场占有率居第二位,矿山机 械制造等部分特色装备制造方面承担了国家标准制定工作 园区现拥有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企业技术中心 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荣获国家专利近500项, 起草国家标准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2个截止目 前,世界知名企业日本西铁城集团、香港百川公司等一批国 际跨国公司相继进区建立合资企业或与区内企业建立了良 好的贸易合作关系3、商贸物流园区该园区专门聘请了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规划研究院进 行髙起点产业策划,以309国道为中心,东西长10公里, 南北宽1.6公里,串起沙发家具、工业不锈钢、纺织品、汽 车贸易等4大专业市场群,经营面积达到90万平方米,年 交易额已超过22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金链子” o园区内周村沙发家具市场现在已经是从业人员1・6万人、年交易 额达66亿元的大型市场。

不锈钢市场经过近20年的发展, 从当初零星分散的自发市场发展成为以天河、龙马等市场为 代表的不锈钢市场群,实现年营业额113亿元,成为江北最 大的工业不锈钢集散地汽车贸易市场从无到有,发展迅速, 已形成了以陕西重卡4S店、广州丰田4S店、博美车行为代 表的汽车交易市场4、耐火材料园区该园区重点研发制造新型耐火材料,以山耐、山东嘉和 耐材、金隅通达股份为代表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2家,重 点发展优质隔热耐材、绿色节能不定型耐材,其中,通达耐 火技术公司年产3万吨新型不定型耐材项目、山东金璞能源 公司年产40万吨页岩气专用石油压裂支撑剂项目均为科技 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新建大项目二、淄博市周村区特色产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周村区目前的特色产业园区都处于产业聚集阶段,还没 有一个产业形成较为成熟的园区,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差 距一是产业园区发展的整体规划和政策支持针对性不强 现有规划缺乏区域功能定位和工业布局的统一规划,土地利 用效率偏低,产业发展带有一定的随意性,造成产业布局不 够合理,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资源共享度较低,污染难以 集中治理,园区规划与邻近城镇规划,生产、服务设施衔接 不够,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镇。

出台的鼓励政策主要面 向骨干企业,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培植产业园区方面的针 对性不够强,还存在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行业协会不 健全等问题并且产业园区的金融、营销、广告等外围服务 业发展滞后二是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不够突出,企业间配套协作 关系不够密切主要是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的龙头企❷I还没 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带动作用同时,多数企业间产业集聚效应不强,有的产业尽管在地域上比较集中,但缺少产业园 区的“灵魂”一一配套关系,加上信息和人才交流平台的缺 乏,造成了 “集”而不“群”,园区优势难以发挥三是主导产业规模不大,产业链条不够完整优势产业 规模还不够大,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实力仍然较弱在产业链 条上仍然存在一些缺项和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相关联的 上、下游项目开发不够,无法产生企业聚集带来的规模效应,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整体竞争优势的发挥四是产业科技水平偏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园区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突出 部分产业园区内企业还停留在模仿、装配低价竞争阶段,产 业结构的总体水平仍较低,特别是受高素质人才缺乏、公共 产品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没有形成园区特有的创新功能三、促进淄博市周村区特色产业园区发展的基本思路1、以现有资源为依托,培育特色产业发挥比较优势。

深入分析区域内资源、产业基础、社会文化 背景等,选择最具优势的产业,聚合各种要素进行重点培育如立足王村镇耐火材料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以新型耐火材 料为主的宝山工业园;凭借北郊镇毗邻淄博新区、髙新区的优势,接轨建设梅河工业、孝妇河居住、教育区;同时,对于今后新建、改建项目,严格按确定的产业布局来落实, 避免区域之间为争取项目而打乱规划、无序发展二是培育龙头企业全力扶持和培育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把培育 产值过亿元的骨干企业作为区域工业提速提质的关键举措 来抓,从纵向与横向拓展产业链,使之成为园区的核心主体 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国际经验表明,产品全部利润的80%以 上,为拥有品牌和销售渠道者所获得目前周村已拥有中国名牌产品5个,国家免检产品8个,山东名牌产品24个,居淄博市首位要鼓励区内企业积极培育品牌,以品牌力量引领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变2、大力培植龙头骨干企业,增强中小企业配套协作能产业园区作为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群体,龙头企业和配 套企业是密不可分的两大部分一方面,坚持对龙头骨干企 业实行重点扶持,在能源、立项、贷款等方面优先协调,确 保其健康持续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项 目,政府可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驱动民间资本大规模投入。

另一方面,注重加强中小企业与骨干企业的配套协作目前 周村区的兰雁、凤阳、三金等龙头企业已成为产业园区的 “骨架”,但作为“血肉”的中小企业配套协作能力较差应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引导中小企业与骨干企业建立广 泛的协作关系对在创办初期的民营企业和投资科研开发 的,可在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同时,积极开拓中小企 业参与国际化合作的渠道积极构建信息交流平台、人才交 流平台和风险投资平台比如有意识引导园区企业之间相互 利用废料的信息交流;对有潜质的中小企业和产品进行风险 投资,切实起到孵化器作用3、 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完善园区产业链对于周村来说,在扶强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还应加强企 业间的纵向联合,完善延伸产业链条重点在大力加强产业 链条薄弱环节和填补缺项上下功夫一方面,围绕产业园区 中的龙头骨干企业,引进关联的上、下游项目,填补缺项 如机械制造业引进新上精密铸造、零部件配套加工等项目 另一方面,在现有工业布局所形成的产业链基础上,按照专 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对产业链中薄 弱环节的扶持力度,做强产业链条如后整理水平低是周村 区纺织业的薄弱环节,须采取行政和市场手段逐步淘汰落后 工艺,提高后整理水平。

同时加强横向联合,壮大产业链条 针对有些产业链条规模不大的问题,引导相关企业增加投入 带动产业链条规模扩张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积极推动企 业上市,主动寻求与国内外产业的合作对接,使园区效应随 产业链的完善而不断增强4、 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增强产业园区发展后劲实现企业自主创新是促进园区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是指 导和帮助中小企业实行技术改造积极利用上级优惠政策, 督促企业尽快提升产业科技水平二是以技术创新优势企业为重点,鼓励企业从一般引进向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 术方向发展,建立技术创新体系三是把建立科技开发中心 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产 学研”联合,依托现有的企业技术中心、兰雁集团博士后工 作站、两家院士工作站等创新载体,在核心装备、关键材料 等关键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对研究成 果的专利跟踪,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申报国内外专利,防止无 形资产流失四是建立完整的人才引进机制,通过高薪、技 术入股等措施,吸引更多国内外高水平人才,为园区发展提 供强大智力支持5、以创新公共管理为动力,健全完善扶持政策和保障 机制规范政府引导培育产业园区的行政行为,坚持“市场为基础、政府作补充”的原则,为园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着力引导产业区配套的生发展,将原本附着于生产的部分服务环节,从制造过程中分离出来加以培 育在突出产业集聚、集约用地的同时,配套建设产业发展 必需的物流、医疗和职工宿舍等设施合理规划园区用地, 简化土地审批手续合理确定园区企业的营业税计征基数尽快研究出台培育❷1展产业园区的实施意见和园区分类指导意见,积极引进高水平的市场运营管理团队,规范园区管 信用担保、互助担保等机构,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辅助体 系通过召开银企座谈会、金融交流会等形式,密切银企关 系,争取金融部门的贷款支持通过实行建立行业协会试点 的办法,促使更多的企业加入协会,真正发挥行业协会的协 调、自律等职能,在产业链条完善、参与园区体系建设、提 供园区产业年报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理与服务逐步健全完善产业区发展保障机制,积极引入【参考文献】[1] 赵永强•高新区软环境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浙江 大学.2004.[2] 张艳秋•基于物质流分析的金昌市生态工业研究. 兰州大学.2014.[3] 李胜会,李红锦.产业集聚规模效应对生产率影响 的实证研究•统计与决策,201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