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幼儿园中班说课稿汇总七篇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280911018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的幼儿园中班说课稿汇总七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实用的幼儿园中班说课稿汇总七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实用的幼儿园中班说课稿汇总七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实用的幼儿园中班说课稿汇总七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实用的幼儿园中班说课稿汇总七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用的幼儿园中班说课稿汇总七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的幼儿园中班说课稿汇总七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的幼儿园中班说课稿汇总七篇实用的幼儿园中班说课稿汇总七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篇1一、活动目标:1、学习使用比较连贯的语句来描述同伴的发式、衣着等外部特征。2、注意倾听同伴的发言,并能根据言语描述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3、遵守游戏规则,愉快地进行游戏。二、活动准备:莲蓬一只三、活动设计:(一)游戏导入。在这个活动的开始,老师和孩子们围坐成半圆形,这样就自然地缩短了老师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孩子们会觉得老

2、师很亲近自己,为游戏情景的设置打好了情感基础。接着,老师出示莲蓬剥出莲子“这是什么呢?对,莲子。我们要在池塘里种上莲子,明年才能结出莲蓬。今天,请小朋友扮演池塘里的泥,老师把这颗莲子种到池塘里,大家一起玩一个种莲子的游戏。”良好的游戏情景自然的设置好了,这也是激发孩子们参与的兴趣、集中孩子们注意力的一种很好的策略幼儿园中班听说游戏猜莲子优秀说课稿范例幼儿园中班听说游戏猜莲子优秀说课稿范例。(二)交代游戏规则及玩法。游戏规则有以下几点:1、扮泥的小朋友必须将眼睛闭起来,不能偷看,等儿歌念完后才能睁开。2、种莲子的人会在儿歌结束前将莲子放在一个小朋友的手里,并且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这个小朋友的外貌特

3、征,请大家来猜。3、被猜出的小朋友必须重复说出自己的外貌特征。由于游戏规则中包含了活动目标,因此,老师需要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向孩子们解释规则,老师解释的同时可以示范举例,这样会加深孩子们对规则的印象。(三)教师引导幼儿游戏幼儿园中班听说游戏猜莲子优秀说课稿范例文章幼儿园中班听说游戏猜莲子规则讲完后,孩子们围坐成半圆形,眼睛闭上,手背在后面手掌向上,这样就可以接住老师递过来的莲子。大家开始念游戏儿歌“种莲子”:种莲子,种莲子,不知莲子种哪家。东一家,西一家,到了明年就开花。老师边说儿歌边从每个孩子身后走过,并且把莲子悄悄放入一个孩子手中。最后走到中央,描述这个孩子的特征,如“我把莲子种在一个短头发

4、的女孩手里,她穿着黄衣服、蓝裤子和黑皮鞋”,请孩子们都来猜,猜对了,有莲子的小朋友就要到前面来说“我就是穿黄衣服、蓝裤子和黑皮鞋的短头发小女孩”,然后游戏继续。在大家一起念“种莲子”儿歌的时候,老师要注意纠正个别不正确的发音,鼓励孩子们声音宏亮的念儿歌,提醒孩子种莲子和拿到莲子以后都要注意保密,为孩子们自主游戏做好铺垫。这一步非常重要。为了保证孩子在下一步按规则玩游戏,在孩子感知理解游戏规则的基础上,老师根据孩子掌握程度可以带领着多玩几遍这个游戏幼儿园中班听说游戏猜莲子优秀说课稿范例教学反思。(四)幼儿自主游戏在孩子们对游戏内容和规则非常熟悉后,这时就可以请第一个猜对的孩子来种莲子,这样会提高

5、孩子倾听别人发言并能根据言语描述迅速做出正确判断的积极性。孩子的自主游戏,是练习按一定规则进行语言表达的过程,老师要放手让孩子们愉快地玩,在必要时再指导孩子。比如,如果孩子们猜不出来,可以鼓励种莲子的孩子再重新描述一遍,使游戏顺利开展。当孩子们比较疲惫的时候,可以进行一个分享活动也可以说是放松活动:品尝莲子。这样,围绕着种莲子、猜莲子到品尝莲子,孩子们始终投入的玩游戏,活动的目标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篇2说教材、说幼儿:文学作品对幼儿发展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远远超过我们已有认识的意义。80年代以来,儿童语言学习系统理论逐渐让人们明白了一点,儿童语言发展有赖于3种知识的

6、整合习得: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想飞的小象这个文学作品不仅向幼儿展示了丰富有趣的情境事件也正是为幼儿提供了这3方面协调扩充经验的机会。故事中从小象形象活泼可爱,由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不足,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从一开始想学飞,到在学习飞翔的过程当中遇到了麻烦,再到后来与身边的小动物以及爸爸妈妈交流后,小象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本事,自己的力气大也是一种能够帮助人的能力,千万别小看了自己。本故事构思新颖,易于幼儿理解、接受。有趣的情节画面能引起幼儿好奇,有利于幼儿拓展自己的思维与经验进行大胆猜测、想象。同时本内容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现有水平,也就是说这个文学作品接近中班幼

7、儿的最近发展区,就是发展幼儿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感受能力,也就是对幼儿进行良好社会教育的活教材、好教材。在活动设计时我注意遵循了以下原则:1、注意儿童获得经验的原则。2、不同发展领域活动因素相互渗透的原则。3、教师与儿童相互作用的原则。说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扩展幼儿的词汇量,培养他们自觉获取语言材料的能力、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等,根据以上纲要精神,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及教

8、材本身的特点,围绕活动的具体内容,程序方法,我对活动目标进行领域间有机的整合,制定了目标:1、情感目标:理解故事内容,能专心倾听故事,对有生活哲理的趣味童话感兴趣。2、能力目标: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别小看自己。3、认知目标:学说完整句:我不会,可是我会我将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别小看自己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将目标三学说完整句:我不会可是我会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挂图结合形象生动的故事讲述,以及围绕故事情节进行回忆、提问、梳理等手段来实现活动的重点。通过出示句型图谱我不会,可是我会来鼓励幼儿用此句型进行完整讲述来突破活动的难点。说准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的空间

9、、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一下准备:物质准备:1、小黑象头饰一个、活动挂图六幅(中班幼儿还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生动形象的角色扮演及故事挂图正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2、我不会,可是我会句型图谱(图谱的出示让幼儿更加清晰、容易地掌握句型结构)。知识经验准备:初步懂得自然界中动物们特有的各项本领。(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和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的内容。)说教学法: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

10、而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新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法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益;教法主要有角色扮演法、直观法、提问法、游戏法等。采用直观法就是因为4岁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教师结合挂图以及深情并茂的故事演讲可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采用提问法就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

11、发性提问让幼儿将听到、看到的故事情节用语言描述出来,就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采用游戏法就是因为游戏就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幼儿身心略感疲惫时,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将习得的句型,贯穿始终。除了以上教法我还运用了激趣法、赏识鼓励法等。学法主要有观察法、讨论谈话法、游戏练习法等学习方法。为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幼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舞台,让幼儿想说、敢说,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圆满完成本次活动的教学任务。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就是幼儿通过

12、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直接获得印象。谈话法就是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运用已学的句型句式,进行交流讲述,就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从而突破活动的难点。游戏练习法就是幼儿在森林运动会的游戏中,边游戏边练习对话,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的精神实质。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创设语言环境在活动的一开始,我便创设了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由教师扮演的小黑象引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请孩子们应用原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法,猜猜由哪些动物分别获得了森林运动会的冠军,孩子们想说的欲望一下子便被激发了出来。由此自然的引出了故事中的主人公小黑象,并采用开放

13、式的提问,让幼儿猜想这只想学飞的小象,能学会飞这个本领吗?孩子的答案五花八门,兴趣持续高涨。(二)小黑象讲述故事想飞的小象这一环节教师通过自己的故事演讲,引导幼儿带着 故事里的小象就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象,它为什么想飞 这个问题,认真倾听故事,寻求答案。 并在故事演讲后,通过提问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倾向如:小象为什么想飞?故事里还有些什么小动物呢?他们对小象说了些什么?幼儿在自由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出示挂图,自然过渡到第二次讲述。(三)教师结合活动挂图,第二遍讲述故事。这一环节,教师运用直观法,结合挂图二次讲述故事,在学习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幼儿深入体验作品内涵

14、,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同样运用了提问法并在幼儿讨论后对答案进行总结,梳理。如:小象看见天上的小鸟,它想什么?蛇会飞吗?它会什么本领?蛇是怎样对小象说的?狮子和老虎又是怎样说的呢?小象有什么本领?它最后还想飞吗?为什么?让幼儿在讨论、谈话中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它是解决活动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同时也完成了第二个活动目标: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别小看自己。(四)谈话活动我的本领本环节,结合当代幼儿语言教育的整合观念,在帮助幼儿理解体验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把故事内容迁移到现实生活,借此了解幼儿的情感发展现

15、状。通过谈话法,鼓励幼儿大胆地,声音响亮地在集体面前说说自己的本领,并引导幼儿明白虽然我们中班的小朋友年纪小,但是千万可别小看自己。老师也知道你们也有自己独特的本事呢?能告诉大家吗?当幼儿对文学作品本身的学习、理解和体验已经达到了较好的程度时,教师还应进一步创设机会,让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认识。引导幼儿根据句型图谱创造性地进行用我不会,可是我会的进行语言表述。并在幼儿取得成功时,运用赏识鼓励法,予以肯定。(五)活动延伸我们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文学作品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成网络状的活动群,这是一个从理解到表达,从模仿到创新,从接受到运用的整合过程。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可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对语言艺术的敏感性,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增长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使他们的语言得到发展。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篇3说教材、说幼儿:文学作品对幼儿们发展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远远超过我们已有认识的意义。80年代以来,儿童语言学习系统理论逐渐让人们明白了一点,儿童语言发展有赖于3种知识的整合习得: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想飞的小象这个文学作品不仅向幼儿们展示了丰富有趣的情境事件也正是为幼儿们提供了这3方面协调扩充经验的机会。故事中从小象形象活泼可爱,由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不足,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从一开始想学飞,到在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