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三一”教学模式论文--程晓伟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81164913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五三一”教学模式论文--程晓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五三一”教学模式论文--程晓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五三一”教学模式论文--程晓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五三一”教学模式论文--程晓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五三一”教学模式论文--程晓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五三一”教学模式论文--程晓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五三一”教学模式论文--程晓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施“三五三一”高效教学模式在高效课堂改革中,“效”很重要。这个“效”,一是指教师指 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二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三是指高效课 堂改革带动教育改革所生发的高效能。只有在教师指导下的高效率的 学生学习取得了高效益的回报,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 堂。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造各方面的 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丰富的情感,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因 此,我校推行“三五三一”教学模式,力图在课堂中取得最高效益。“三五三一”教学模式始终贯穿于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 段中;“三”指“三次集体备课”,即:主备教师备课、备课组备课、 任课教师课前备课。“

2、五”指“五环节”,即: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交流展示、点拔提升、训练反馈(当堂达标)。第二个“三”指“三 步巩固完善”即:创新课外作业的形式、拓展渗透、课后反思。“一” 指“一灵活”,即:各学科、各年级、各课型在母模式的前提下,可 以灵活运用,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也可以创设各种与母模式相适应的 子模式。一、如何构建“三五三一”高效课堂(一)备课求“实” 预设、生成,相辅相成。作为一名教师,在备课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 课堂教学预设。而“三五三一”教学模式要求课前三次集体备课:1、 主备教师备课。教研组长同备课组长在开学前确定各章节、单元主备 教师和审核人,主备教师必须提前一周确定学

3、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 设计学习程序并将初备稿交备课组长审核。2、备课组备课。组长审 核初稿后,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 主备教师按集体审核意见将初稿审核后交审稿人审查,最后,由备课 组长将审核后的备课稿和导学案交分管领导审定,制定成正式文本。3、任课教师课前备课。任课教师对备课稿和导学案进行阅读理解, 结合本班学情,进行补充,并融进教师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充分讨论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 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作 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教材是专 家编的供学生学习的材料,内容单一,

4、片面,所以教师不能完全依赖 教材,照本宣科。可以将相关的课外材料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 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材并不是一成不 变的,有吋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我们在三次备课过程中需要科学重 组教学内容,大胆的改造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为生所用”。课堂教学需要预设,但也不是按部就班,连说开场白、过渡语、 结束语都预设好,甚至将语气、手势、表情都事先设计好了,这不是 教学而是演戏。同时,过度强调现场生成教学,可能是脚踩西瓜皮 滑到哪里就到哪里。预设与生成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 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

5、完成预设的目标。在三次备课过程 中我们应当层层考虑到这一问题,力求做到备课备到实处。(二)课堂求“活”形式、方法,把握有度。只有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才能带来教学质量的高效。这就要求我 们在“活”字上做文章。“三五三一”教学模式,在课中阶段要求的 “五个环节”及课后要求的“三步巩固完善”都力求做到灵活多样。 而最后的“一灵活”更是强调整个模式的运用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结 合实际,灵活多变的。1、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 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 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 方法;依据学生特征选择教学方法

6、;根据学科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依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时间标准选择教学方法。2、活跃的教学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 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 的课,成功的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 生。教师要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学和练,学习目标由学生确定,过 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合作者。3、科学的学法指导。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吋,授之以 渔,惠其一世”。教师耍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 认知方法

7、。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 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 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 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4、新颖多样的教学反馈方式。创新课外作业的形式。可以有游戏类作业、设计类作业、创作类 作业、探究性作业,如准备性作业、调查、资料搜集、现场考察、参 观访问等等不同形式。让学生把身边的数学知识、学习中发现规律和 疑问等及时记录分析,定期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当然,课外作业的 设计除了以上情形外,还有很多的类型,同时,这些类型的作业也并 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彼此包含的。形式

8、和方法层出不穷,开辟了课堂教学的新空间,但要真正实现 课堂教学的务实高效,还必须有度。女口: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常见的学 习形式已被广泛地引入课堂,并成了新课程课堂的标志。有位老师在 上花钟一课时提问:“花儿开放的样子是一样的吗?开花的时间 相同吗? ”请分小组讨论。教室顿时热闹起来,那位教师反而显得无 所事事。有的小组讨论漫无目的,缺乏有效引导;有的小组只是优等 生发言,其余当听众;有的小组只是象征性的说上几句。整个课堂看 似活跃,其实是散乱的活跃、假活跃。毋庸置疑,小组合作教学方式 打破了过去师生交流的二维模式,构建了一个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生本对话的三维模式,但千篇一律采用一种形式就值得商

9、榷了。其实, 讨论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而且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思 考基础上,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方式的优点,才能使“活”发 挥实效,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二、构建“三五三一”高效课堂的意义(一)高效课堂的构建,使原来死气沉沉的传统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灌输接受”,学生处于被动状 态;高效课堂采用新理念,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踊跃发 言,谈感想、谈收获。新理念让学生在“听中学”、“看中学”、“想 中学”、“议中学”、“演中学”。这就突出了 “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交流中实现了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使学生处于主动状态,教师

10、在课堂上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关注的是 学生的一切,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高效课堂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了学生能力。(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表演能力、合作能力;“想 中学”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议中学”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和应答能力,“演中学”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 力。这些能力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三、构建“三五三一”高效课堂对教师能力的要求:(一)高超的课堂导学能力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 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师给予学生 充分

11、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板书 也许是学生来写,总结也许是学生来说,但这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 学生“学”得好的课。(二)准确地教材把握能力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必定会引发学生形形色色 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备丰富的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不能局限于 教材范围的知识,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三)灵活的课堂管理能力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热闹又是课堂纪律的大敌,如 何能让学习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取决于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四)机智的课堂环节把控能力环节的设计能力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按固定的设计环节进行,要富 有弹性,以便随学生的表现来灵活调

12、整,这取决丁教师的随堂机智。“三五三一”高效课堂活动,要求容易养成难。课堂让老师少讲, 学生多学、多说;老师先不讲,只是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内容,学 生要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索取,学生要动起来,述要在同学面前 讲岀来。学生要从过去的观众变成演员、当事人,要重建一种新的课 堂秩序,要克服人类最大的弱点“惰性”。学生的规范变成习惯,需 要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做,需要老师坚持点评,采用合适的评价。让学 生发生质的飞跃这一过程需要长期的培训。“三五三一”高效课堂展示,参与容易精彩难。展示是高效课堂 的亮点。为什么要展示?展示什么?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我们 也发现一些问题,如果任由课堂自由发展,课堂出现了“展示专业户” 的问题;如果教师人为分工,扩大参与度,又使得展示虽然参与广 泛但又变得“泛泛而展”,失去了精彩,难以达到高效率。这是教 师教学的困惑,我校实施的“三五三一”高效课堂改革是一个蝴蝶破茧、凤凰涅 槃的过程。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前途是光明的,但过程是曲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