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2)其次节 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实务应用 一、 资产评估在企业合并对价分摊中的应用 (一) 企业合并对价分摊 1、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分为同一掌握下的合并和非同一掌握下的企业合并按合并前后是否受同一方最终掌握划分) 2、合并对价分摊 非同一掌握下的企业合并,购置方对合并本钱大于合并中取得的对购置方购置可识别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 比方:1000万购置了800万的净资产,那么200万形成了商誉. 3、合并对价分摊对合并报表的影响 需披露被购置方资产、负债在上一会计期间资产负债表日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每年的无形资产的减值测试 (二) 合并对价分摊评估中的评估对象 1、并购中的企业价值评估所对应的评估对象为企业整体价值、股东全部权益价值或局部权益价值;合并对价分摊事项涉及的评估对象为被购置方各项可识别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 2、可识别资产、负债确实认原则与识别 依据无形资产和企业合并的会计准则为依据识别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可识别的详细推断标准见教材P439图12-1 两个条件满意一个即可确认:某项资产是否源自合同权利或基于法律的法定权利;某项资产是否可从被收购公司分别出来,出售不受限制 留意:消费者根底、客户效劳力量、地域优势、经过特殊训练的员工等不能作为可识别资产或有负债的识别依据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中的依据进展一般包括产品质量保证、不行撤销的亏损合同、未决诉讼、重组义务等 (三) 企业合并对价分摊评估 企业合并准则应用指南中规定确实定公允价值的方法: 1、有形资产和负债的评估 (1)货币资金,按账面余额确定 (2)有活泼市场的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根据购置日市场价值确定 (3)应收账款,短期应收款项按应收金额作为公允价值;长期应收款项,以适当的现行利率折现后的现值确定公允价值,应考虑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及收款费用 (4)存货,估量售价减去估量的销售费用、税费和可能实现的利润确定;在产品按完工产品的估量售价减去至完工仍将发生地的本钱、销售费用、税费、利润来确定;原材料按现行重置本钱确定 (5)不存在活泼市场的金融工具,如权益性投资,参照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用适当的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
(6)房屋建筑物,具有活泼市场的,按市场价值;同类房屋存在活泼市场的,参照其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存在活泼市场的,根据评估技术(如重置本钱法)确定公允价值 (7)机器设备,不存在活泼市场的,可使用收益法或重置本钱法估量其公允价值;其他状况下评估方法同房屋建筑物 (8)应付账款等短期债务按应支付的金额作为其公允价值;长期负债按适当的折现率折现后的现值作为其公允价值 (9)或有负债,应当根据假定第三方情愿代购置方担当该项义务,就其所担当义务需要购置方支付的金额计量 2、无形资产的评估 (1)市场法:由于往往缺少可比交易案例,较难作为无形资产的首选方法 (2)收益法:包括增量收益折现法、节约许可费折现法、多期超额收益折现法 增量收益折现法:增量现金流表现为价格的溢价和本钱的节约 节约许可费折现法:拥有了无形资产就可以节约许可费,折现后可得该无形资产的价值 多期超额收益折现法:马上无形资产带来的超额收益折现,比方客户关系、采矿权等 (3)本钱法:往往无法反映该项无形资产给企业带来的将来经济利益,因此,本钱法较少运用于无形资产评估 3、递延所得税的计算 在根据规定确定了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各项可识别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后,其计税根底与账面价值不同形成临时性差异的,应当根据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规定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4、商誉的计算 购置方对合并本钱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置方可识别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 如何确定合并本钱:购置方为合并支付的现金、非现金资产或担当的债务 商誉评估结果较高的状况下,评估师应当提请公司治理层关注减值风险,并考虑准时执行商誉的减值测试程序 5、整体合理性测试 对合并对价分摊的评估结果的整体合理性进展验证公式:P446) 例:假如流淌资产350万、回报率为6%,固定资产450万、回报率为9%,无形资产300万、回报率为16%,商誉200万、回报率为25%, 加权平均资本回报率(WARA)=(350×6%+450×9%+300×16%+200×25%)/(350+450+300+200)=12% 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本钱(WACC)13%接近,可以认为公允价值评估具有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