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语文教学中的美

上传人:杏** 文档编号:280910878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挖掘语文教学中的美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挖掘语文教学中的美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挖掘语文教学中的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挖掘语文教学中的美(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挖掘语文教学中的美 挖掘语文教学中的美 作者:贾杏菊 来源:神州中旬刊2022年第04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这是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罗丹有句名言“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我们语文教师正是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发现美”的人。 一、教师首先是美的载体 “摒弃浮华,静心读书”,读书,是最好的美容师。倘若教师不读书,必然缺乏文化积淀和底蕴,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把有限的时间和生命用到真正有价值的阅读当中,拒绝肤浅、远离平庸、冷眼时髦,这才是一个教师,一个做为读书人的教师应该做到的。读书会让我们的教师更加勤于思考

2、,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使我们的人格显得更加美丽。老师的腰围中,胖胖的数学老师,在有那么多的听课领导及老师的前提下,能够微笑着让学生用三角板去量她的腰围,还有小女孩用小手去量,最后居然有学生提出让老师解下腰带,量腰带,聪明的孩子们出乎我们的意料,老师越来越灿烂的笑容更出乎我们的意料。所以,作者感叹:胖胖的老师并不漂亮,但她的课却是我听过的最漂亮的课。“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当我们的学生不再以某某星为粉丝,而是以老师为典范时,那是因为学生把我们当做了美的化身。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二、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美 教材中的精品很多,经典很多。我们用经典去诠释美。我们的学生会

3、在精品中感受美的熏陶。例如小巷深处就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讲述一位瞎眼的母亲收养一个弃婴,含辛茹苦养大女儿的故事。歌颂了母亲对养女真挚、博大、隐忍的爱,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的母亲形象。全文以“我”的感情变化发展为主线,从“我”对生活的满足,为母亲而骄傲,写到“我”长大后对贫穷的家产生厌恶进而离开家,最后以“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到而悔悟结尾。当母亲洞悉了女儿的嫌弃和虚荣时,拒绝了女儿的扶持和安慰。但她无法拒绝自己对女儿深沉的爱,于是她依然选择了给女儿做好吃的饭。母亲内心确有千般委屈,以母亲的性格,是不能容忍别人的轻视的,这从人家说“我”不美,她便要骂上半天和老师夸“我”有出息时她居然哭了的情节看

4、得出来,可是当不屑和轻视是来自女儿时,她选择的是无言的承受这一切。爱无言!爱可以让人承受一切。 这样的爱因博大而让人感动,这样的母亲因隐忍而让人怜惜,让人崇敬。季羡林先生的永久的悔,毕淑敏的一厘米等等,美在其中,妙在其中。我们把学生带入情境,还用分析什么呢?一切语言都将是多余的。 三、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感受美。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