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导读》PPT课件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281331324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PPT 页数:198 大小:2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宋词导读》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8页
《唐宋词导读》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8页
《唐宋词导读》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8页
《唐宋词导读》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8页
《唐宋词导读》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宋词导读》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宋词导读》PPT课件(1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宋词导读教学唐宋词导读教学PPTv第一讲第一讲 温庭筠与文人曲子词温庭筠与文人曲子词v第二讲第二讲 柳永与俗曲子词柳永与俗曲子词v第三讲第三讲 苏轼苏轼“以诗为词以诗为词”v第四讲第四讲 周邦彦周邦彦“学人学人”之词之词v第五讲第五讲 辛弃疾辛弃疾“以文为词以文为词”v第六讲第六讲 姜夔清空骚雅词姜夔清空骚雅词v第七讲第七讲 李清照的女性词李清照的女性词v第八讲第八讲 秦观秦观“词心词心”之词之词v第九讲第九讲 考试考试第一讲第一讲 温庭筠与文人曲子词温庭筠与文人曲子词 1.本讲重点:v 温庭筠与文人曲子词的成熟v 曲子词与音乐的关系v 词调与词牌 2.本讲目的与要求v 认识文人曲子词的基本

2、特点v 明确温庭筠在文人曲子词发展史上的地位v 了解曲子词与音乐的关系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v词本是一种音乐文学。唐代产生的曲子词是自歌诗之后又一新型的流行歌词。v一般文人作词要依据词牌名(简称词牌),词牌最早是充当词的标题使用的,来源主要有二:一是来自曲名,某一文人或民间艺人首次按某支乐曲填写歌词,以曲名为歌词的标题,后人以其所制歌词文字格式填词,则当初从曲名而来的标题就成了词牌了;二是文人首创歌词,由乐工或文人自己谱曲,歌词的标题也成了词牌。总之,当初某一词牌下歌词的文字内容所反映的情感类型,与某种乐调所传达的情感类型是相合的。 v当某种乐调与歌词联系在一起,则这种乐调也就转称为词调了

3、。古人根据音乐所传达的情感类型,将每支曲子都划定在某种乐调之下,如将传达悲伤情感的曲子划归商调之下,将传达激越情感的曲子归于羽调之下,将传达平和中正情感的曲子划归宫调之下。所以,词调只与词所传达的声情类型相关。v精通音乐的文人作词,多有创调。所谓创调,是指词人自作歌词,自己(或由乐工)谱曲,或者自己先谱曲后填歌词,所谱出的新的乐调,即为新的词调;所作歌词的标题,也成了新的词牌名。这种确立新的词牌词调的过程,称为创调。v在文人创调之前,民间已有许多创调,唐代文人初作词时,多是依据民间所创词牌填词的。唐以后绝大多数文人作词,也都是依照已有的词牌填词,而非创调式地作词。 v显然,词调与乐调直接相关而

4、同名,新词牌则与歌词的内容相关又与音乐紧密结合。不过,即使在当初,一个词调之下通常也有不同的词牌。因为一种情感(或声情)类型从理论上是可以统辖众多题材内容的,如快乐情感,可以统辖节日快乐、生日快乐、新婚快乐、金榜题名快乐等情感。v再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在柳永的词集中,词调有正宫、中吕宫、大石调、小石调、歇指调等,这些词调都源于乐调。而在“正宫”调下,柳永所用的词牌有黄莺儿、雪梅香等,在“大石调”之下,柳永所用的词牌有倾杯乐、迎新春、曲玉管等。 v词牌当初是作为歌词的标题又与词调(乐调)相联系的,而后来绝大多数词人只是依照词牌之下的文字格式填词,仅保留词牌的音乐特征,不管它与歌词的内容是否相称

5、,词牌也就脱离了标题的功能。v再后来,词牌与音乐(词调)也有所脱落,只留下文字格律(平仄与押韵)这样的痕迹,与音乐的情感类型又不再相关了,如虞美人词牌,本来传达的是感伤情调,后人也用这一词牌填词来表达艳情了。此即北宋沈括所揭示的“哀声而歌乐词,乐声而歌哀词”现象。 v当词牌仅与词调(声情)相联系而与歌词文字内容无关时,给词加标题或词序就渐为流行了。当词牌又与音乐(词调)脱离之后,词牌就仅成为一种填词的文字格式了。v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中即云:“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P79中华书局2000年版)这种说法,只是考虑了北宋苏轼对词坛改革以后的多数词作的状况,也与他只谈词的格律有关。二、开讲新课

6、二、开讲新课 v(一)唐代宫廷享乐生活与歌词创作(一)唐代宫廷享乐生活与歌词创作v1.唐代皇室对声乐的态度唐代皇室对声乐的态度v 唐代皇室具有胡、汉双重血统,对外来唐代皇室具有胡、汉双重血统,对外来文化极具包容性。特别是国家强大之时,宫文化极具包容性。特别是国家强大之时,宫廷对声色享乐极少忌讳,外来音乐与本土文廷对声色享乐极少忌讳,外来音乐与本土文人歌词相结合,配以美人舞蹈,是宫廷享乐人歌词相结合,配以美人舞蹈,是宫廷享乐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宗、玄宗和宣宗朝,是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宗、玄宗和宣宗朝,是宫廷主导下文人歌词创作最显著的时期。宫廷主导下文人歌词创作最显著的时期。 v 这些歌词创作无论是先

7、词后乐还是先乐后词,其乐皆属于燕乐系统。唐太宗时造燕乐,为华夷合乐,作为燕饮开始、仪式比较隆重时所用之乐;但从广义上讲,当时的十部乐“总谓之燕乐”(郭茂倩),包括燕乐、清商乐以及胡部各乐,后世多采用广义说法。v2.唐代皇室主导下的文人歌词创作唐代皇室主导下的文人歌词创作v 中宗朝,沈佺期、李景伯、优人在内宴上创作回波词;玄宗朝,玄宗自创好时光,宣命李白创作清平调;宣宗朝,宣宗爱听菩萨蛮,令狐绹密献温庭筠所作二十首。v沈佺期回波乐:v 回波尔时佺期,流向岭外生归。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v李景伯回波词:v 回波尔时酒卮。微臣职在箴规。侍宴既过三爵,喧哗窃恐非仪。v优人回波词:v 回波尔时栲栳

8、,怕妇也是大好。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 v李隆基好时光:v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娶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尊前集)v李白清平调(三首):v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v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v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得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v(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温李齐名:v 温庭云,字飞卿,或云作筠字,旧名岐,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曰温李。宣宗尝赋诗,上句有“金步摇”,未能对,遣未第进士对之。庭云乃以“玉条脱”续之,宣宗赏焉。宣宗

9、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相国假其新撰,密进之。戒令勿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疏之。 v(二)民间俚曲歌辞与文人仿效改造(二)民间俚曲歌辞与文人仿效改造v1.白居易与吴二娘的曲子词创作白居易与吴二娘的曲子词创作v 所谓曲子词,指应歌所作之词,或按曲谱所作之词,即适合歌唱表演的词。与曲子词不同的,是后来出现的格律词,即专供文人阅读欣赏的仅按词牌格律填写的词,这类词又被称为“诗馀”。v 中唐时期民间曲子词为歌妓所传唱,大有取代文人歌诗的势头。白居易在江南歌女吴二娘所唱曲子词的影响下,开始创作曲子词,与民间艺人争夺歌词创作主导权。v白居易长相思(闺怨):v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

10、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v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鬅鬙云满衣。阳台行雨回。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v吴二娘长相思:v深黛眉,浅黛眉,十指茏葱云染衣。巫山行雨归。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上片又作:深花枝,浅花枝,深浅花枝相间时。花枝难似伊。)v白居易寄殷协律“吴娘暮雨萧萧曲,自别江南更不闻”二句自注:v江南吴二娘曲辞云:“暮雨萧萧郎不归。”v白居易忆江南:v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v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v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

11、相逢。 v2.刘禹锡与巴渝民歌创作刘禹锡与巴渝民歌创作v刘禹锡在贬谪生涯中,效屈原作九歌,雅化巴渝民歌竹枝,完成竹枝词九篇:v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v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v江上春来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v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v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v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v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v城西门前滟滪

12、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v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v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萝。v施议对 词与音乐关系研究:v 刘禹锡所作竹枝词,虽未注出和声,但表演时,仍然是以“竹枝”、“女儿”这一和声形式出现的。民歌曲调竹枝这一和声形式,已为长短句歌词创作,打开了无数法门。(P29)v(三)文人放达生活与曲子词创作(三)文人放达生活与曲子词创作v1.张志和的隐逸追求与渔父词创作张志和的隐逸追求与渔父词创作v 云笈七签引沈汾续仙传玄真子云:“玄真子姓张名志和,会稽山阴人。鲁公颜真卿与之友善。真卿为湖州刺史

13、,与门客会饮,乃唱和,为渔父词,其首唱,即志和之词,曰:西塞山前白鸟飞,斜风细雨不须归。真卿与陆鸿渐、徐士衡、李成矩共唱和二十五首,递相夸赏。而志和命丹青剪素,写景夹词,须臾成五本,花木禽鱼、山水景像、奇绝踪迹,今古无伦。”今存张志和渔父词,又称渔歌、渔歌子,共五首: v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v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蚱蜢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v霅溪湾里钓鱼翁,蚱蜢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反著荷衣不叹穷。v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泊渔舟不觉寒。v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还。钓车子,掘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14、 v诸人和作今未见,王兆鹏先生认为寄名在张志和名下的另外十五首渔父词,即为诸人和作,现录三首如下:v远山重叠水萦纡,水碧山青画不如。山水里,有岩居,谁道侬家也钓鱼。v料理丝纶欲放船,江头明月向人圆。尊有酒,坐无毡,抛下渔竿踏水眠。v舴艋为家无姓名,胡芦中有瓮头清。香稻饭,紫莼羹,破浪穿云乐性灵。 v2.文人以游戏心态创作的调情词文人以游戏心态创作的调情词v中晚唐进士文化造就了一批风流文人,他们多寄情声色,逢场作戏,创作调情词。如调笑、三台,杨柳枝。如:v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韦应物调笑)v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

15、北别离。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韦应物调笑) v扬州池边少妇,长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王建江南三台)v树头花落花开,道上人去人来。朝愁暮愁即老,百年几度三台。(王建江南三台)v叶含浓露如啼眼,枝袅轻风似舞腰。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白居易杨柳枝)v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南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v(四)温庭筠与文人曲子词(四)温庭筠与文人曲子词v 晚唐温庭筠多才多艺,擅长音乐与诗歌,学习民歌与民间曲子词,将唐代风流文人的曲子词创作推上了高峰,并形成了文人曲子词专门言情的传统,是文人曲子词走向成熟的标志。其词学贡献主要有如下两个方

16、面。 v1.添新声杨柳枝创作的意义添新声杨柳枝创作的意义v一尺深红朦曲尘,天生旧物如此新。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v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v 用了南朝民歌式的双关的手法,且直以眼前景物入题,适合酒宴上打令。这种利用旧声创新的方式,真正使曲子词创作打破了词牌提示词作内容的限制,无疑推动了文人曲子词创作的大解放。v裴諴新添声杨柳枝:v思量大是恶因缘,只得相看不得怜。愿作琵琶槽那畔,美人长抱在胸前。v独房莲子没人看。偷折莲时命也拚。若有所由来借问,但道偷莲是下官。 v2.多首菩萨蛮创作的意义多首菩萨蛮创作的意义v “菩萨蛮”,本是唐代广州人对波斯妇女的称呼。用作词调,或许与波斯音乐的传入有关,并且从温庭筠现存的十四首菩萨蛮内容来看,全部描写女性情态,也与“菩萨蛮”的本义相关。v 如果说在菩萨蛮创作的用调上,温庭筠仍显保守,那么,他一气创作十多首菩萨蛮(相传原作二十首),则是一种创举。因为这种做法真正属于规模化创作,既容易满足当时市民文化市场的大量需求,也为文人锻炼填词开启了门径。v 而他描写妇女多重情态,细腻委婉,为后来的西蜀词人所追摹,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