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 达标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1527****560 文档编号:280910830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9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 达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 达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 达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 达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 达标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 达标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人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 达标试题达标试题( (含解析含解析) )一、第二单元一、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材料辨析综合题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材料辨析综合题1探究问题。材料一中国的“一五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在工业发展中,中央还提出了“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和不新建”的方针,对内地的基本建设投资在投资总额中比重不断上升;在引进苏联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对自己的科研体系和技术人才的培养。摘编自郑有贵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材料二“一五计划”是我们党编制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抗美

2、援朝战争1953 年 7 月才结束,苏联援助的 156 个项目 1954 年 10 月才全部确定,这些因素使计划编制受到很大制约,且中国共产党首次编制中长期建设规划,没有经验,材料缺乏,国家大,情况复杂,又处于新旧社会变迁、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我国“一五计划”编制过程长的原因。【答案】(1)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大对内地的建设投资;注重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2)当时抗美援朝战争还在继续;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缺乏认识;缺乏编制长期计划的经验;资料不全;基础设施薄弱等。【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

3、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可知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根据“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和不新建”“对内地的基本建设投资在投资总额中比重不断上升”可知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是加大对内地的建设投资;根据“在引进苏联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对自己的科研体系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可知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是引进苏联技术的同时也注重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2)根据材料二“抗美援朝战争1953 年 7 月才结束,苏联援助的156 个项目 1954 年 10月才全部确定,这些因素使计划编制受到很大制约”可见当时抗美援朝战争还在继续;根据“中国共产党首次编制中长期建设规

4、划,没有经验,材料缺乏,国家大,情况复杂”可见当时缺乏编制长期计划的经验,资料不全;根据“又处于新旧社会变迁、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可见当时处于建国初期,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缺乏认识,再结合所学知识,还有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2“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大型发电设备等。材料二这个计划规定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

5、分的比重稳步增长。材料三下图是 1952 年和 1957 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怎样的经济状况?(2)材料二中的“计划”指什么?除这项“计划”外,材料二还提到了哪一社会变革?(3)材料三中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发生了变化。请写出这期间我国汽车工业和飞机制造业方面的成就各一例。(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我国1957 年取得的工业建设成就有何历史意义?【答案】(1)我国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2)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3)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沈阳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 5 型歼击机)。(4)我

6、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大型发电设备等”可知:这表明,我国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这个计划规定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可知:这个计划是第一个五年计划。还有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即三大改造。(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可知:工业化建设成就巨大,例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沈阳

7、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5 型歼击机)。(4)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1957年,一五计划取得的工业建设成就历史意义重大,它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点睛】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并结合课本知识回答问题。3下面三幅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20 世纪 50 年代。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中共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

8、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材料一的三幅图分别反映了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发生的哪些历史事件?(2)这三个历史事件的完成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表明我国建立了什么制度?【答案】(1)图一: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图二: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图三: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图片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的图一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图二是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图三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 年,我国对农

9、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和手工业采取的是建立生产合作社的方式进行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行的是公私合营的方式。到 1956 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依据所学可知,这三个历史事件的完成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这一变化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19531956 年进行的三大改造,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0、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中国(1952 年产量)印度(1950 年产量)美国(1950 年产量)4 千克10.9 千瓦时538.3 千克2949 千瓦时钢产量(人均)2.37 千克发电量(人均)2.76 千瓦时材料二:到 1956 年年底,全国 87.8%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91.7%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社,私营工业户数的99%和私营商业户数的 82.2%实现了公私合营。”川

11、教版八年级下册材料三:毛泽东为第一汽车制造厂题词的奠基石(1)材料一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党和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哪两方面的探索?(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两方面的探索之间的联系。(3)据材料三,谈谈这一时期党和政府的探索对我国工业发展的意义。【答案】(1)问题:新中国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探索: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三大改造)。(2)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对“一五”计划的完成起了推动作用。(3)“一五”计划的完成,是我国初步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分析图表

12、可知,体现新中国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为了改变状况,1953 年-1957 年党和政府编制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对“一五”计划的完成起了推动作用。(3)根据材料三图片毛泽东为第一汽车制造厂题词的奠基石,体现了一五计划的成就,“一五”计划的完成,是我国初步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5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李宏宇在学习中国、苏

13、俄(苏联)两国的历史时,发现有很多异同点,请你参与进来。(革命道路比较)(1)请模仿小军的解说,帮李宏宇将中国革命道路的解说词补充完整。(建设道路比较)材料一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摘自斯大林选集材料二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1956 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2)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与苏联建设工业化道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改革道路比较)材料

14、三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声疾呼要对国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由于经济改革阻力太大,成效低下,戈尔巴乔夫又仓促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迅速蔓延,罢工浪潮此起彼伏,反对党纷纷成立,民族分离、国家分裂势力迅速抬头。(3)依据材料三说说两国改革的结果如何?两国不同的改革结果分别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4)比较两国探索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答案】(1)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相同:都注重发展重工业不同:中国在发展重工业的

15、同时,注重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协调发展。(意思相近即可)(3)中国的改革取得成功,苏联的改革失败。影响:苏联两极格局的结束;中国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4)经济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实事求是;要勇于探索和创新等(意思相近即可)。【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 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分析中国国情,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2)依据材料一“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

16、国家工业化”的信息、依据材料二“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与苏联建设工业化道路的相同点是都注重发展重工业;不同点是中国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注重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协调发展。(3)依据材料三“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声疾呼要对国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由于经济改革阻力太大,成效低下,戈尔巴乔夫又仓促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迅速蔓延,罢工浪潮此起彼伏,反对党纷纷成立,民族分离、国家分裂势力迅速抬头”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改革取得成功,苏联的改革失败;苏联改革失败使两极格局的结束;中国改革成功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国探索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告诉我们,经济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实事求是;要勇于探索和创新等。6阅读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