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的理化特性及处理措施

上传人:乡**** 文档编号:280878233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氨的理化特性及处理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液氨的理化特性及处理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液氨的理化特性及处理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液氨的理化特性及处理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液氨的理化特性及处理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液氨的理化特性及处理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氨的理化特性及处理措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液氨的品质参数、主要特性、危害及泄漏处理措施一、液氨的品质参数指标名称单位合格品备 注氨纯度%99.6残留物含量%0.4红外光谱法水分%油含量mg/Kg重量法铁含量mg/Kg密度Kg/L25时沸点标准大气压二、氨的主要特性氨属可燃、易爆、有毒物质,危险类别为2.3类,其主要性质见下表:分子式:NH3气态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分子量:17.04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熔点():-77.7爆炸极限:15.727.4%沸点():-33.41%水溶液PH值:11.7饱和蒸气压:882kPa(20)火灾危险类别:乙类自燃点():651.11最高允许浓度:30mg/m3毒物危

2、害程度分级:IV三、液氨泄漏的危害1、易气化扩散发生泄漏时,由液态变为气态,液氨会迅速气化,体积迅速扩大,没有及时气化的液氨以液滴的形式雾化在蒸汽中;在泄漏初期,由于液氨的部分蒸发,使得氨蒸汽的云团密度高于空气密度,氨气随风飘移,易形成大面积染毒区和燃烧爆炸区,需及时对危害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疏散,并采取禁绝火源措施。2、易中毒伤亡 氨有毒,有刺激性和恶臭味的气体,容易挥发,氨泄漏至大气中,扩散到一定的范围,易造成急性中毒和灼伤,每立方米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到0.5-0.6%,30分钟内即可造成人员中毒;氨气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皮肤,感觉器官,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部位

3、.轻度中毒症状为:眼口有干辣感,流泪,流鼻涕,咳嗽,声音嘶哑,吞咽食物困难,头昏疼痛,检查时可见眼膜充血水肿,肺部可听到少数干罗音;重度中毒症状为:在高浓度氨气作用下,头,面部等外露部位皮肤或造成重二度化学灼伤,还可出现昏迷,精神错乱,痉挛,也可造成心肌炎或心力衰竭,少数因反射性声门痉挛或呼吸停止呈触电式死亡。3、易燃烧爆炸 氨既是有毒气体,又是一种可燃气体,氨的自燃点为651,燃烧值为2.37-2.51J/m3,临界温度为132.5,临界压力为11.4Mpa,氨在空气中的含量达11-14%时,遇明火即可燃烧,其火焰呈黄绿色,有油类存在时,更增加燃烧危险;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15.7%-27.4

4、%时,遇火源就会引起爆炸,最易引燃浓度17%,产生最大爆炸压力0.58Mpa;液氨容器受热会膨胀,压力会升高,能使钢瓶或储罐爆炸.4、易污染环境 氨可以污染空气,在风力的作用下,这种有毒气体随风飘移,造成大范围的空气污染,对人畜产生危害;如果液氨大量泄漏流到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则造成水污染,严重时该水域的水未经处理不能使用.5、易发生次生事故 氨不稳定,遇热分解,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四、异常及处理措施1、氨泄漏的处理原则:A 氨区泄漏的应急处理原则是“救人第一,救物第二”,“防止扩散第一,减少损失第二”。 B 氨区安全管理预防的重

5、点是防泄漏和防爆。当发生事故时,处理决策的依据是氨气检漏仪检测的氨气含量。氨的含量在0.025%0.300%时,使用呼吸器SCBA即可;氨的含量在0.3%1.0%时,要着A级密闭的防护服;若氨的含量15%,应停止一切活动,人员快速移动至氨区上风向,迅速撤离疏散。2、氨轻微泄漏处理:A 及时汇报值长、主管;B 做好个人防护,关闭相关阀门,对氨泄漏部位进行隔离,启动现场的水喷淋系统对泄漏的氨气进行稀释,启动废水泵,防止吸收氨气后的含氨废水造成二次污染;C 联系检修人员进行抢修,将氨泄漏程度减至最低;D 隔离泄漏区域,撤离受影响区域的所有无关人员,并张贴本区域有氨泄漏通告,进行提示;E 在保证人员安

6、全的情况下,及时清理所有可能燃烧的物品及阻碍通风的障碍物,保持泄漏区域内通风畅通。3、大量氨气外泄处理:A 紧急投入现场水喷淋系统对泄漏的氨气进行稀释,启动废水泵,防止吸收氨气后的含氨废水造成二次污染;B 立即汇报值长、主管及相关领导;紧急启动脱硝氨泄漏应急预案;C 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立即采取救援行动,设置救援行动区域;D 应急救援行动组投入抢险救援,迅速组织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150m;E 应急处理人员应佩带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F 接通附近消防水管,迅速向泄漏处大量喷水以控制危险源,抢救受害人员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喷水时,应采用消防车(栓)的喷淋管在泄漏

7、部位上方形成水雾,抑制氨气向外扩散。4、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处理:A 紧急投入现场水喷淋系统对泄漏的氨气进行稀释;B 迅速拨打厂内火警电话5119,如有人员伤亡时,应立即抢救伤员,同时向安庆市“120”求救;C 切断氨区系统所有设备电源;D 汇报值长、主管及相关领导;紧急启动脱硝氨泄漏应急预案;E 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立即采取救援行动,设置救援行动区域;F 应急救援行动组投入抢险救援,迅速组织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150M,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周围500米设交通管制;G 接通附近消防水管,迅速向泄漏处大量喷水以控制危险源,抢救受害人员;切忌向泄漏口或阀门处喷水,防止冻裂;切勿在罐体两端停留;H 根据风向,预测氨气的波及范围,指挥进行防护并组织人员撤离;I 白天疏散范围800米,夜间则在2300米。五、人体接触氨气的应急处理措施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放入双层塑料袋中,皮肤用2%的硼酸溶液或大量的清水彻底冲洗,并立即就医。若冲洗后仍有过敏或烧伤,应进行医疗。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眼睛至少15min,并立即就医。3 、呼吸道接触: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进行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迅速就医。4 、体内接触:立即喝大量的水,稀释吸入的氨,并尽可能快送医院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