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上传人:p**** 文档编号:280877172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现代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现代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现代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现代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目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已成为世界性问题。我国已明确工程质量终身制,工程项目的管理者也越来越重视重大基础性设施等土木工程的耐久性。那么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现代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混凝土作为重要的土木工程材料, 应用量越来越大, 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目前混凝土已成为世界上用量最大的人造材料, 各国的基础设施工程也主要是用混凝土结构建筑。在混凝土进展过程中,混凝土材料的各项性能渐渐为人们所了解,同时,工程结构也对混凝土材料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性能要求,这也是当前混凝土材料的进展方向,突出的表现在:早强、高强、轻质、耐久、低收缩以及小徐变等,然而这些性

2、能都与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息息相关。 1 现代混凝土组份的变化 对工程施工进度的不适当追求, 导致了对混凝土材料的早期强度过分要求,混凝土材料的早强和高强始终是工程设计、施工中最重要的指标, 为了适应实际工程对早强、高强的需求, 材料研发人员对混凝土的组分不断的举行改进, 与早期的混凝土相比, 现代混凝土材料的组分主要发生了以下的变化: ( 1) 水泥的成分变化较大, 水泥颗粒直径越来越细:与早期的低标号水泥相比,近年生产的水泥硅酸三钙、铝酸三钙的含量越来越高,导致在极短时光内的水化反应激烈,直接带来混凝土的高水化热、高温差、高收缩量等问题。水泥在较短时光内放出的大量热量, 大体量结构外围的保温隔

3、热不行能达到抱负的状态,内外温差陪同极高的早期强度, 造成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消失和开展,劣化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及工作性能。 ( 2) 混凝土的组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因为机械化施工、泵送工艺的特别要求,混凝土的塌落度、骨料粒径都发生了不利于耐久性的变化。混凝土的塌落度的提高, 骨料粒径降低, 势须要求在混凝土中增强水泥浆体的含量, 或者通过各种外加剂提高其和易性。水泥用量的增强,进一步加剧水化热,增强徐变及收缩变形;不成熟的外加剂也是混凝土耐久性的隐患。 ( 3) 掺合料已成为现代高性能混凝土不行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 混凝土掺合料是指以粉煤灰、矿渣微粉、硅灰及其他火山质材料经研磨加工后的矿物超细

4、粉,粒径10m。超细矿粉具有以下特性:表面能量高、对水泥孔隙的微观填充作用、化学活性提高。大量实验研究及工程实践表明,掺合料的加入,能改善混凝土微观结构,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降低透水性和透气性;对削减水化热,降低收缩、徐变作用显然;掺合料还可提高混凝土塌落度,改善混凝土的可施工性能。因此,活性超细矿粉掺合料,是提高现代混凝土耐久性行之有效的措施。但矿物掺合料的加入,会降低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影响施工进度,在一些对施工工期要求较高的工程, 特殊是在对预应力箱梁的悬臂浇筑施工中,施工单位往往难以接收接受,这也客观上造成了近年来大量建筑的这些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消失了劣化的倾向。 2 早强、高强以及外

5、加剂对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 ( 1) 早强混凝土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造成耐久性损伤: A早强混凝土内部存在应力不匀称现象,严峻的状况下发生未受荷已开裂的现象:过渡的工期要求导致水泥中早强成分越来越多,早期强度高必定陪同激烈的水泥水化反应,大体量混凝土施工难以保证抱负的温控措施,特殊是体表面积较大的结构,结构内部各部分的温差,陪同着极高的早期强度,首先可能导致施工阶段温度应力的产生及温度裂缝的消失;在结构温度恢复到常温后,这种温度应力及温度裂缝将永远的保留下来。在结构受荷时,必将加剧截面各部分的应力不匀称程度,使设计人员难以掌握结构实际的受力状态,造成设计内力( 应力) 与实际状态大相径庭,为结构

6、留下耐久性乃至平安性的隐患。 B早强必定陪同早期受荷和多阶段受荷,早期受荷和多阶段受荷必定导致混凝土内部骨架的受力不匀称,增大裂缝消失的概率及既有裂缝的宽度。从微观结构的角度试分析,混凝土内部凝固硬化的过程是逐步的。早期加荷,仅有早期结硬的骨架受力,后期结硬的骨架并未参加担当早期荷载,惟独在进一步加载后,后期水化的水泥颗粒才逐步受力,而早期结硬的骨架仍要连续分担后加荷载。明显混凝土内部的受力骨架并非处于一个比较匀称的应力状态,早期水化的水泥胶体担当的应力要远大于后期水化的水泥胶体必将导致在总体应力水平较低的状况下,早期水化的骨架过早破坏,发生内部微裂缝,成为混凝土耐久性的隐患。 ( 2) 高强

7、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高强混凝土一个显然的特点是塑性差,脆性特点显然。在各种环境因素及荷载条件下,高强混凝土从微观结构角度,调整不匀称应力状态的能力差,这将导致微裂缝过早消失,并加剧已有裂缝的开展,对结构的耐久性不利。与传统的中低强度的混凝土相比,高强混凝土的徐变变形较小,塑性内力( 应力) 重分布的调整能力差,客观上进一步加剧了混凝土内部微结构的应力不匀称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混凝土具备一定的徐变变形能力,对调节其内部微结构的应力不匀称、控制微裂缝的过早消失与开展,具有有利的作用。实际工程中,因为对结构长期刚度及变形的严格控制,混凝土在强调早强、高强的同时,对刚度、变形,尤其是徐变变形的控

8、制也愈来愈严格。与20 世纪50 年月至70 年月浇筑的低标号混凝土相比,现代混凝土早强、高强、刚度大、徐变小的特点,客观上造成了近年来修建的大量混凝土基础设施耐久性退化的事实。 3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主要措施 一般混凝土工程的使用年限约为50-100 年,但实际中有不少工程在使用10-20 年,有的甚至在使用几年后即需要修理,这就是因为混凝土耐久性低或不足造成的。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缘由错综复杂,除去社会因素、人为因素外,技术方面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的碳化、侵蚀性介质的腐蚀、混凝土碱集料反应、钢筋锈蚀等几个方面。混凝土内有充沛的水分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入是对混凝土耐久性的最大危害。要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9、,满意耐久性要求,务必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特殊是降低毛细管孔隙率,即混凝土务必有足够的密实性并且不消失有害裂缝,从而能够抵挡水分和侵蚀性介质的渗入。针对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实行的措施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提高混凝土抗碳化能力。碳化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构危害最严峻的应是氯盐的影响。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的措施是限制水灰比,保证最低水泥用量以确保碱度,掺入适量优质掺和料( 粉煤灰、磨细矿渣、硅灰)等。 (2) 减轻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混凝土碱集料反应危害很大,而且一旦发生很难修复。但在我国因为碱集料反应引起开裂的实例很少见。这是由于我国混凝土强度等级较国外低,水泥用量

10、少,总碱量低。另外,我国水泥中普遍掺有15% 以上碎矿渣、粉煤灰、沸石粉等混合料,有效抑制了可能发生的碱集料反应。但随着混凝土强度提高,水泥用量增强,同时水泥生产工艺的转变,混凝土含碱量已在显然提高。因为大量基建项目的兴建,骨料来源削减,劣质骨料可能被采用,施工队伍素养等问题也将提高碱集料反应几率,故应实行有效预防措施。当混凝土使用有碱活性反应的骨料时,协作比务必控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粉煤灰能抑制碱集料反应,但是如掺量小于10%,有时反而会增强膨胀。外加剂特殊是早强剂带来高含量的碱。 4 结语 现代混凝土具有的早强、高强、多种外加剂等特征,以及为满意早强、高强的要求而对混

11、凝土( 水泥) 的组分发生的转变,是混凝土耐久性衰减的主要缘由。高性能混凝土的进展务必很好地解决这方面的冲突,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评估及研究应综合考虑早强、高强、多种外加剂等因素的影响,尽可能降低混凝土中氯盐含量。对现有结构物要加强检查、评估、监控、管理维护和准时修复等工作。 在托付工程设计时,多考虑环境因素,并对结构材料的选用、结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以及今后使用过程中的正常修理与检测提出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适当增强混凝土的庇护层厚度、削减裂缝等措施,是防止钢筋过早腐蚀,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措施。 以上就是现代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相关推荐,想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欢迎登陆建造网举行查询。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