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中国部分)

上传人:lil****ar 文档编号:280844789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中国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中国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中国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中国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中国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中国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中国部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早期国家政治制度:(部族国家)夏、商、周(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中央集权制: (封建国家)秦-清朝(公元前221年1912年)特点1.具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夏族、商族、周族)2.以宗法制为核心(族权与政权合一)3.以分封制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形式4.世卿世禄制(贵族政治)5.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夏启继位标志着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夏商时期国家行政管理制度:中央:尹、相、卿士、祝、卜、史、师地:侯、伯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朝和商朝 国家的形成 (

2、从禅让到王位世袭制;从公天下传贤到家天下传子.) 初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商朝的政治制度由中央“内服”和地方“外服”两部分构成。2.西周的分封制 西周的建立-周武王、周公旦时期 分封的目的及对象分封制(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1、目的:为了有效统治,拱卫王室。2、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3、内容(1)周王分封土地和人民;(2)诸侯的义务 政治上:听命天子,朝觐述职 军事上: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经济上:交纳贡赋(3)诸侯的权利: 世袭领有封土,在封土内再分封,高度自主的行政权力(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积极作用: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开发边远地区, 扩大统治区域,

3、 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宗法制(制度体系的核心)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3、主要内容:区分大小宗,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影响(当时和以后) 完善和巩固了分封制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的内部稳定和团结 对以后中国封建政治产生很大影响表现为皇位继承、等级制,绝对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裙带作风等等。宗法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的安定,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但是在强调家庭地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

4、远近尊卑,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一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世卿世禄制:选拔官吏的基本方式礼乐制度 礼:泛指宗法等级制度的各种典章、规则、礼节、仪式;礼意义与作用在于使贵贱有等,各安其分。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乐的作用在于上下“和同”(共同欣赏)。不同等级、身份要遵循不同的礼乐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的社会背景: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被外族所灭;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诸侯国力量强大,为控制更多土地和人民相互征战,宗法分封制被破坏。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除谥法。朕为始皇帝“皇

5、”和“帝”和二为一,既使人想起三皇五帝的美好形象,又仿佛面对强大无比、至高无上的现实权威力量。反映新观念产生,表明“君权神授”,是秦王神化君权的产物。秦朝中央官制特点和影响丞相位高权重;三公分工明确,行政效率自然提高;三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有利于君主集权;一定程度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决策失误;皇帝依贤能任免官吏,终结了先秦世卿世禄制,开创了新官僚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1)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2)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有封地。(3)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

6、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大,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特点:皇权至高无上,国与家不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指中央决策方式,体现君与相的关系,表现为皇权至高无上。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表现为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和影响积极方面 1、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历代王朝沿用,且不断完善发展。 2、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巩固和发展。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3、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先进科技文化在更广范围传播,促进了民族融合。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

7、道驰、灵渠、长城等) 4、有利于有效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消极方面 1、皇权至高无上,容易形成暴政。(赋税重、徭役繁、刑法苛) 2、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焚书坑儒)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集权的发展汉(1)汉高祖:汉承秦制,实行郡县与封国并行制,王国势力膨胀(2)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将诸侯王任免权收归中央(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封地,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推恩令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再也无力与中央抗争,中央集权加

8、强北宋(进一步加强)稍夺其权:地方-置文臣知州、通判;中央-相权分割给宰相、枢密院和三司,收回节度使兵权,统兵权和发兵权分离。制其钱谷:改变过去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以大量财物留使、留州之现象,令各州财赋除留必需之经费外一律上缴,由中央财政机构-三司统一管理。收其精兵:全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禁军的布置采取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策略,20余万禁军之中,京师附近驻扎10余万,地方分驻10余万。 元代行省制度 行中书省是中央行省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 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

9、的开端君主专制的演进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分为内外朝(内:决策机构,外:执行机构)相权一分为二三省六部制:魏晋南北朝形成三省体制,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2、特点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3、影响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宋朝时期削弱宰相权利,皇帝总揽大权元朝时期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察举制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3、隋朝:首创科举制4、唐宋元:继承并完善科举制评价: 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

10、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从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专制主义不断加强。(2)中央对地方的集权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加强。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从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汉承秦制有变化,武帝起用布衣相;魏晋南北有三省,隋唐六部完善它;宋代皇权更加强,制约宰相有办法;参知政事分行政,三司财政约束它。元朝也设中书省,唐元中书要分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朱元璋废除宰相明初沿袭元制,中央设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那时,掌握实权的左丞相胡惟

11、庸权倾朝野,骄横跋扈,恣意妄为。 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以谋反之罪杀中书左丞相胡惟庸,宣布废除中书省及丞相,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等具体行政机构。 至此,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废相理由: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 (根本原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 (直接原因) 利: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弊: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造成皇权过于集中,当皇帝无能或不理朝政时就会造成皇权旁落,出现太监乱政。废相后, 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皇帝政务繁多,力不从心,难以应付。内阁制度的出现形成发展过程明太祖 殿阁大学士 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明成祖 文渊阁大学士 参与机密决策 正式确立后来(明宣宗):内阁大学

12、士 票拟权 地位提高(发展)后来(明神宗):内阁首辅 大权尽归内阁 全盛(政治地位逐渐上升)内阁的性质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其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内阁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明朝的君主专制地方:废行省,设三司,集权中央军机处军机处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定权。军机处实际上只是皇帝的一个亲信秘书班子,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惟命是从,负责往下传达,连建议的权力也没有。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至此,不仅内阁形同虚设,

13、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皇权得以大大加强。这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明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直接影响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消极作用:皇权的极度膨胀,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2、深远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道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封建社会晚期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西方中国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演进历程清朝-军机处、密折制明朝-废宰相,设内阁宋朝 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相权隋唐-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汉朝:中朝+外朝=削弱相权秦朝-以丞相为首的三公相权日益削弱并最终废除;皇权日益加强并达到顶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