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施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81156673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XX县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XX县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XX县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XX县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县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施(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县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施方案为巩固和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成果,创新有效预防和 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根据中共中 央国务院关于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 年)的通知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县乡法治政府 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X政办发(2018 42号)和XX省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关于印发行政 复议机制创新工作方案等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 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以及省委十 四届二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推进法治政 府建设、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整合、优

2、化行 政复议资源,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 政府中的重要作用,为建设山清水秀民富县强的美丽中国XX 样本提供坚实的法治环境。二、工作目标以提升行政复议综合效能为导向,以行政复议工作机制 创新为重点,以强化行政复议定纷止纠制度功能为支撑,推 进行政复议向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前端”、规范化建设的 纵深”和结果运用的后端”延伸,使行政复议受理渠道 更加畅通、工作流程更加科学、制度建设更加完善,行政复 议专业性、透明度和公信力不断增强,切实维护公民、法人 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与社会和谐稳定。三 主要内容(-)推进行政争议多元化解1. 强化行政争议风险研判。复议机构在实施重大执法决 定法制

3、审查、规范性文件审查、特邀执法监督员执法监督和 执法案卷评查等过程中,发现行政机关存在问题和风险,应 及时分析提出预警和规范建议。建立行政复议和信访联席会 议制度,定期对行政争议进行分析研究,强化风险点研判, 对可能发生争议案件的,及时提醒、督促和指导行政机关依 法履行职责,依法开展协商、调解、疏导等工作,努力将行 政争议化解在初信初访阶段,减少行政争议流向复议和诉讼 环节。2. 积极融入“5+x”大联动。依托“无讼无访村(社区)” 创建,建立“5+X”矛盾争议纠纷化解机制。“5”指法院、 公安、司法、信访、行政复议等五家牵头化解争议纠纷责任 单位,“X”指广大对矛盾纠纷化解有帮助的组织或个人

4、。“5+X”单位在大调解机制的统一指挥下,有分有统,在各 自职能范围内化解争议的同时,相互配合、互相支持,努力 将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强化行政调解工作,复议 机构在收到当事人行政复议申请时,应当及时加强与被申请 人的衔接和沟通,全面掌握案件情况,依法可以协调调解的, 可以先行组织调解,行政机关也可以先行组织调解;强化行 政调解、人民调解和大调解的衔接,复议机构认为案件中需 要其他单位支持配合协调的,可以向大调解中心提出申请, 大调解中心根据需要安排相关单位参与调解。加强与属地人 民调解组织信息互通,共同开展行政争议化解工作,推动行 政争议案件和解。3. 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按照“最多

5、跑一次”的理念 和要求,完善受理工作制度,优化行政复议工作流程,为当 事人行使行政复议权利提供便利。建立健全受案窗口咨询、 网上咨询、接待统计、立案审查、办理跟踪提醒、重大事项 报告等制度;积极探索立案登记制度,提供行政复议申请书 格式文本,对于当事人提出的复议申请,符合法定受理条件 的,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当场受理;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 受理条件的,应当先行接收申请材料。需要补充必要材料的, 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或指导当事人补正。4. 加强行政复议宣传工作。充分发挥今日XX、电视、 广播、微信等媒介作用,宣传行政复议优势和作用,不断提 升群众知晓度,进一步凸显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 地位。

6、规范行政复议申请权利告知制度,行政机关行政决定 文书依法要有告知行政相对人行政复议申请权的内容,引导 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行政复议途径合法、理性地表达利益诉 求。(二)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1. 加强行政复议制度建设。一是建立规范化办事大厅。 设立行政复议接待大厅,行政复议局“一口对外”,大厅、 会议室、谈话室等均安装监控、录音、录像设备,倒逼工作 人员接待文明、言语和行为规范。二是建立规范化复议制度。 编制了行政复议工作程序规则,建立健全材料的接收、 受理、调查取证、审理、听证质证、调解和解、集体讨论、 错案追究、卷宗归档等一系列复议工作制度;实施案件集体 会审、复议决定书集体讨论制度,坚持每一

7、个案件经集体会 审、集体决定;建立第一读者”制度,复议决定书作出前, 至少2名非案件办理人员作为第一读者先行阅读。三是建立 规范化文书制度。统一印制行政复议指南,统一各类文书格 式。推行行政复议档案数字化,对所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的案卷扫描归档。2. 规范复议案件审理方式。确立以“公开审理为原则, 不公开审理为例外”的阳光办案原则,坚持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公正作出复议决定。充分运用书面审查、实 地调查、听证审理、证据质证、函询、专家咨询等方式审理 行政复议案件。对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的案件,可以适用简 易程序审理。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可以采用书面 审理方式。对适宜协调调解的,

8、着力协调化解;对申请人提 出申请或行政复议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采取听证、现场调 查的方式审理,有关行政机关应当积极配合调查,按时出具 相关材料。3. 建立行政复议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法律专家、律师、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行政机关、人民团体、社会团体内 熟悉法律工作的人员组成的县行政复议专家咨询委员会,参 与和监督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对案情复杂、争议较大、涉及 重大公共利益、社会关注度高或者被复议行政行为可能违法 或者不当等案件,专家委员会要加大参与调查取证的力度, 提高行政复议权威性、专业性和公信力。4. 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加强行政复议业务学习培训 和交流,推动培训常态化、制度化。建立周会

9、审、月学习制 度,推行行政复议人员轮流讲法的制度,以讲法促学法;建 立挂职制度,定期安排复议人员到国家、省市复议机构挂职, 定期选取部分基层法制干部到行政复议局挂职,推动复议人 员业务提升;定期组织行政复议人员参加知识更新培训,增 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解决行政争议的能力。(三)推动行政复议功能“后端”延伸1完善行政复议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的监督职 能,坚持监督与指导相结合,指导被申请人正确履行职责。 对于内容为撤销、变更及责令履职等有履行义务的行政复议 决定,负有履行义务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执行情况向县政 府报告,并抄送复议机构。复议机构应当及时做好案件的后 续跟踪回访,及时纠正拒绝履

10、行、拖延履行、不完全履行复 议决定等行为。2. 强化行政复议指导。强化问题导向,针对行政复议中 发现的执法工作薄弱环节,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举措,不断完 善和健全行政复议各项工作制度。对于信息公开、举报投诉 处理等部分类型化案件,及时总结办案规律和要点,探索将 成功办案经验转化成可操作可复制的办案指引和指导意见, 减少行政复议决定的争议性。建立健全案例分析制度,复议 机构不定期组织开展案例研讨、理论研究、调研座谈,定期 编发行政复议应诉典型案例,以案普法,指导执法。3. 强化行政复议结果运用。加强行政败诉案件的分析和 管理,建立行政案件发案量、行政案件败诉(纠错)率及行 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排名

11、通报制度。对行政复议中发现 的相关违法行政行为和行政管理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行政 复议机构要及时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或建议书,指导行政行 为的规范。对不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反馈落实情况的,复议机 构要适时予以通报,并纳入相关考核。加强与县监委沟通协 作,复议机构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过程中,发现行政机关及 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应当追究行政责任 的,及时移送相关案件线索。4. 健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信访衔接机制。加强府院 联动,完善与人民法院的联席会议、信息通报、工作研究等 互动机制,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普遍性和典型性的行政争议 案件交流、重大疑难行政争议案件个案分析和法律论证。健 全行政复

12、议与信访的协调配合机制,对群众诉求中属于行政 复议受理范围的信访事项,引导当事人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对向行政复议机构反映信访事项和信访处理问题的,告知当 事人依照信访条例的规定办理。四、工作要求1. 加强组织领导。各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推 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将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 革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增强工作责任 感和紧迫感,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争议解决和权利 救济途径,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2. 落实工作责任。县政府法制机构要积极组织研究本实 施方案,推动落实相应工作任务,解决各类实际困难和问题。 要多向上级机关汇报,争取支持,为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 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 障。3.形成最佳实践。坚持实绩导向、结果导向、创新导向, 以培育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为目标,努力形成可 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县政府法制机构要加强监督指导, 扎实有效推进培育工作,创出“XX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