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发展历程 ( 一) 无序发展阶段( 1 9 9 0年一1 9 9 3年) 1 9 9 0年1 O月1 2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并开业,这是新中国第一家农产品期货市场 1 9 9 1年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正式签订了第一份小麦远期合同,由此拉开了新中国期货交易的帷幕此后,各地相继成立了各类期货交易所这一阶段的我国期货市场呈现以下特征 1 .盲目发展,数量过多,呈地域分布不均格局 在此期问,期货市场开始登上新中国的历史舞台,地方政府可自行审批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营机构,因此,在 1 9 9 0年一l 9 9 4年7月间,全国先后成立了5 0多家期货交易所,推出了几十个交易品种,注册了3 0 0多家期货经纪公司如果加上未登记注册的地下期货经纪公司和二级代理,当时国内期货经纪机构达 1 0 0 0家之多各类机构如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只要在期货交易所申请了席位,均可从事期货交易,几乎没有什么约束这些期货经纪机构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东南沿海地区,以广州、深圳、海口、上海、南京等地为中心,呈现出地域分布不均格局 2 .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办法 在这一阶段,国家对期货业的管理可用“失控”二字概括,既无全国统一的期货市场监管机构,也无统一的期货业管理办法。
当时作为整个金融市场主管机关的中国人民银行,自然也成为期货市场的主管机关但因监管职责未明确,其监管权威也受到影响,因而对期货市 场行使监管职权时,缺乏应有的威信和管制力度与此同时,计委、体改委、工商局、税务局、外汇管理局等部门都可对期货市场行使监管权监管部门对期货市场参与者的管理极不规范只要是期货交易所的会员,均可从事期货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会员只服从期货交易所的内部章程和交易规则,而全国5 0多家期货交易所的内部章程和交易规则是不统一的 3 .投资主体单一 我国期货市场建立的初期,现货商几乎没有参与期货交易,而参与期货交易的大多是投机散户在这些投机散户中,以自然人投资者居多,机构投资者数量偏少这不仅不利于期货市场健康发展,而且使其应有的基本功能无法正常发挥 ( 二) 治理整顿阶段( 1 9 9 3年一2 0 0 0年) 我国期货市场从一开始就呈现高速成长态势高速扩张的产业导入方式与期货业的投机性结合起来,便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期货市场近乎疯狂地膨胀鉴于此1 9 9 3 年 1 1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 国发7 7 号) ,揭开了第一次清理整顿期货市场的序幕。
1 9 9 8年8月,国务院又下发《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对期货市场进行了第二次强有力的整顿直到2 0 0 0年底,长达7年的治理整顿阶段才宣告结束这一阶段的我国期货市场 特点如下 1 .期货交易品种比较丰富,出现了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这一阶段的我国期货市场交易品种涉及农产品、生产资料和金融衍生品1 9 9 2年l 2月 1 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次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利率期货市场,但开市仅仅 3 0个月便夭折了1 9 9 3 年,北京商品交易所也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到 1 9 9 4年底,全国开设国债期货交易的场所达 1 4家之多由于当时我国缺乏适合国债期货交易的市场环境和合理有效的制度,导致该品种在交易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违规事件,1 9 9 5年5月1 7日,“波澜壮阔”的国债期货交易暂时退出了我国历史舞台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我国也曾经出现过短暂的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它由海南证券交易报价中心于 1 9 9 3年3月1 0日推出,但在当年 1 0 月,便被中国证监会叫停 2 .颁布了全国统一的管理法规 1 9 9 9年,国务院颁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以下简称《暂行条例》) 和四个配套管理办法。
这是新中国期货市场成立以来,在交易管理领域出现的、调整范围最全面的、级别最高的法律渊源,为我国的期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