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乌兹别克斯坦政治体制

hh****p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9KB
约5页
文档ID:281201710
乌兹别克斯坦政治体制_第1页
1/5

乌兹别克斯坦政治体制乌兹别克斯坦议会下院(立法院)院系统履行司法权乌兹别克斯坦宪法规定,国家政治体制实行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最高会议即议会行使立法权,总统领导的内阁行使国家行政权,法乌兹别克斯坦议会上院(参议院) 1'议会乌独立前及独立初期,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称最高苏维埃1994年改名称为“奥利马日利斯(Ons帀Mancnsc) ” 一 j 高会议,即议会,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最高权力代表机关议会共设250个代表 席位,在多党制的基础上按选区选举产生,任期5年根据2002年1月乌兹别 克全民公决的结果,乌兹别克议会在2004年12月的第三届选举中将议会改为了 两院制,由参议院(上院,CeHaT Ohmm MaxjriMca)和立法院(下院, 3aKOHOAaTenbHaH rianaTa Onkin Maxnnca)组成上院共有议员 100 人, 下院120人,均由职业议员组成两院议员的任期均为五年现任参议院议长为 萨比洛夫•伊里吉扎尔(Co6npoB HjiBrH3ap );立法院议长为埃尔金•哈利洛 夫(XaJIHJIOB 3pKllH ) o参议员院的主要职权有:按总统提名选举宪法法院、最高法院、最高经济法 院成员,按总统提名任命或者罢免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主席,批准总统关于任命 和罢免总检察长、副总检察长、国家安全总局局长的命令,按总统捉议任命或者 罢免国家银行行长、乌兹别克驻外外交人员及其他代表,颁布大赦令,按总检察 长提议剥夺参议员成员的豁免权,听取总检察长、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主席、国家银行行长工作报告,通过 有关乌政治、经济、内政、 外交问题决议。

立法院主要 从事立法工作,有权解决涉 及立法院工作的有关问题及 -其他乌内政、外交问题,并按照乌总检察长的建议剥夺立法院议员的豁免权立法院的常设机构是常设委员会立法院下设10个专门委员会,分别负责 财政预算、经济改革、国防安全、国际事务、科学教育、信息与通讯、工业与能 源、农业与水利、劳动和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立法工作最高会议还设 有秘书处,负责处理口常事务2, 总统乌兹别克斯坦实行总统制总统为国家元首、内阁主席、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7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现任总统为伊斯拉 姆•阿卜杜加尼耶维奇•卡里莫夫(KAPHMOB HcjiaM AS^yraHHeBMn) 他是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的首任总统,1995年全民公决决定将其任期从1997年 延至2000年,在2000年1刀举行的总统大选中,卡里莫夫再次高票当选目前,乌兹别克斯坦把树立总统和政府的权威作为安邦立国Z道总统高度 集权,权力较大宪法中没有设立副总统的规定,不实行总统继任制,也没有关 于弹劾总统和总统辞职的规定3, 政府乌政府称内阁内阁主席由总统兼任,总统捉名总理、副总理、国家委员会 主席和齐部部长等内阁成员人选并交议会批准。

政府虽由内阁主席和总理來领 导,但总理的权限很小,这是乌行政体制的一个特色口前,乌内阁成员包括:总理,6名副总理,以及14个部、9个委员会首脑 现任(2003年12刀始)总理为沙夫卡特 味尔济约耶夫(MMP3H总EB HlaBKaT )乌兹别克内阁下设机构名称及其领导人见附件lo在乌兹别克斯坦,司法权由法院和检察机关执行宪法 规定,各级法院和检察机关只服从宪法和法律,独立行使职 责,不受其他任何人干扰司法检察人员不能参加政党活动, 不能从事经营活动,不得担任其它有酬职务乌兹别克斯坦政治体制的特点,一是保持秩序;二是权 威主义;三是控制较严;四是坚持政权的世俗性质4,当前政局乌兹别克斯坦在1991年独立后,政治局势一直较为稳定,政治体制的过渡 也相对平稳经过1()多年的努力,乌兹别克斯坦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 有的行政命令体制和相应的权力机关,基本上建立起了民族民主国家的基础和独 立的政府管理体系,政治体制逐渐走向成熟乌兹别克虽然在多元化基础上成立了一些党派,但多党制是有限的主要表 现在:政党的社会基础薄弱,成员数量少,活动也少;政党的纲领不明确,基本 上都强调支持总统的内外政策;政党在议会中不活跃;议会党团作用不明显;总 统不参加任何政党,内阁也不以党派为基础来组成。

目前在乌没冇实际意义上的 反对派乌兹别克不容许出现破坏国家稳定和内外政策的政治反对派,因此在独立后 没冇出现大的动荡和内乱,中央和地方关系处理得比较好,国家政权机构不断得 到巩固乌政府虽然奉行“经济至上”和“市场化”原则,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持 了行政干预的手段政府把维护社会稳定和深化经济改革作为工作重点,加强对 国家和社会巨变过程中的管理和控制,注重社会保障,注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目前,乌兹别克当前政局相对稳定,但执政当局仍而临严重内外压力2005 年5月,乌极端组织在安集延市制造武装骚乱,乌政府调集军队果断平乱冲突 造成187人伤亡美国和西方以“人权”为曲向乌施加压力,宣布对乌实施制裁, 在联合国推出并推动通过涉乌人权提案,引起乌的强烈不满,对美国及西方国家 企图推翻乌兹别克现政权,建立亲美秩序有了更加清醒地认识乌美口 “911” 事件以来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也由此传入到了最低点与此同时,乌大大加快了 与俄罗斯结盟的步伐:2005年1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卡里莫夫总统在莫斯科 签署了两国“联盟关系条约12月,加入曲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共同体; 2006年7月,重返“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乌俄关系迅速升温,达到了前所未 有的新阶段。

在国内,卡里莫夫总统和乌政府对“颜色革命”保持高度警惕为确保2007 年总统大选顺利进行,当局严禁反对党活动和宗教干预政治,严密监控美国和西 方非政府组织对乌的渗透活动同时加人了对权力机关调整力度目前,乌社会 秩序井然,在短期内发生剧变的可能性不大,但社会的深层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 决,政局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